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皇帝才能用的庙号“祖”,为什么朱棣用了

Posted 庙号

篇首语:自然界没有风风雨雨,大地就不会春华秋实。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开国皇帝才能用的庙号“祖”,为什么朱棣用了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开国皇帝才能用的庙号“祖”,为什么朱棣用了

朱棣,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大明第三位皇帝,由于建文帝即位后采取削藩政策,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取得皇位。1402年在南京登基,年号永乐,故后人称其为永乐帝、永乐大帝 。

开国皇帝一般称为“祖”,继承者一般称为“宗”。例如唐朝开国皇帝是李渊,其庙号是高祖,其子李世民的庙号是太宗。朱棣死后原本的庙号就是明太宗,而非明成祖。那么明太宗朱棣的庙号为什么会改为明成祖?是其后那位皇帝改的呢? 

庙号早在商朝就已设立,对国家有大功、值得子孙永世祭祀的先王,就会特别追上庙号,以视永远立庙祭祀之意。一般来说,庙号并不参照谥法,但是内含褒贬之意。例如太祖、高祖代表开国立业,世祖比喻开疆扩土。至于太宗,一般指继开国皇帝——太祖之后的有德之君,把祖业发扬光大。一般皇帝总说列祖列宗,其中“宗”就是指太宗,可见地位之崇高。

众所周知,朱棣死后,庙号本来是太宗,是嘉靖当上皇帝后才把朱棣庙号太宗改为为“成祖”。因为嘉靖皇帝朱厚熜的帝位来自其堂哥明武宗,而且其父亲并不是皇帝,嘉靖继位后一心想让生父朱祐杬入太庙,来显示自己皇位正统。为了在太庙中可以给自己父亲腾出一个位子来,所以才将明太宗改为了明成祖这样就给全天下之人没有了什么口实。

但天子七庙,即太庙正殿中只能供奉七个皇帝,一般来说,除了开国皇帝(太祖皇帝)不动,剩余六个位置一般按照与在任皇帝亲缘关系来排。若出了三昭三穆(昭为父,子为穆)关系后,即移入偏殿供奉。明朝的太庙有所不同,共供奉九位皇帝依次分别是太宗,仁宗,宣宗,英宗,宪宗,孝宗,武宗。

嘉靖皇帝为了让父亲进入太庙,则必须从原来的九位皇帝中移出一位进入偏殿,如果这样做,大臣们就会反对,因为自己这样做是“大不敬”,而且自己的父亲没有什么建树。这时候嘉靖皇帝灵机一动,将朱棣的庙号从太宗改为成祖,这样自己的父亲也能进太庙,而不用把太庙中的某一位给挪出来了。嘉靖皇帝还找了个理由堵住大臣的口即我太宗当皇祖初定之中,又值建文所坏复兴起之,便是再创一般。今同太祖百世不迁此,乃报崇之正。然称号太宗未免无异于列圣,当以祖字列之,庶见其宜也,此人情之真焉。夫何谓古以祖有功而宗有德,令概以宗尊之,太宗所谓有功者焉可同宗称之,当以祖字别之,庶见其宜也。

就这样嘉靖皇帝的父亲也顺理成章地移入太庙正殿供奉,而自己就出身政通了。嘉靖改朱棣庙号史称明代大礼议,从此以后明成祖与明太祖合称为“明朝二祖”。

不过,以朱棣的文治武功,说他为“祖”也并不为过。

相关参考

历史秘闻 朱棣并非开国皇帝,为何能被称为“祖”

导读:在中国古代,大多数的皇帝去世后都会有庙号,从某方面也能反映该皇帝的功绩。通常来说,只有开国皇帝能用“祖”之庙号,如汉高祖刘邦、唐高祖李渊及明太祖朱元璋等,而其他的皇帝一般只能用“宗”,像唐太宗李

历史秘闻 源于商、复于汉、滥于魏晋、盛于唐宋

庙号是祭祀用的称号,起源于重视祭祀的商朝,不过周朝秦朝都没有沿用,到汉朝才重新启用庙号。在汉初的时候,庙号议定是比较严格的,不是所有皇帝都有庙号,要有功或者有德的皇帝才能有庙号。庙号分两类,祖和宗,祖

历史人物 朱棣用步兵战胜蒙古骑兵,背后有何方法

小编为大家带来朱棣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有网友问:为何只有朱棣能用步兵战胜蒙古骑兵?实际上朱棣靖难之役和北伐的主力也是骑兵。《国榷》成祖“义旗初建,首下大宁,简兀良哈三千骑为奇兵,立三千营

历史人物 朱棣用7字挑衅侄子,朱允炆却用7字化解矛盾

今天本站小编给大家带来朱允炆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说起朱元璋的长子朱标,想必大家都不会陌生。作为朱元璋的嫡长子,他从小就被父亲朱元璋视为掌上明珠,朱元璋聘请当时著名的大学士宋濂

开国扩土之君才称祖,为何康熙帝的庙号也称圣祖

(位于内蒙古多伦的康熙大帝雕像)汉高祖刘邦去世后,形成中原王朝的惯例,新皇帝给去世的皇帝上庙号,有开创之功的为祖,一般就是指开国皇帝。从元朝开始,一个朝代开始有两个祖。元朝定一个是元太祖成吉思汗,另一

开国扩土之君才称祖,为何康熙帝的庙号也称圣祖

(位于内蒙古多伦的康熙大帝雕像)汉高祖刘邦去世后,形成中原王朝的惯例,新皇帝给去世的皇帝上庙号,有开创之功的为祖,一般就是指开国皇帝。从元朝开始,一个朝代开始有两个祖。元朝定一个是元太祖成吉思汗,另一

清朝这3位庙号为“祖”的皇帝,你觉得哪一位实至名归

早在商朝时期,为了供奉去世的国君,就开创了庙号和谥号。庙号并不是随便起的,它彰显了帝王的功绩,非有大功大德者不能拥有,比如汉朝的众多皇帝中,有庙号的人屈指可数,最为人所熟知是汉高祖刘邦,此处的“高祖”

历史秘闻 清朝这3位庙号为“祖”的皇帝,你觉得哪一位实至名归

早在商朝时期,为了供奉去世的国君,就开创了庙号和谥号。庙号并不是随便起的,它彰显了帝王的功绩,非有大功大德者不能拥有,比如汉朝的众多皇帝中,有庙号的人屈指可数,最为人所熟知是汉高祖刘邦,此处的“高祖”

马上天子朱棣

  明成祖朱棣,是明朝的第三个皇帝。他是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第四子,生于元末群雄争锋的年代。元至正二十年(1360)朱棣出生,11岁被封为燕王,17岁迎娶徐达长女,21岁带着金成祖像册金宝就藩北平。40岁

明成祖朱棣竟是变态皇帝活剐三千宫女是真是假

在史学界,朱棣是位有争议的皇帝。他的皇位有违祖制,引起了不少非议。1399年,朱棣打着“清君侧,靖国难”的旗号,打倒他的侄子建文帝朱允炆,江山易主。朱棣自己登上了皇帝的宝座。朱允炆书生气十足,软弱无能。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