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历史 关于英国宪章运动的背景
Posted 工人阶级
篇首语:书籍是横渡时间大海的航船。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英国历史 关于英国宪章运动的背景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英国历史 关于英国宪章运动的背景
关于英国宪章运动的背景
关于宪章运动的背景。
随着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矛盾和斗争的深化及在资本主义剥削下的痛苦经历,使工人阶级有了“阶级意识”。这是工人阶级正从“自在”阶级向“自为”阶级的转化。与此同时,工业资产阶级作为资产阶级在工业革命中新产生的阶层,随着经济实力的增长,也要求拥有参政权,不满商业和金融资产阶级对政权的垄断。他们在激进派运动中曾利用无产阶级的力量,在1932年议会改革中达到了目的,之后一脚将工人阶级踢开。无产阶级从《新济贫法》中认清了工业资产阶级的真面目,并与之决裂,走上独立的政治斗争——宪章运动。
工人阶级之发动宪章运动,也是英国工人阶级本身阶级意识提高的结果。
工人阶级自发的阶级意识在工业革命发展过程中,工人阶级逐渐感觉到,大工业的一切生产过程和产品都是他们血汗的结晶,所以意识到自己在生产中的重要性。他们也认识到,像大工业这样的大规模生产,工人靠个人或少数人永远也无法取得掌握大企业所有权的地位,如果想改善自己的地位,真正成为工业生产的主人,只有走联合斗争的道路。但是在政治上,工人们还没有发展到形成自觉的要求和理论。
这时工人阶级的觉悟表现出下列特点:意识到自己在大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性,意识到自己的劳动未能得到相应的报酬;认识到靠个人的努力无法在大工业制度下争得应有的物质改善和社会地位。但在政治上提不出独立的纲领和目的,只好跟着工业资产阶级走。
工人思想中的新因素在工人阶级为争取议会改革而斗争的过程中,有少数工人在斗争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一些新观念。表现在:有的工人认识到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利益不可调和,提出不要与资产阶级建立联盟,而要开展工人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第二个新因素是关于大罢工的思想。一部分工人认识到,工厂是由工人开动并进行生产的,如果工人一齐停止工作,对资产阶级和政府将是很大的威胁。第三个新因素,是一部分工人开始从信任议会依靠议会的思想中解放出来,认为议会也是维护统治的工具。越来越多的工人认为不能再把希望寄托在议会身上,也不能跟着资产阶级只为争取议会选举权而奋斗,而应该找一条工人阶级的独立道路。
以上新因素是工人阶级从自发的斗争中逐步萌发出的自觉意识的表现。
1832—1834年的立法和政治斗争围绕议会改革进行的斗争对英国工人阶级是很好的政治教育,他们在斗争实践中思考并了解到很多问题,有些工人及其领导者,开始试图从理论上来寻找有关现实政治问题的答案。有一部分工人的报刊已发表一种论点,即阶级斗争是社会由资本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必要手段。
1832年议会改革后,由于选举权的扩大,新当选的议员中,辉格派占了多数。当权的统治阶级一心一意为本阶级谋利。虽然新议会在1833年也通过了一些改善工人状况的立法,但在主要问题上,议会仍然对工人采取敌对的态度。这主要表现在它对待工会的态度和它在1834年制订的济贫法上。
1825年颁布了新的结社法后,工会运动蓬勃发展。
1832年议会改革后,工人发现自己在改革运动中受骗了,所以转而把注意力放在发展工人组织上,工会运动发展更快。1834年2月成立了“全国各业统一工会”,公开宣布目的是“要建立一种新秩序,只有社会中真正有用的和有智慧的阶层,才能管理国家事务”。政府立刻进行镇压。有的地方的资产阶级也配合政府迫害工会会员。各地工人纷纷集会抗议。工人们对议会改革后的新政府反工人的真面目认识得更清楚了。
1834年8月议会通过的新济贫法,对刺激工人运动发展也起了很大作用。
旧济贫法使资产阶级每年大约负担700万镑巨款,用以对贫苦无告者施以救济。资产阶级力图改变这种规定。新济贫法规定设立劳动院,领救济金的人必须到劳动院参加劳动才能领取。同时劳动院中的生活水平不能高于院外任何地区。劳动院中的恶劣条件和监狱差不多,工人称之为“穷人的巴士底狱”。新济贫法首先在英国南部和东部的农业地区实行,1837年又推行到北部。因之全国各地爆发了反对新济贫法的骚动。所以新济贫法在大部分地区未能推行下去。
1837年英国又遭到经济危机袭击,工人阶级生活状况恶化,不满情绪增长。工人们要求新的议会改革,反对新济贫法。要求10小时工作制,争取工会权利、出版自由等。政治斗争形势迫切需要把全国工人的运动统一起来,并制订出各方面都同意的统一纲领。同时,工人已认识到,当地主资产阶级控制国家政权的时候,他们的要求是无法达到的。工人必须夺取国家政权才能够争取工人的解放。
这样就产生了宪章运动。
相关参考
英国宪章运动19世纪30年代,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社会日益分裂成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阶级。富有的资产阶级掌握了国家政权,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他们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而广大的无产阶级深受资产阶级的剥削
宪章运动THEUNITEDKINGDOM时间●19世纪30年代~50年代人物●洛维特●文森特在1838年的秋天,英国北部城市博尔顿正举行着一次规模浩大的火炬游行。游行队伍足有四五万人,这些人脸上汗渍斑
运动英国
英国宪章运动从表面上看来绝对是失败的,但事实并非如此,这场运动虽然在当时没能取得一些成果,但它在后来深刻地影响这英国的历史,工人提出的很多诉求后来都得到了英国政府的认可。这场运动在经过20多年的斗
在19世纪的时候,英国成为了“世界工厂”,因为在这个时候,英国非常注重发展工业,并且英国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完成工业革命的国家。这也是宪章运动发生的客观原因,那么,宪章运动时间是什么时候呢?英国虽然得到了
英国宪章运动和以往的运动有很大的不同,这场运动之所以能够在世界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也是因此它的这些特征。宪章运动的持续时间非常长,前前后后,出现过3次高潮。那么,英国宪章运动的特点有哪些?这场运动
西元1215年,英国的一些贵族和主教同英国国王签订了一个协议,史称《大宪章》。这个《大宪章》在西方前史上具有很重要的位置,许多西方前史书都以适当的篇幅描绘这个法令文件。确实,关于西方前
英国宪章运动之所以叫做宪章运动是因为在这场运动中有一个标志性的、纲领性的文件,它就是1837年6月威廉洛维斯拟定的《人民宪章》。工人阶级在《人民宪章》中集中阐述了他们的要求,这份文件也被多次呈交给
世界近代史··宪章运动英国工人阶级为争取实现《人民宪章》的革命运动。1836年伦敦工人协会成立,并制定了一个政治纲领,称为《人民宪章》,其中心内容是要求普选权,使工人有机会参与国家管理。运动迅速遍及全
1900年英国工党成立从19世纪80年代初起,英国工人运动走出了宪章运动失败后的暂时性低潮,社会主义运动逐渐复苏,在先进工人中间开始出现成立独立工人政党的尝试。20世纪初工人的贫困化程度加剧,推动了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