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秘闻 朱元璋心狠手辣,惨杀很多功臣,为何唯独放过此人

Posted 功臣

篇首语:学向勤中得,萤窗万卷书。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秘闻 朱元璋心狠手辣,惨杀很多功臣,为何唯独放过此人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秘闻 朱元璋心狠手辣,惨杀很多功臣,为何唯独放过此人

元朝末年,由于朝廷腐败不堪,加上连年天灾,各地先后爆发了起义。放牛娃出身的朱元璋,此时正在皇觉寺当和尚,日子过的也相当凄惨。于是,朱元璋离开了佛门,参加了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这也是他一生非常重要的转折点。

当时有多支起义军,如陈友谅、张士诚等,郭子兴的实力并非最强。在军营中,朱元璋认识了郭子兴的养女马氏,两人逐渐产生了感情,最终走到了一起。经过多年的打拼,朱元璋不仅将元朝统治者赶回了大草原,还击败了其他的竞争对手,建立了大明王朝。

朱元璋之所以能够脱颖而出,从曾经的放牛娃、和尚,一跃成为开国皇帝,不仅与他超强的个人能力有关,而且离不开他人的辅佐,如刘伯温、徐达等人。在明朝众多的开国功臣中,因为功高震主等缘故,大多都被以各种名义所处死。

但是,却有这么一个人,他从一开始就跟着朱元璋打天下,立下了赫赫战功,深得朱元璋的信任。明朝建立后,此人又先后率军平定山西、甘肃等地,功劳与常遇春等人比肩。令人意外的是,朱元璋干掉了那么多功臣,对放过了此人,使他得以善终,这究竟是为何呢?

汤和,字鼎臣,濠州钟离人,明太祖朱元璋的老乡,两人从小关系就很好。因为朱元璋家里穷,汤和多次偷偷地将家中的饭菜端给他吃,这让朱元璋很感动,两人成了铁哥们,几乎无话不谈。长大后,朱元璋的父母及大哥先后病死或饿死,为了活下去,不得不与汤和含泪告别,去了皇觉寺做了和尚,从此两人失去了联系。

公元1352年,朱元璋突然收到了好友汤和的来信,得知他在郭子兴的部队当兵,并说军营中的伙食很好,并邀请他参加郭子兴的义军。经过几分钟的思考,朱元璋做出了人生中最重要的决定,偷偷地离开了寺庙,果断投奔了郭子兴部队。因朱元璋作战勇敢,办事相当灵活,加上铁哥们汤和的推荐,很快就得到郭子兴的赏识,并被调到帅府当差,任命为亲兵九夫长。

机会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而朱元璋正是这种人。不久后,从军营中挑选了徐达、汤和等二十四人离开濠州,对定远发动了进攻。随后,汤和随朱元璋进攻大洪山,攻克滁州,被授为管军总管。又随朱元璋攻取和州。当时诸将大多是朱元璋的同辈,都不肯居于他人之下,汤和比朱元璋大三岁,惟独他认真谨慎地听从指挥,朱元璋为此非常高兴。

公元1356年,汤和率军先后平定了集庆和镇江,晋升为统军元帅。朱元璋称吴王之后,汤和被封为左御史大夫兼太子谕德,招降了方国珍,平定了浙江地区。明朝建立后,汤和又跟随大将军徐达西征及北伐,因功被授予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荣禄大夫、柱国,爵位封为中山侯。

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年),汤和晋封为信国公,每年的俸禄三千石,这也达到了他仕途的顶峰。十年后,汤和对皇帝说道:“臣年事已高,不能再指挥军队驰骋战场了,希望能返回故乡,为将来死去找一片容身之处。”朱元璋非常高兴,立马解除了汤和的兵权,并在中都凤阳给他修建府第,让汤和安度晚年。

洪武二十八年,汤和一病不起,不久后就去世了,终年70岁,被追封东瓯王,谥襄武。很多人认为,朱元璋也曾想过要除掉汤和,但一想到两人曾经的友谊,怎么都下不去手,最终决定放过他。客观来说,如果没有汤和的那封信,朱元璋就不会参加郭子兴的起义军,更不可能成为皇帝,汤和绝对是他的伯乐,这也是朱元璋放过他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相关参考

心狠的朱元璋杀尽了所有的功臣却唯独留下汤和

朱元璋杀功臣这是所有人都知道,而朱元璋的所做所谓也让大家再一次的看到了伴君如伴虎这句话是多么的实在,可是,在朱元璋杀尽功臣之时却独留一人,那人就是汤和,这是为何,朱元璋为何惟独把这个信国公汤和留下来?

心狠的朱元璋杀尽了所有的功臣却唯独留下汤和

朱元璋杀功臣这是所有人都知道,而朱元璋的所做所谓也让大家再一次的看到了伴君如伴虎这句话是多么的实在,可是,在朱元璋杀尽功臣之时却独留一人,那人就是汤和,这是为何,朱元璋为何惟独把这个信国公汤和留下来?

为何独独放过此人 朱元璋几乎屠尽所有的功臣

朱元璋在25岁的时候参加了郭子兴所领导的义军,开始踏上了防抗元朝统治者的道路。郭子兴死后,朱元璋成了郭子兴部义军的首领。从此正式开始自己建立大明王朝之路,1367年命徐达、常遇春以“驱逐胡虏,恢复中华

历史人物 朱元璋几乎杀了所有开国功臣,为什么唯独汤和能够善终

汤和以他独特的政治智慧逃出了魔掌,最终得以安享晚年,死后也受到追封,极尽哀荣,这在朱元璋统治期内,是很罕见的。>大家都知道朱元璋生性猜疑,心狠手辣,开国功臣几乎被老朱诛杀殆尽,即使跟随他出生入死的徐达

历史人物 朱元璋登基后除掉了那么多开国功臣,为何放过了他们三个

说到对待开国功臣,很少有人能做到刘备那样,在称帝之后,大肆的册封功臣和武将,让很多兄弟们都死开国功臣一般没有好的下场,因为他们的功劳太大,又有从龙之功,当权者怕他们谋权篡位,所以他们的下场注定不是太好

朱元璋杀光功臣为何独独放过他?原因让人佩服

朱元璋当了皇帝便大杀功臣,功臣几乎被他杀绝,惟独有个信国公汤和活了下来,其原因何在?伴君如伴虎,这话真不假。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历朝如此,明代尤甚。猜忌刻薄的朱元璋当了皇帝后就大杀功臣,当初和他一起打天

雍正即位后大杀功臣,却唯独放过了胤祥,仅仅是因为兄弟身份

我们都知道,雍正皇帝能在九子夺嫡中胜出,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他的身边有一群值得信赖的亲信大臣,尤其是被称为「”朝坛三巨头”的雍正的舅舅隆科多,边疆大将年羹尧,以及雍正的十三弟胤祥。不过生性多疑的雍

朱元璋杀功臣元老为何唯独他活了70岁善终?

明朝开国元勋中,除了汤和等寥寥几人幸免于难,大多数人都不得善终:徐达发背痈吃蒸鹅而死;常遇春病故早亡,躲过一劫;刘伯温据说被胡惟庸授令毒死;但胡惟庸自己也没有得意多久,不久就被主子以“擅权植党”、“枉

同是功臣,雍正帝为何杀了年羹尧和圈禁隆科多,唯独重用张廷玉

清朝历史上,雍正皇帝一向以冷面皇帝著称。他在与众兄弟的夺权大战中胜出,表面不记仇,给大家一个个升官封赏,却在后期逐一把兄弟势力铲除,甚至连当时协助他登基的功臣也没有放过。历史上对于雍正的记录多是苛刻、

历史人物 朱元璋杀光了几乎所有的功臣,为何唯独忍让胡惟庸七年

公元1368年,刚刚40岁的朱元璋称帝,改国号为大明,定都南京,从此,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大明王朝。>>大明太祖高皇帝朱元璋(1328年—1398年6月24日),字国瑞,濠州钟离人(今安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