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秘闻 朱棣并非开国皇帝,为何能被称为“祖”
Posted 庙号
篇首语:正确的道路是这样:吸取你的前辈所做的一切,然后再往前走。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秘闻 朱棣并非开国皇帝,为何能被称为“祖”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秘闻 朱棣并非开国皇帝,为何能被称为“祖”
导读:在中国古代,大多数的皇帝去世后都会有庙号,从某方面也能反映该皇帝的功绩。通常来说,只有开国皇帝能用“祖”之庙号,如汉高祖刘邦、唐高祖李渊及明太祖朱元璋等,而其他的皇帝一般只能用“宗”,像唐太宗李世民等人。朱棣,是明朝的第三位皇帝,其庙号居然是“祖”,故被成为明成祖,这究竟是为何呢?
公元1360年,朱元璋与陈友谅大战正酣之事,第四个儿子降生了,他就是朱棣。因军情紧急,朱元璋甚至没时间看上儿子一眼,就急匆匆地奔赴前线,更没有时间替他起名字。直到朱棣7岁的时候,也就是朱元璋登基的前一年,才被起名为“棣”,并在10岁时被封为燕王。
朱棣17岁的时候,朱元璋把他们兄弟几人带到老家凤阳,那时候的凤阳被称为“中都”,并在此居住了三年多。这几年间,朱棣经常到地里干活,与百姓唠嗑,逐渐养成了“民间细事,无不究知”的好习惯。更为重要的是,这种艰苦的环境,培养了朱棣坚韧不拔的性格和强健的体魄,也为之后的几十年的作战生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公元1380年,也就是朱棣20岁的时候,来到了自己的封地燕京,这也是明朝的北大门。之后,朱棣多次命参与北方军事活动,两次亲率大军北征,曾招降蒙古乃儿不花,并曾生擒北元大将索林帖木儿,令北方的蒙古军闻风丧胆。朱元璋去世后,因太子朱标早逝,就把皇位传给了孙子朱允炆,史称建文帝。
在齐泰、黄子澄等人的蛊惑下,建文帝开始削藩,朱棣就以清君侧的名义杀都京城,从侄子手中夺取了皇位,并把都城迁到了北京。之所以这么做,因为朱棣在此经营几十年,根基比较深厚。更重要的是,北京形势险要,是汉蒙各族贸易的中心以及北方政治与军事要地,定都于此不仅可抗击自北入侵的蒙古人,且可进一步控制东北地区,由南则可统领中原,有利于维护全国统一。
坐上皇位的朱棣,并没有贪图享乐,毕竟他有更大的抱负。为了彻底解决北方蒙古的威胁,朱棣先后五次远征蒙古,他也是所有汉人皇帝中唯一亲征漠北的一位,创造了永乐盛世。另外,朱棣还派兵攻打南安,使得安南成为明朝的领土。为了扬我大明国威,朱棣还先后派遣郑和七次下西洋,吸引了众多海外国家,出现了各国争相来朝的盛况。
公元1424年,朱棣病逝于北征回师途中的榆木川(今内蒙古乌珠穆沁),戎马一生的朱棣,最终也在征途中结束了传奇的一生,这也许就是宿命。起初,朱棣葬于长陵,庙号为“太宗”,而到了嘉靖时期,为了纪念朱棣的丰功伟绩,就改为“成祖”,与他老爸太祖朱元璋并列为“万世不祧之君”。
后人对朱棣有这样的评价:“他文武双全,宽严并济,知人善任,谗间不行,用兵应变,机智神勇。郡县有遇到灾害的,就免租赈灾,荣受直言,保全功臣。外国受封之国多达三十余个,国势极盛!唯独对建文帝及其忠臣处理方式太残忍,这也是最容易被黑的一点。”
纵观朱棣的功绩,“成祖”之庙号名副其实,尤为重要的是,他曾命人修纂的《永乐大典》,是中国古代最大的百科全书,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百科全书,比十八世纪中叶出版的《大英百科全书》和《法国百科全书》要早300多年。可惜的是,因为各种原因,《永乐大典》大多已经丢失,现存不到800卷。
如果觉得小编写的不好,请多多批评指教,一定多加改正!若觉得写的还可以,欢迎扫描下方的二维码,或搜索关注微信公众号“全榜网”,记得转发和点赞哦!
相关参考
朱棣,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大明第三位皇帝,由于建文帝即位后采取削藩政策,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取得皇位。1402年在南京登基,年号永乐,故后人称其为永乐帝、永乐大帝 。开国皇帝一般称为“祖”,
为何唐代开国皇后窦皇后能被称为人生赢家?说起来窦皇后,查了一下历史上倒是有好的窦皇后啊,有唐朝窦皇后,章德窦皇后,还有李渊窦皇后。当然还是要聊一聊唐代开国皇后窦皇后的,她真的是人生赢家啊!大家知道吗?
受鳌拜牵连,被削爵论罪的遏必隆,为何死后能被康熙恩赐修建家庙
顺治皇帝驾崩以后,年仅8岁的爱新觉罗·玄烨继承大清皇位,登基为帝,是为康熙皇帝。按照大清祖制,玄烨未成年,尚不能亲政,顺治皇帝临终前委派了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和鳌拜为「”辅政四大臣”,辅政康熙皇帝处
徐辉祖,原名徐允恭,大明第一将军徐达的长子,长八尺五寸,这是明清时代的尺码,可能相当于现在的一米七八左右,“以勋卫署左军都督府事”,就是说他年纪轻轻就在“朝廷中央军委”担任领导工作,这是因为他有着显赫
徐辉祖,原名徐允恭,大明第一将军徐达的长子,长八尺五寸,这是明清时代的尺码,可能相当于现在的一米七八左右,“以勋卫署左军都督府事”,就是说他年纪轻轻就在“朝廷中央军委”担任领导工作,这是因为他有着显赫
明成祖朱棣,是明朝的第三个皇帝。他是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第四子,生于元末群雄争锋的年代。元至正二十年(1360)朱棣出生,11岁被封为燕王,17岁迎娶徐达长女,21岁带着金成祖像册金宝就藩北平。40岁
据史料记载,公元1369年,朱元璋在南京登基称帝,并且建立了两百多年的大明王朝,这便是明太祖,大将徐达因为战功赫赫,为建立明朝立下不世之奇功,因此被封为魏国公,一年5000石。与此同时,徐达还被任命为
公元1398年从微末起义,建立大明王朝的朱元璋去世。因为太子早逝,朱元璋将皇位传给皇太孙朱允炆,也就是后来的建文帝。 建文帝是一个十分悲剧的皇帝,当皇帝四年就被自己的叔叔推翻,此后生死不知。明初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为了王位兄弟相残、父子反目的情况时有发生。在一般情况下,人们都会痛批那个不择手段的上位者,但小编今天给大家介绍的这个人却是个例外。他饿死父亲,杀死兄长,结果却被称为「”一代明君”,后
明成祖朱棣,明朝第三位皇帝,朱元璋第4子,受封为燕王,生于公元1360,去世于公元1424年,后发动靖难之役,夺位登基,在位22年,年号永乐。他功绩累累,一手缔造了“永乐盛世”。朱棣驾崩后谥号体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