历史秘闻 一人留学,全家不饿

Posted 胡适

篇首语:草若无心不发芽,人若无心不发达。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秘闻 一人留学,全家不饿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秘闻 一人留学,全家不饿

1910年秋,胡适抵达美国,就读于康奈尔大学。他注册了农学院。当时美国大学农科是不收费的。胡适晚年的一个演讲中,解释了他当时选择农科的原因: "家兄……以家道中落,要我学铁路工程。他认为学了这些回来,可以复兴家业,并替国家振兴实业。不要我学文学、哲学,也不要学做官的政治法律,说这些都是没有用的。当时我同许多人谈谈这个问题,我以铁路矿冶都不感兴趣。为免辜负兄长的期望,决定选读农科,想做科学的农业家,以农报国。同时美国大学农科是不收费的,可以节约官费的一部分,寄回补助家用。" 大师也是孝子 胡适学习农科的决定,可能确实是处于经济考虑——不用交费——一年可以省下学费100美元左右。这个文艺青年肯定想去文学院的。因为他出国的行囊里,居然带了一千三百卷线装书。他后来写了一首打油诗,自嘲这一决定; "我初来此邦,所志在耕种。文章真小技,救国不中用。带来千卷书,一一尽分送。种菜与种树,往往来入梦。" 胡适是第二批庚款留学生。所谓庚款,指1900年爆庚子之乱后,清政府与与各国签订耻辱的"辛丑条约",向十四国赔偿白银四亿伍千万两,分三十九年付清。这就是"庚子赔款"。1908年,美国国会通过法案,授权罗斯福总统退还中国"庚子赔款"中超出美方实际损失的部分,用这笔钱帮助中国办学,并资助中国学生赴美留学。双方协议,自1909年起,中国每年向美国派遣100名留学生。 清政府在美国设立了留学生监督处,负责发放留学生生活费。费用标准是每个月80美元,一年960美元。不过不巧,辛亥革命前,调降为每月60美元,一年720美元。不过这笔钱还是一笔可观的钱。即使胡适后来转到文学院,每年要交100美元的学费,一个月也还有52美元左右的生活费。720美元,相当于中国的2000大洋,足够他母亲维持一家十年的生活费用。所以他母亲写信要求胡适每年汇款200美元接济家用。后来寄回家孝敬母亲的钱大概在一年60美元左右,约值150银元。这不包括家庭出现紧急状态是额外孝敬的钱。比如1914年某天胡适就紧急寄了100美元给家里救急。 其实胡适的钱,不止庚款官费的一年720美元。他还有外快。例如,1914年,他参加了寇生布郎宁征文比赛,得到了50美元的奖金。该年,他还申请到哲学研究所得奖学金,300美元一年。 所以当时这批庚款学生的日子还是很舒适的。当时康奈尔大学没有男生宿舍,胡适是跟七个中国学生在外租屋同住的。根据胡适的同学赵元任回忆,他一个礼拜付给房东太太三块半美元,连早上都有牛排可吃。赵元任想练钢琴,就花了220美元买了一部旧钢琴。胡适喜欢学习,一出手就买了一套五十册的《哈佛丛书》(普及版50美金、豪华版492美金)。 胡适少年时代家道中落,蜗居上海时已是食不果腹,幸好考上了庚款留学,多多少少帮助家庭改善了生活条件。不过,细细观察留学生胡适的收入结构和学习成绩,有几点值得注意: 首先,胡适的收入来源,主要是庚款官费。这笔钱,不是美国政府直接给的,是归还清政府时指定用途,由清政府相应机构发放给留学生的,实际上是中国的钱。胡适申请的奖学金之类的,也并不是针对中国学生的。他要跟美国学生和其他国际学生公平竞争。所以,1915年他没有申请到康奈尔大学的塞姬奖学金,就愤而转学到哥伦比亚大学去了。相比之下,现在黑叔叔在中国留学,据说能够获得政府奖学金是5.92万至9.98万每年,相当于中国人均收入的2.4倍至4.2倍,相当于黑叔叔老家年收入的10-17倍。跟胡适一样,一人留学,养活全家。只是资金来源不同罢了。 其次,胡适是经过严格的考试,从众多人等脱颖而出,取得庚款留学的资格的。胡适那一期的考试分初试、复试。初试先考国文、英文,其中国文试题古色古香,为:"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说";而英文试题则颇为时髦:"借外债兴建国内铁路之利弊说",复试则考了西洋史、植物学、动物学、生理学、几何和世界地理等科。400多人应考,最后录取了70人。所以胡适一到了美国,就能适应英文教学,后来还经常为英文报纸写稿。假如胡适被车子撞断了腿,应该不需要招募25个志愿者来伺候他——"因行动不便,语言不通,故需招募志愿者陪护"。据说今年清华大学录取本科留学生,不再采用笔试,转而采用申请审核制,也就是说,只需"报",不需"考"了。请这批留学生一定要遵守交通规则。 再次,按照约定,庚款留美学生每期100人,但实际上都没有满额。第一批,录取了47人。胡适第二批,只派出了70人。第三批是63人。选拔之严格,可想而知。清末三批庚款留美学生的派遣为中国培养一大批优秀的科学家。中国现代科学发展中的许多新学科的创建者大多来自这些留美学生。梅贻琦、胡适,赵元任、竺可桢……一个个都是响当当的名字。山姆大叔按照自己的学术标准选拔学生、培养学生,不需要万国来朝的虚荣,更不会走低端全球化的路。 最后,呵呵。

相关参考

范进中举到底有多难?一人中举全家升天

科举考试是从隋朝开始的,直至清朝结束,前后共经历了1400余年,虽然科举考试在现今来看有很多弊端,但是就古代社会而言,科举考试还是非常先进的选官制度!科举考试分为秀才、举人、进士三种等级,难度也是依次

范进中举到底有多难?一人中举全家升天

科举考试是从隋朝开始的,直至清朝结束,前后共经历了1400余年,虽然科举考试在现今来看有很多弊端,但是就古代社会而言,科举考试还是非常先进的选官制度!科举考试分为秀才、举人、进士三种等级,难度也是依次

明朝一人做妓,全家都得戴綠帽

按說穿衣服屬於蘿蔔青菜各有所愛的事兒,可是,明朝統治者非認為,什麼樣的人就應該穿什麼樣的衣服,不能有絲毫的馬虎。比如朱元璋規定,商人不允許穿絲綢類的貴重衣料,失足婦女們要統一制服。據《明實錄》記載,洪

明朝一人做妓,全家都得戴綠帽

按說穿衣服屬於蘿蔔青菜各有所愛的事兒,可是,明朝統治者非認為,什麼樣的人就應該穿什麼樣的衣服,不能有絲毫的馬虎。比如朱元璋規定,商人不允許穿絲綢類的貴重衣料,失足婦女們要統一制服。據《明實錄》記載,洪

历史秘闻 在和珅倒台后一人撑起了全家

来源|喜马拉雅APP历史趣谈的精品课《历史趣谈》编辑|Aingbobo大家一定都知道清朝权臣和珅!今天我们来说一说和珅的儿媳妇,说起这清朝的皇帝,就不得不提乾隆。作为清朝出镜次数最多的皇帝,乾隆皇帝,

义和团在北京烧杀掳掠 因一枚火柴杀人全家八口

19世纪中叶以后,晚清曾经有过一段同治中兴,史称“洋务运动”,通过3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终于建立了自己的现代化军队,派出了留学生开煤矿、造铁路。但是甲午一战中国败给日本,这巨大的刺激引发了“戊戌变法”

中国留学之父容闳简介 容闳的人物结局

  容闳原名容光照,族名达萌,号纯甫,英文名YungWing。容闳是中国第一位赴外国留学之人,有“中国留学第一人”及“中国留学之父”的称号。同时他也是第

全家判死刑 唐玄宗选老婆凡是不应征者

后宫粉黛如云,为皇帝一人所有,无论大老婆、小老婆,还是没有老婆名分却随时可以被占有、玩弄和抛弃的无数后宫美女,这么多的后宫女子从何而来?从帝王选取后妃、宫人的途径上看,有正式的规范化的礼聘和采选,也有

历史典故 “一人得道, 鸡犬升天”的故事简介

一个人得道成仙,全家连鸡、狗也都随之升天。比喻一个人做了官,和他有关系的人也都跟着得势。成语典故出处一在当今中国大地上真的有个仙人居住的地方,她就是今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仙居是一个古老的县,仙居县名的

历史典故 成语典故_“一人得道, 鸡犬升天”的故事简介

  一个人得道成仙,全家连鸡、狗也都随之升天。比喻一个人做了官,和他有关系的人也都跟着得势。  成语典故  出处一  在当今中国大地上真的有个仙人居住的地方,她就是今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仙居是一个古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