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秘闻 博物馆发现一文物,花30元将它买走,现为镇馆之宝,禁止出国展览
Posted 文物
篇首语:愁人苦夜长,志士惜日短。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秘闻 博物馆发现一文物,花30元将它买走,现为镇馆之宝,禁止出国展览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秘闻 博物馆发现一文物,花30元将它买走,现为镇馆之宝,禁止出国展览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一位名叫陈堆的男子,在后院挖出了一件大约15公斤重的金属。第二年的时候,由于陈堆要出远门,就将该金属交给儿子陈湖,让他好好保管。陈湖觉得它体积太大,放在家中也没啥用,就带到废品站给卖掉了。
几年后,一位名叫佟太放的中年人,他当时是宝鸡市博物馆的普通工作人员,在识别文物的眼光上,虽然与那些专家还有很大的差距,但与一般人相比,佟太放也算是半个专业人士。有一天,佟太放带着家中的废品来到收购站,他无意间就看到了那件被陈湖卖掉的金属。
佟太放的第六感告诉他,这绝非只是一件普通的金属,很可能是商周时期的青铜器,就将此事告诉了博物馆馆长。馆长立马让一名青铜器方面的专家,与佟太放一起来到该废品收购站,对此金属进行鉴定。专家就是不一般,一眼就断定这是一件珍贵文物,便以30元的价格,将此金属买走了。
经过考古专家的仔细研究,得知它是一件西周时期的青铜酒器,主要材料有铜、锡和铅等金属成分。后来,此青铜器被命名为“何尊”,且先后被带到各地展出。何尊不仅造型精美,属于青铜器中珍品,最重要的是,在它内部有122字的铭文,里面的“中国”一词,被认为是关于“中国”最早的文字记载。
何尊的铭文内容如下:“唯王初壅,宅于成周。 复禀(逢)王礼福,自(躬亲)天。在四月丙戌,王诰宗小子于京室,曰:昔在尔考公氏,克逨文王,肆文王受兹命。唯武王既克大邑商,则廷告于天,曰:余其宅兹中国,自兹乂民。呜呼!尔有虽小子无识,视于公氏,有勋于天,彻命。敬享哉!唯王恭德裕天,训我不敏。王咸诰。何赐贝卅朋,用作庾公宝尊彝。唯王五祀。”
现如今,何尊被评为国家一级文物,成为宝鸡青铜器博物院的镇馆之宝。另外,由于它的稀有性和珍贵性,被列入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名单。假如不是博物馆工作人员佟太放的无意间的一瞥,这件国宝级文物很可能就会流失,这或许就是冥冥中自有注定吧!
相关参考
农民下地干活,无意间挖出一件文物,现为镇馆之宝,禁止出国展览
公元前1046年,姜子牙辅佐周武王灭商,建立了西周在,它是中国远古社会的鼎盛时期。由于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时间,只能从史书上了解西周的历史文化,这一时期的文物就具有极高的价值,尤其是那些刻有铭文的青铜器
历史秘闻 农民下地干活,无意间挖出一件文物,现为镇馆之宝,禁止出国展览
公元前1046年,姜子牙辅佐周武王灭商,建立了西周在,它是中国远古社会的鼎盛时期。由于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时间,只能从史书上了解西周的历史文化,这一时期的文物就具有极高的价值,尤其是那些刻有铭文的青铜器
开山采石炸出一座古墓,墓中一幅画让专家激动万分,现为镇馆之宝
上世纪八十年代,河南永城市柿园村的一位农民,在附近的山上采石。快到中午的时候,他的肚子已经饿的咕咕叫,准备干完活就回家吃饭。突然间,在刚刚被炸的山坡上出现了一个大窟窿,此人就壮着胆子走近观察,看看里面
在“中国第一状元县”安徽省休宁县的“中国状元博物馆”的珍藏文物中,有一件被称作“镇馆之宝”的孤品文物非常珍罕,它就是金德瑛《状元手书家训》。它是休宁籍状元金德瑛(1701—1762)亲笔手书于清乾隆庚
历史秘闻 隋炀帝墓中发现一块土疙瘩,专家花900天复原,现为无价之宝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隋炀帝杨广(569-618),隋文帝杨坚与文献皇后次子,隋朝第二位皇帝。在位期间开创科举制度,修建隋朝大运河,营建东都、迁都洛阳,对后世颇有影响。然而因他频繁地发动战争,
吴家大院位于安阳市殷墟宫殿遗址和殷墟王陵遗址之间,洹水北岸的历史名村武官村前街。大院始建于明清时期,为中国传统的砖瓦木制建筑结构,共三进九门相照,已有400多年的历史,东西宽30米,南北长约100米,
九龙九凤冠是明朝孝端皇后的凤冠,前有九条金龙,下有八只点翠金凤,与后部的一只相互映衬,富贵无比。它是中国国家博物馆镇馆级别的典藏,2002年就被国家文物局列为首批64件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之一。这顶
唐朝名将留下一石碑,曾被当成农具,如今成了美国菲尔德博物馆镇馆之宝
注:唐仲英(1930-2018),祖籍江苏苏州,美国唐氏工业集团董事长,美国唐氏工业集团创始人,唐仲英基金会董事长,知名慈善家。芝加哥菲尔德博物馆「”唐仲英中国馆”中,有一件八面体石幢形式、高达2米多
九龙九凤冠是明朝孝端皇后的凤冠,前有九条金龙,下有八只点翠金凤,与后部的一只相互映衬,富贵无比。它是中国国家博物馆镇馆级别的典藏,2002年就被国家文物局列为首批64件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之一。这顶
英国人花10万英镑买走中国一件文物,如今成馆藏最有价值的国宝
公元1403年至1424年,前后共22年,史书上称为“永乐盛世”,永乐年间,定都北京、郑和下西洋、编修中国古代类书之冠的《永乐大典》等重大历史事件都发生在这一时期。期间,经济社会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