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军事 打仗时,士兵们为何宁愿被俘虏也不敢躺下装死,原因其实很简单
Posted 俘虏
篇首语:万事须己运,他得非我贤。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军事 打仗时,士兵们为何宁愿被俘虏也不敢躺下装死,原因其实很简单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军事 打仗时,士兵们为何宁愿被俘虏也不敢躺下装死,原因其实很简单
曾经有一个传说,说是美军士兵在战役过程中,如果遇到了弹尽粮绝、孤立无援和部队伤亡率在60%以上的情况时,美军士兵是被允许不加抵抗,直接投降的。其实,这是极为不准确的说法,世界上不可能有哪个国家规定允许保卫自己的士兵能够投降的,这些条件只是让士兵可以活着被俘虏而已,只要他们有些其他损害本国的行为,就会接受军事法庭的审判。那么,战争上的战败一方,应该通过什么方式来保全性命呢?
很多人觉得,装死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法,毕竟,战场之大,那么多尸体,谁知道哪具尸体是活的,哪具尸体是死的。所以,你只需要拉过一具尸体,覆盖到自己的身上,一动不动的坚持到敌人离开,你就可以完全的离开了,那么,这种方法真的可以让战败者保全自己的性命吗?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它的不可能性。
首先,装死是一件十分需要技术含量的行为,战争的走向直到最后一刻前都是不可预测的,运筹帷幄之中,掌握诸多信息的将军都无法判断,更不用说拼杀在最前线,只能看到目所能及的信息所在,因此,你总不能在战场上杀红眼的时候,直接躺在地上装死吧。如果战争失败还好,要是你们胜利了,你的战友看着缩成一团,畏畏缩缩的你,不仅会对你肆意地嘲笑,还会让你被送上军事法庭。
其次,装死的存活率,比之拼死一搏的存活率还要低。战场上,不是分出胜负之后,大家就都散场回家的。自古以来那都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在战场上死去的人数不胜数,尸体也是堆积成山,所以,打扫战场是必须进行的,一来,我们必须收集双方留下来的物资,其次,那就是补刀了。打扫战场的也是荷枪实弹的士兵,一具一具尸体地检查过来,这样你要是都能不被发现,奥斯卡小金人就非你莫属了。等你被发现之后,痛快点的,直接给你一梭子,心狠的,直接就俘虏你,慢慢地折磨你。最后我们再假设一下,奥斯卡影帝的你,侥幸逃脱了检查,结果,就和你的战友或者敌人,那些冷冰冰的尸体一起,被深埋如地下,或者被火焚烧殆尽。
既然不能够躺着不动装死,那么,灵活走位的装死,是不是可取的呢?同样不行,在战场上,有督战队的存在,别说你躲避,你就是脚步稍微后退了,你就是眼神一下子害怕了,有逃离的迹象,督战队就会拿枪顶着你的脑袋,督促你回到战场拼杀,如果你还是执迷不悟,那你就会早早地被一梭子子弹给射杀。督战队没有发现你?你的运气也不会一直照顾你的,战场通常都没有什么可以藏身的开阔地,能找到一个战壕就是极限了,在混乱的战场上,这么多人前进的情况下,一门心思地想躲起来是极为不现实的做法,在拥挤的时候,提心吊胆都难以避免踩踏事件的发生,更不用说你心不在焉的时候了。
总而言之,装死并非士兵的首选,不如,拼个你死我活,说不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相关参考
纵观现代战争我们不难发现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在战场上当一方战败后除了极少反抗到底侥幸突袭和战败后缴械投降的以外,竟然没通过装死得以逃生的士兵?这让我们不禁十分疑惑?按照常理来说,在混乱无比、情况复杂的
这则记载显然比较极端,但也并非没有根据。先来说说两个疑问,一是绍兴末年为何宋军只剩下了南方人,北方南迁之人哪里去了?二是明明小米可以吃,南方的士兵们为何宁愿饿死也不吃?我们知道,南宋刚开始时的主要将领
古代,科技发展比不上今天,当时人们都是拿大刀长矛上战场,人们都畏惧上战场,因为战场往往是阴阳两隔的地狱。但在战场上如果打不过对方又不想死的话,可以选择缴械投降求取一条生路,但若逃跑被抓,回来必然死路一
1086年,锐意进行军事改革的宋神宗在前一年故去。这时掌权的是高太后和反对改革的旧党大臣们。于是王安石和宋神宗推行的「”熙宁变法”被废止。做为旧党的苏辙(苏轼的弟弟)就以右司谏的官阶,向朝廷上了一封奏
历史军事 古代打仗时,守城士兵为何不把攻城的云梯推倒以绝后患呢
在古时候城池对一个国家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几乎每场战争都是围绕城池而展开,双方都是以攻城拔寨作为自己的战斗目标。可以说我国数千年的战争史其实就是城池的攻防史。从一些影视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古代的城池攻防战
说到韩信很多人应该知道这个人厉害在什么地方,带兵打仗的能力简直就是超群的,我们再说说“哗变”这个词语,有的人可能不是太理解,其实就叛变,反叛有一定的联系,但是意思也不太一样,哗变其实是指的军队突然的造
我们知道,在世界历史上,像日本如此被全世界大多数国家所痛恨的国度恐怕也不多,其中的原因就在于日本在二战时期所犯下的累累罪行。通常来说,两国交战,士兵战死疆场天经地义,不关老百姓什么事情。可当时的日军却
欢迎来到不二书旧影时光,今天为各位读者朋友们分享的这一篇组图,是来自于二战末一名16岁的德军士兵被俘虏时的上色老照片。通过这一组老照片,我们可以来回顾一下这段历史中留存下来的影像。照片中的这名德军士兵
读南宋相关史料,发现了这样一则记载,说宋高宗绍兴末年,金军攻宋失败后北撤,“遗弃粟米山积”,而宋军“多福建、江、浙人,不能食粟,因此日有死者”。粟,无疑就是今天的小米了,主产区在北方,南方部分地区也生
为何打仗时子弹打完了,都不敢捡日军武器,老兵含泪告诉我们真相
为何打仗时子弹打完了,都不敢捡日军武器,老兵含泪告诉我们真相我们都知道,今天的幸福生活是由经历过残酷战争的前士兵的鲜血换来的。两军之战,若要胜利,必需要周密的计划,需要畏惧死亡的人,需要英勇的人,最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