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秘闻 将军目中无人,皇帝怒斥:你忘记韩信的下场了吗
Posted 皇帝
篇首语: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秘闻 将军目中无人,皇帝怒斥:你忘记韩信的下场了吗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秘闻 将军目中无人,皇帝怒斥:你忘记韩信的下场了吗
从古至今,凡是太过自负的人,不管能力有多强,一般都没有太好的下场。古代的一些功臣,仗着曾经立下的战功,认为自己是皇帝的宠臣,逐渐变得非常猖狂,甚至居功自傲。就像今天所介绍的这位将军,在皇帝面前都敢放肆,可以说是目中无人,皇帝怒斥道:“难道你忘记韩信的下场了吗?”将军立马就怂了。
此人大家都很熟悉,他就是唐初著名将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的尉迟恭。公元585年,尉迟恭出生于朔州善阳,长大后孔武有力,为了维持生计,曾做过一段时间的铁匠。隋炀帝开创科举制度后,许多寒门学子有了入朝为官的机会,尉迟恭自知不是读书的料,但他也想有一番成就,果断选择了参军。
不久后,一些地方就发生了叛乱,尉迟恭跟着军队去平乱,在战场上非常勇猛,基本都是冲在最前面,得到了上司的赏识,因此获得了升迁的机会。如果按照这种趋势,尉迟恭也许会成为不错的一位将领,但接下来发生的事情,改变了他的一生,让他得以青史留名。
公元617年,刘武周起兵反隋,在别人的推荐下,他听说尉迟恭能战善战,就想把他收为己用。当时天下大乱,各地先后爆发了起义,尉迟恭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认为隋朝已经快不行了,迟早会灭亡,就投到了刘武周的麾下,被任命为偏将,待遇还算不错。
曾经的唐国公李渊,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攻破了长安,建立了大唐王朝。虽然隋朝灭亡了,却天下并未平定,依旧有很多割据政权的存在,刘武周在获得突厥的支持后,打算入图晋阳,南向以争天下。秦王李世民带兵讨伐刘武周,在打败尉迟恭所率的部队后,对其进行劝降,尉迟恭分析了当时的局势后,投降于唐军。
李世民早就听闻尉迟恭是个难得的武将,不顾众人的反对,提拔尉迟恭为右一府统军,对他非常器重。尉迟恭感动的不行,从此跟随李世民南征北战,成为秦王最为信任的将领之一,同时也屡立战功。玄武门之变中,尉迟恭更是勇猛无比,在危急关头干掉了李元吉,使得秦王李世民成功脱险。
李世民登基称帝后,对功臣大加封赏,他没有忘记尉迟恭的功劳,不仅拜他为右武侯大将军,封吴国公,还把李元吉府中的全部财产都赏赐给他。武将出身的尉迟恭,打心底就瞧不上房玄龄、杜如晦等文臣,甚至连唐太宗的大舅子长孙无忌都不放在眼中,经常在朝廷上怒怼他们。
尽管如此,唐太宗依旧很相信尉迟恭,但为了缓和他与其他大臣的矛盾,就把他调离京城,到其他地方做刺史。公元631年,唐太宗宴请文武百官,他没有忘记在外地做官的尉迟恭,让他也前来赴宴。本以为尉迟恭会变得低调一些,但让唐太宗意外的是,他不仅没有任何收敛,反而公然毒打大臣李道宗,说他不配坐在自己的上席。
也许很多人对李道宗不太熟悉,他是正儿八经的皇亲国戚,唐高祖李渊的堂侄,也就是唐太宗的堂弟,而且曾立下汗马功劳。尉迟恭的做法令唐太宗非常愤怒,如果再不教训他一下,他甚至忘记自己姓甚名谁了。于是,唐太宗就大怒道:“汉朝开国功臣韩信的下场,难道你忘记了吗?希望你不要做出后悔的事情。”尉迟恭听完皇帝的话,吓得汗流浃背,当场就认怂了,并向李道宗及皇帝道歉,从此变得非常低调。
相关参考
身边无亲信,朝中无能人,边关无悍将,朱元璋怒斥崇祯皇帝没担当
明成祖朱棣移都北京,紧靠边郡咽喉——山海关,史曰「”天子守国门”;到了崇祯皇帝这里,国门被破,京城沦陷,他吊死煤山,但求勿伤百姓一人,史曰「”君王死社稷”。穿越时空,趣说历史,明朝皇帝那些事,今日出场
今天本站小编给大家带来赵匡胤黄袍加身之后善待柴荣的后人了吗?现在就告诉你,事实惊人,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赵匡胤黄袍加身之后善待柴荣的后人了吗?现在就告诉你,事实惊人!赵匡胤生前身后都
唐玄宗李隆基是位多情的皇帝,婕妤以上妃嫔就多达几十个,平时偶尔翻牌子的佳丽不可计数,在这些后宫女子之中,三人最为得宠,分别是结发妻王皇后、武惠妃和杨贵妃。有关王皇后的资料记载极少,开元十二年被废,从这
...朝野”的官员都没有好下场。汉武帝刘彻时期的大司马大将军卫青就是一个特例,他不但有好下场,几个儿子还都被封了侯,小儿子还是在襁褓之中被封侯的。此等殊荣,在西汉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卫青为何能
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自古以来,跟随开国皇帝建功立业的开国功臣们,大多都逃不过这么一个结局。皇帝需要你的时候,待你甚厚,当你没有利用价值的时候,只能落得个被杀的下场。
关于韩信的事迹你知道多少?下面跟本站小编一起了解一下吧!>话说当时遭受奇耻大辱之后,韩信在淮阴城里的日子就更不好过了,衣食没有着落的他,经常会受到乡邻的讥讽和嘲笑。过了好几年,项羽起兵的消息传到了淮阴
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自古以来,跟随开国皇帝建功立业的开国功臣们,大多都逃不过这么一个结局。皇帝需要你的时候,待你甚厚,当你没有利用价值的时候,只能落得个被杀的下场。
在历史书中,能称得上权倾朝野的官员或是宦官都没有好下场。对于“权倾朝野”这个词,我们也有了一种惯性思维。看到这个词用在哪个大臣或是宦官身上,我们几乎能猜得出他的结局。能猜的出结局的确不错,可并不是所有
引言:昨天,苹果公司发布了万众瞩目的新款手机(手表被自动忽视了),大家在感慨苹果手机终于变成“轻奢品”的,也不忘记调侃一句这回华为手机终于“稳了”——这么高的价格就算是双卡双待这么贴心国人的设计,也要
被诛,而且是被诛灭了三族,群臣心里都在嘀咕:下一个将会是谁呢?谁也没有想到,下一个真的就轮到梁王彭越了。群臣怎么也想不通,无论从哪一方面说,彭越也不可能成为韩信的后继,可偏偏悬在他们头顶上的那把闪着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