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留学之父容闳简介 容闳的人物结局
Posted
篇首语: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中国留学之父容闳简介 容闳的人物结局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中国留学之父容闳简介 容闳的人物结局
容闳原名容光照,族名达萌,号纯甫,英文名YungWing。容闳是中国第一位赴外国留学之人,有“中国留学第一人”及“中国留学之父”的称号。同时他也是第一个成功从美国耶鲁大学毕业的中国留学生,回到祖国之后,积极投身到国家留学生事业中。他组织和送出了一批又一批去外国留学的中国学生,为中国培养了一批批新式人才,是中国留学生事业的前驱。
公元1828年,也就是清朝道光八年,容闳在广东香山县一户贫困的农家出生。在容闳出生之前,原本属香山县管辖的小岛澳门就已经被葡萄牙殖民者占租近三百年。正是有这样一个地理环境在,为容闳的爱国思想的培养,及所受教育奠定了基础。
从 康熙朝一直到鸦片战争之前,中国虽然实行海禁政策,但是西方的 传教士却一直都没有停止过进入中国,并进行传教事业的活动。这些传教士在进入中国之后,大部分都会兴建基础设施。除了教堂之外,他们还会兴建学校和医院,以吸引大家入教。
澳门因为早就被葡萄牙租占,所以澳门基本上可以作为传教的大本营。许多传教士从澳门进入中国,许多传教士就此留在澳门。
道光十五年的时候,七岁的容闳在自己父亲的带领下来到澳门,并且进入了当时仍附设于伦敦妇女会女校之马礼逊纪念学校就读。从这个时候,容闳开始接受西方的思想和教育。
后来中英交战,道光二十二年香港被割让给英国,礼逊纪念学校迁往香港,容闳亦随之迁往香港继续学业。
道光二十六年,接替马礼逊纪念学校的勃朗校长夫妇因病准备返美。在离开中国之前,表示愿意带三五名学生一同赴美留学。而容闳就是在这个时候,与黄宽黄胜等人一起到美国留学的。容闳到了美国之后,到了麻省之孟松预备学校就读。道光三十年年的时候,他成功考入美国耶鲁学院,成为首名于耶鲁学院就读之中国人。
容闳在耶鲁大学毕业之后,便返回中国,曾在广州美国公使馆、香港高等审判厅、上海海关等处任职,后为上海宝顺洋行经营丝茶生意。
容闳归国之后,一直在寻找让祖国富强的途径。他一开始看好太平天国运动,甚至曾经向洪仁玕献策献计,不过太平天国失败了。
同治二年,到安庆谒见曾国藩。同治三年冬,受曾国藩委派,为筹建江南制造局赴美采购机器。容闳带回来的这批机器,成为日后洋务运动发展的起点。在洋务运动中,第一个洋务企业——江南制造总局,就是靠这批机器开办起来的。因为这件事,容闳被曾国藩举荐以五品候补同知衔,任江苏巡抚丁日昌的译员。
此后再很长的一段时间中,容闳都在辅佐曾国藩开办洋务企业。也是在这段时间中,容闳开始接触中国留学生事业,通过曾国藩和李鸿章的上奏,清廷答应了派遣留学生出国事宜。陈兰彬、容闳分任幼童出洋肄业局正、副委员,容闳在沪、粤、港共招生120名。而这些幼童,在经过容闳等教授洋文以及其他基本知识后,便由政府出面,派遣赴美留学。像詹天佑等人,都是通过这种渠道出国留学的。可以说容闳在中国近代化建设中,作出了不小的贡献。正是因为他的提议与付出,中国近代才有了詹天佑这样为祖国建设作出巨大贡献的人才。
容闳希望祖国发展强大的心从未停止,他曾经多次上呈强国之际,后因为清廷的混乱而未被采纳。维新变法开始之后,容闳又全身心的投入到维新一事中。最终因为变法失败,而潜逃出京,避居上海租界。
中国展现国民革命星火的时候,容闳就表示了对革命的支持。后来辛亥革命成功,清朝灭亡,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孙中山在就任临时政府大总统的时候,就此曾经书信给他,请求容闳到政府任职。但是容闳最后却因为病情继续恶化,抢救无效,逝世于美国康州哈特福德城沙京街寓所,香奈女八十五岁,未能继续投身祖国的建设事业。
相关参考
十九世纪是中国最灰暗的一段时光,不仅在于外国侵略者的掠夺,也在于其本身的落后。因为多年以来的闭关锁国政策,在西方不断进步的时候,中国还在故步自封。所以等到西方强势袭来之时,清政府才那么的措手不及。
澳门作为我国的特别行政区,有一段颠沛流离的历史。从明世宗嘉靖年间,葡萄牙传教士们便来到澳门,将此地作为通往内陆的跳板。后来到了1887年的时候,清政府与葡萄牙与清朝政府签订《中葡会议草约》和《中葡
澳门作为我国的特别行政区,有一段颠沛流离的历史。从明世宗嘉靖年间,葡萄牙传教士们便来到澳门,将此地作为通往内陆的跳板。后来到了1887年的时候,清政府与葡萄牙与清朝政府签订《中葡会议草约》和《中葡
容闳,字纯甫,1828年(清道光八年)生于广东香山县境距澳门四五里的彼多罗岛上南屏村(今属珠海市)。其父和岛上居民均靠种地捕鱼为生。容闳兄弟姐妹四人,全家六口,生活十分困难。1835年容闳七岁时,被父
146年前的今天,1872年8月11日,“中国留学生之父”容闳组织第一批留美幼童30人赴美留学,此后至1875年,清政府每年继续遴选30名少年渡洋深造,4年共派出1
近代第一批赴美留学生,与容闳(1828—1912)的名字是联系在一起的。1868年,容闳通过江苏巡抚丁日昌,向清政府上了一个条陈,共提四项建议,但中心是建议派遣留学生,即“政府宜先派颖秀青年,送之出洋
知名人物 容闳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容闳赴美留学时的故事,容闳的一生是怎样的?
一八六○年十一月,在太平天国的首都天京(今南京),总理天朝军政的干王洪仁玕,接待了一位从上海来到这里访问的中年人。这位中年人侃侃而谈,提出了一系列建议,并明确表示,如能采纳这些建议,他就留在天京,帮助
一、国内大事记♦ 1872年8月11日中国第一批留学生启程赴美 146年前,1872年8月11日,“中国留学生之父”容闳
> 广东香山县(今中山市)毗邻澳门,在接受西方文明方面,香山人处于一种近水楼台的地位。近代中国向西方寻求真理的先驱孙中山、容闳都是香山人。与容阂同时代曾一
容闳(1828—1912),名达萌,字纯甫,广东香山县南屏镇(今中山市南屏乡)人。他是我国最早的留美学者、爱国华侨,也是我国近代教育的先驱。容闳出身清寒,父亲是佃农,母亲是农家妇女。容闳童年曾就读于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