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台说史•美国人为何要怒斥苹果公司为卖国贼

Posted 托拉斯

篇首语: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兰台说史•美国人为何要怒斥苹果公司为卖国贼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兰台说史•美国人为何要怒斥苹果公司为卖国贼

引言:昨天,苹果公司发布了万众瞩目的新款手机(手表被自动忽视了),大家在感慨苹果手机终于变成“轻奢品”的,也不忘记调侃一句这回华为手机终于“稳了”——这么高的价格就算是双卡双待这么贴心国人的设计,也要看看大谈“消费降级”后的中国市场环境啊。 网络段子手对苹果新款手机的调侃 另一方面,苹果公司可谓是内忧外患。中美的贸易战争如火如荼,川普甚至准备对价值高达2000亿的中国商品动手。这次和前几轮制裁不同,作为美国科技公司的龙头--苹果也被川普列入了制裁名单中。 对此苹果公司表示作为顶级大资本家一旦被制裁会极大地影响美国的经济,可是美国政府不予理会不说,很多美国网民还表示对苹果这种“叛国”公司,制裁的越是严厉越好。 这次制裁的由头是苹果手表 很多中国人对此非常莫名,作为一个资本主义国家,苹果这种市值超过一万亿美元的巨型公司不正是他们的中流砥柱吗?为什么川普要搞自己的“金主”呢?这么认为的人实在太不了解美国,这个情节和类似的案例可谓伴随美国两百年。 限制强者是美国社会的传统 追溯美国历史,我们首先要理解一点--美国主流人口是铁杆的基督教信徒,圣经已经个人对圣经的解读对美国社会的影响极为深远。耶稣就曾经对门徒说“富人要进入天堂比骆驼穿过针眼还难”(注:不是真正的骆驼,这里指骆驼毛纺织成的线的统称),因为富有的人对人世的留恋太多,所谓进入天国永生也不过是希望“永远地享有世俗的财富”而已。这种思维的引导下的基督教社会对“贪婪”非常厌恶(此处指贪恋权钱),同时十分崇尚“奉献”。教会的教士无论在加入之前是什么身份,在修道院必须和平民平等以“兄弟”相称,贵族放弃自己的领地和财富,将其捐献给骑士团或者教会被当时的价值观所推崇。 赫赫有名的圣殿骑士团就有着大批贵族捐献的领地。后期利用这些领地的收入去放贷被认为背离初心,这也是骑士团悲剧的根源之一。 长期处于类似的社会环境导致欧洲社会对资本家这个群体有着病态的偏见,哪怕是自由经济的鼻祖亚当斯密对富人也缺乏好感。这样的大环境下,社会对于富人的集会或者富人与有权势之人组成的俱乐部就有了众多的猜测和谣言,关于共济会阴谋论就是个中典型。原先这只是一群社会精英本着“四海皆兄弟”和“互助”原则发展起来的集会,其本身并没有外界想象的类似于党组织一般的严格纪律。但是这不妨碍它被外界各种妖魔化,无他顶层有着太多的精英就是原罪,哪怕很多人在今天看来只是挂个名而已。 那些加入共济会的精英们,你认识几个? 在大洋彼岸的新世界,社会彻底没了旧贵族(oldmoney)这一阶层,政府部门和资本家成了唯二持有生产资料的群体。人们憎恨并畏惧公权力,对能够掌控巨量资源的资本家也不信任,尤其是大资本家。这种不信任感和忌惮在托拉斯时代到达了巅峰,哪怕是一直信奉不干涉主义的共和党也决定以行政手段爆破具有垄断地位的大资本家们。 美国也有不少关于共济会的谣言,人们非常惧怕政府会以某种形式和资本家联合在一起 讽刺的是,反托拉斯法的顺利通过,本身也证明人们的担忧属于典型的自己吓自己。短短几年的时候,曾经统治美国经济的托拉斯们便被逐一打散,西奥多˙罗斯福总统也因此获得“托拉斯爆破者”的美名。要知道所谓托拉斯意味着大资本家在自己所在的领域内已经处于绝对优势,不存在所谓“其他势力”或者“其它财团”。打个比方某人垄断中国的食品行业,但是有那么一家包子铺不属于该他的公司,那么“垄断”即宣告不成立--因为没有“百分之百绝对制霸”而是有杂质。理解这个概念后,回望美国当年的商界,我们会发现“托拉斯们”是何等恐怖,相当于整个美国的所有资本全部汇聚在一起,集中在那么几个人手里。可就是这么强大的存在,一道法令就让其在数年时间内丢失了统治地位。 时人画的老罗斯福与铁路大公司的博弈 今日,阴谋论者依旧孜孜不倦地试图论证有其他外部势力的干涉,可是符合“托拉斯”标准就意味着没有其他的势力,那么托拉斯就是“冤枉”当年的资本家们;如果符合“托拉斯”,那么就不存在所谓“第三方”,只有美国政府和托拉斯们的战争。所以,从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出,民间资本不具备对抗公权力的可能的,哪怕是作为民间资本巅峰的托拉斯们也不行。资本家们想要获得生存权必须改变大众的印象,从而改变他们选出的政府的想法。 资本家形象的改善与社会认同 资本家们知道今天公权力可以爆破他们的组织,明天就可以没收他们的财产,想要生存必须改变大众和政府对他们的看法才行。 好在基督教不只是大众信,资本家们也信,洛克菲勒就是赫赫有名的清教徒家族。在基督教文化中“无偿捐赠”无疑是一个十分高尚的行为,类似于我们中国传统文化中常说的修桥铺路,兴学办校之类的“积德”行为。基督教强悍之处就在于,他不是原始宗教那样,只能让下层愚民狂热,还能让统治阶层和受过良好教育的精英阶层也甘愿奉献。前文所说的圣殿骑士的捐赠就包括一位国王,在他遗嘱中他表示要将整个王国捐献给骑士团作为其资产。 为什么圣殿骑士是最强的武装教团?两个字“有钱” 美国的资本家和当年的贵族信仰者同一个宗教,也愿意做同一件事情。今天我们看到的美国常春藤大学清一色是私人募捐的,扣除牧师和集体募捐外,基本都是由大资本家捐赠。尤其是斯坦福大学,就是铁路大亨利兰·斯坦福纪念他夭折的儿子而建立的学校。在建校之初就一直是利兰·斯坦福支持着它,不但学费全免让贫困子弟上学,还是那个年代罕见的男女平等,并且宗教信仰自由的学院。可惜随着利兰·斯坦福的去世,学校的财政开始捉襟见肘,不得不取消免学费的政策,开始收取各种学杂费;旧金山大地震更是给学校的建筑体以重创,使得其一度要关闭。这个时候还是利兰·斯坦福的遗孀挺身而出,将自己的存款和保险金拿出帮助学校渡过了难关。 当然除了基督徒精神外,斯坦福夫人对这所和已故儿子同名的学校有着别样感情也是重要因素 斯坦福家族与斯坦福大学的经历堪称传奇,洛克菲勒家族同样是慈善业的中流砥柱。在洛克菲勒的慈善实践中,他的儿子约翰和助手瑞多利克.T.盖茨是他的左膀右臂。洛克菲勒首先捐赠的领域是教育领域。“根据我幼年的经验,一个人在时直至青年时期所受的教育无疑将极大地影响他一生的信仰和幸福。”芝加哥大学是他在教育领域的第一次重要捐赠。1889年,洛克菲勒拿出60万美元建立一所新的芝加哥大学,而且严格遵照他所说的自己“抛砖引玉”以带动其他人捐赠的形式。在以后的10年,洛克菲勒的捐款总额是3470万美元,到1912年,捐款高达4500万美元--这可是20世纪初的千万美元啊。 除了对这所大学的捐助,洛克菲勒还捐赠过数量可观的钱给黑人和教会学校,早在1884年,洛克菲勒就出巨款资助亚特兰大的一个黑人女子大学。虽然他是一个浸礼会教徒,他除了捐赠给浸礼会办的学校外,还捐赠给其他教派建立的学校,甚至包括天主教,目的是在美国国内不分种族、性别和信仰地促进教育。 虽然没有斯坦福大学那么悲伤又带有希望,可芝加哥大学依旧是富人对这个世界“善意”的结果 洛克菲勒投资教育领域的另一项创举就是成立了普通教育委员会,约翰是主要发起人,盖茨是积极的推动者,并聘请卡内基担任委托管理人。委员会的主要目的是是促进南方教育的发展。在工作的第一阶段主要是促进小学和初中的教育。当时南方各州的经济比较贫困,教育也很落后,小学教师的师资力量严重不足,而且没有初中,再加上农民的贫困,他们也没有能力供应子女去读初中。针对这种情况,教育委员会先重点培养当地的小学教师,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以后又陆续兴建了1600多所中学,并和农业部合作,帮助农民摆脱贫困,让他们有能力供应自己的子女上学。委员会的第二阶段重在改进高等教育。当时各高等院校分布分散,而且水平低下,亟需整合。和资助芝加哥大学一样,捐赠的资金用于学校的建设和提高教师的待遇,其他不足的经费由高校自己募捐。此外,委员会还同洛克菲勒医学研究会合作,建立了高等医学院。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的协和医院和一整套的医疗体系也是洛克菲勒家族捐赠的,他们还出资帮助战乱中的中国人民保存文物,从这方面说洛克菲勒家应当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 可惜这一切只能消弭“为富不仁”和“过分贪婪”的指责,并不能消除大资本家们本身拥有的财富,公众对“强者”的恐惧依旧在进行着…… 结语 苹果这样市值超过万亿美元的大公司对于一般大众而言是个不可仰视的庞然大物,对于收拾过整个商界(托拉斯们)的美国政府来说只是茶余饭后的甜点,对于憎恨强者的美国民众来说这是川普政府努力打击大资本家“叛徒”迫使他们为美国人而非外国人服务的又一力证。 当然,在付出了那么大代价后,美国政府也不会对大资本家赶尽杀绝,苹果可能会被政府弄得灰头土脸,但是生存绝对无忧,请使用苹果手机的读者放心。

相关参考

兰台说史•特朗普为何有底气威胁世界各国减少援助

在美国宣布承认耶路撒冷为以色列首都之后,各国迅速反弹在安理会投票反对耶路撒冷为以色列首都。对盟友们的“集体背叛”,特朗普表示美国“不在乎”,因为美国为这些国家投入几十亿,但是却换来了反对票。美国人应该

兰台说史•高田气囊案说明日本制造不行了吗

据共同社6月26日报道,高田公司面临在全球召回问题安全气囊而产生的巨额费用。该公司的问题安全气囊仅在美国就与至少11人的死亡有关。高田公司负债总额预计超过1万亿日元(约合90亿美元),因此高田破产案也

兰台说史•苹果手机是怎么成为装×利器的

随着苹果公司发布会的落幕,新一代的iPhoneX被推出,可以预计未来几天又会有人睡在苹果专卖店门口了。毫无疑问,在很多人的心目中,苹果手机就是逼格的象征。在死忠粉的推动下,苹果公司的市值已经冠绝同行,

兰台说史•为何有个地区一直要求加入美国却总被拒

位于加勒比地区的波多黎各在本月11日就与美国之间的地位关系举行第五次表决。结果显示,超过97%的选民支持波多黎各正式成为美国的一个州,支持完全独立和支持维持美国联邦领土地位现状的选民分别占1.5%和1

兰台说史•卡斯特罗为何能在美国“后院”坚持60年

古巴前领导人卡斯特罗去世了。在所有的第一代亚非拉革命领袖中,他算是最为长寿的了,就像他领导的古巴红色政权一样。作为一个红色国家的古巴,是如何在西方阵营大Boss“美帝”的“卧榻之侧”存活如此之久的?对

兰台说史•化武为何会成为欧美对叙利亚打击的借口

前几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推特上说,美国、英国和法国“完美地执行”了针对叙利亚的军事打击。特朗普感谢英法盟友,并说这次袭击已经“大功告成”。同日,美国驻联合国代表尼基·黑利在联合国引述特朗普的话说:“如

兰台说史• “赴美生子”移民变难

引言:近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准备立法堵上“赴美生子”的漏洞,让许多国内外的中产家庭如丧考妣。一些人乘机嘲讽特朗普的移民政策把美国的传统精神给“扒皮”了。但我们都知道美国的传统精神来源自古典欧洲和启蒙思想

兰台说史•特朗普助手“私通俄国”这事儿多严重

因为泄了密所以要辞职报道称,争议事件发生在奥巴马政府宣布报复俄罗斯黑客干扰美国2016年选举当天,弗林同俄罗斯驻华盛顿大使基斯利亚克通电话。此次通话的时机和俄罗斯决定不对美国采取报复行动引起人们质疑特

兰台说史•美国退出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是干什么的

不久之前,美国宣布退出联合国教文组织。其官方理由也一点不虚伪做作,就是作为“老大哥”看不下去一群人挤兑“小兄弟”以色列,于是果断“退群”。不过这次也把“联合国教文组织”这个熟悉又陌生的名词摆在中国人眼

兰台说史•疯狂蹂躏女性的古老童养媳制为何今日重现

重庆一名现代童养媳要为自己讨回公道“28岁前我就像电影《盲山》里面的主角,只是结局更悲惨。28岁之后我将是电影《我不是潘金莲》里面的李雪莲。但是我会重新开始结婚生子,同时进行维权,抗争到底。官司输赢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