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秘闻 张国焘分裂行为惹群情激愤

Posted 博古

篇首语:我们要像海绵一样吸收有用的知识。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秘闻 张国焘分裂行为惹群情激愤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秘闻 张国焘分裂行为惹群情激愤

  俄界会议之前,党中央对张国焘的分裂行为一再忍让,但张国焘一直没能悬崖勒马,反而是和党离得越来越远,所以,当他的问题被提到俄界会议之上的时候,以毛泽东为首,包括王稼祥、等人都对此非常气愤,但气愤归气愤,领导人们意识到及时调整战略行动才是更重要的目的。 红军到达甘南俄界后,毛泽东住的是一座踏板房,一楼是储藏室,二楼是客厅和卧室,房子的墙壁、地板全部是用上好的松木板装修起来的。这种藏式民居只有在甘南林区才有,虽谈不上华丽,但冬暖夏凉,干燥通风,十分舒适。张闻天、周恩来、博古等人也住在周围相同的房子里。自从翻雪山过草地以来,他们还没有住过这样好的房子。毛泽东站在廊檐下,看着对面黛青色山峦和沟中的潺潺流水,丝毫没有休息的意思。他带着一丝疲惫,在这短暂的空闲中,还考虑着必须要开一个会,研究下一步红军的打算,特别是与张国焘的分歧也必须有一个是非结论,这将有利于团结教育全体红军,有利于今后的斗争。想到这里,他披上破旧的外衣,下了楼梯向张闻天的住房走去。 1935年9月12日,高吉村的天空格外晴朗,林边的草地上阳光灿烂,温暖宜人。张闻天、毛泽东、博古、王稼祥、刘少奇、凯丰、邓发、叶剑英等21人在草地上召开了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共产国际派来的军事顾问李德也参加了会议。这位出身德国,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又曾在苏联军事学院学习过的洋顾问,曾因深受原临时中央负责人博古的器重而独揽军事指挥大权。但是,他不了解中国的国情,不了解红军游击战争的精髓所在。他只是照搬西方军事理论和教科书上的原理,在他的指挥下,中央红军的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了,在长征初期又因他的指挥不当,使红军遭受重大挫折。从中央根据地出发时,红军主力有8万人,等到突破四道封锁线,到达遵义,已减到不足3万人。遵义会议取消了李德对红军的指挥权,他一直不服气,根本不相信毛泽东能比他更好地指挥红军。但此时,他也明确反对张国焘抗拒中央方针,分裂红军的行径。 毛泽东首先在会议上做了《关于与四方面军领导者的争论及今后战略方针》的报告。讲话内容,毛泽东早已经过深思熟虑:“第一,中央继续坚持向北基本方针。张国焘公然抗拒中央的决定,拒不执行北上方针,这是不对的。坚持南下是没有出路的。”说到这里毛泽东微微平静了一下情绪。 “第二,我们要在靠近苏联的边界上创造一个根据地,中央要到能够指挥全国革命的地区去。第三,张国焘的错误发展下去,可能成为军阀主义,或者反对中央,叛变革命。” 毛泽东报告后,与会代表争先恐后地发言,说到张国焘的问题时群情激愤,许多人要求开除张国焘的党籍。王稼祥是带着腹伤参加长征的,大家坐着参加会议,只有他因为伤口没有痊愈,只能躺在担架上。他支起虚弱的身子坐了起来,谈起自己的看法,指出与张国焘不仅是北上南下之争,而是两条路线的分歧,对张国焘的组织结论要有步骤地进行。 毛泽东很赞同王稼祥的看法。他深深地吸了一口烟,谈着自己的观点:“开除张国焘党籍,还需要看事态的发展嘛。与张国焘的斗争,要讲原则,还要讲策略、讲步骤的。” 会议做出决定,将一方面军主力和军委纵队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由彭德怀任司令员,毛泽东任政治委员,林彪任副司令员,叶剑英任参谋长,王稼祥任政治部主任。成立由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林彪、王稼祥组成的五人团领导红军工作。 俄界会议是反对张国焘分裂主义斗争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系统地揭发批评了张国焘的错误,及时地调整了战略行动方针,对于保证长征的全部胜利和最后战胜张国焘的分裂主义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关参考

揭开被刻意隐藏半世纪西路军毁灭真正原因?

1938年春,张国焘借清明祭扫黄帝陵之名逃往武汉,公开声明脱党,中共中央虽然收拢与拯救了近六千名溃散归队和被俘的西路军指战员,却将西路军定性为张国焘为分裂党,分裂红军,妄图割据新疆称王阴谋的实施部队,

哪位开国上将险被张国焘以“泄露军事秘密”罪处决

核心提示:红一、四方面军会合后,所部改称第32军并编入左路军。因反对张国焘的分裂活动而被撤销军团参谋长职务,调红四方面军红军大学任教育科科长。后因打听并转告红一方面军的消息,险些被以“泄露军事秘密”为

巴西会议始末 巴西会议内容和过程

 毛儿盖会议之后,中央红军右路军穿越了茫茫大草原,来到了四川省阿坝州若尔盖县巴西乡,他们要在这里和张国焘率领左路军会合。没想到,张国焘依然没有放弃其分裂红军的企图,拒绝和右路军会合,于是,中

他对待中央红军与张国焘相反,毛泽东赞其对中国革命是有大功之人

(帅克声明:原创文章,抄袭必究)了解红军长征那段历史的都知道,红一、四方面军汇合后,张国焘倚仗着人多,想以枪指挥党,拒绝执行中央北上的战略方针,公然分裂红军南下,并自立中央,给革命事业造成了极大的损失

俄界会议结果如何 俄界会议通过了什么

 早在两河口会议的时候,张国焘对当时政治形势的认识就和中央存在很大的分歧,之后,经过芦花会议、沙窝会议、毛儿盖会议以及巴西会议,张国焘分裂党的意图不仅没有打消,而且愈演愈烈。在多次违反党中央

初中历史 红军长征的意义

红军长征的意义:  红军长征的意义在于,长征是在纠正了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和反对张国焘的分裂主义,在遵义会议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正确领导下取得胜利的。  

初中历史 红军长征的意义

红军长征的意义:  红军长征的意义在于,长征是在纠正了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和反对张国焘的分裂主义,在遵义会议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正确领导下取得胜利的。  

历史人物 曹植带兵醉酒惹怒曹操

曹植自幼颖慧,10岁余便诵读诗、文、辞赋数十万言,出言为论,落笔成文,深得曹操的宠爱。曹操曾经认为曹植在诸子中“最可定大事”,几次想要立他为太子。然而曹植行为放任,不拘礼法,屡犯法禁,引起曹操的震怒,

侯景为何反叛萧衍?言而无信惹的祸!

南北朝充满血泪。而在这纷乱的世界中,有一些人坚守道德底线,选择隐居避世,有些人则在杀伐中建功立业,至于什么礼义廉耻,统统扔一边去。他就算贵为皇帝,也一样无视承诺,行为让人不耻,说话不算数,事实会告诉他

侯景为何反叛萧衍?竟是言而无信惹的祸!

南北朝充满血泪。而在这纷乱的世界中,有一些人坚守道德底线,选择隐居避世,有些人则在杀伐中建功立业,至于什么礼义廉耻,统统扔一边去。他就算贵为皇帝,也一样无视承诺,行为让人不耻,说话不算数,事实会告诉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