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魏忠贤是被明朝哪位皇帝所诛?
Posted 宦官
篇首语:精神的浩瀚,想象的活跃,心灵的勤奋,就是天才。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高中历史 魏忠贤是被明朝哪位皇帝所诛?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高中历史 魏忠贤是被明朝哪位皇帝所诛?
魏忠贤是被明朝哪位皇帝所诛?
答案:崇祯皇帝
明思宗朱由检(1610——1644),明光宗第五子,明熹宗异母弟,明第十六位皇帝,母为淑女刘氏,年号崇祯。于1622(天启二年)年被册封为信王。明熹宗于公元1627年8月病故后,由于没有子嗣,他受遗命于同月丁巳日继承皇位。次年改年号“崇祯”。1627——1644在位,在位17年,李自成军攻破北京后于煤山(景山)自缢身亡,终年35岁,葬于思陵。
魏忠贤是被明朝崇祯帝即明思宗朱由检诛杀的,崇祯帝是明朝的最后一位皇帝,初登基时期颇为励精图治,试图成为明皇朝的中兴之主,魏忠贤就是这个时期被他咔嚓掉的。不过崇祯帝个人性格多疑,滥杀大臣,他的清廉和励精图治也不能由始而终,最后还是亡国了。
公元1644年,崇祯皇帝在赴景山上吊自杀,死前他干了一件令人惊诧的事情——收葬魏忠贤遗骸,厚葬于香山碧云寺。将死之人,为什么还要干这样一件看起来没用且自打耳光的事?我们知道,崇祯在天启七年继位,八月底登基的他,仅仅过了两个月,就开始对皇兄信任的大太监魏忠贤下手了。撤销魏忠贤宫内外一切职务,发配到凤阳祖陵司香,不久,又下令对魏忠贤由发配改为抓捕,锦衣卫派员对魏忠贤严加押送,对跟随的余党,立即擒拿。据说发配途中的魏忠贤得知此讯时,正在一家客栈听小曲, 逮捕令加上凄凉小曲,使魏忠贤万念俱灰。次日凌晨,魏忠贤在住所上吊自杀。随后崇祯皇帝开始讨伐阉党,对乱政太监开始大规模清算。
他下令召回诸边镇的镇守中官,使宦官不能再拥有兵权。即位之初的崇祯帝,对宦官深具戒心,禁令不断。下令宦官非奉命不得出宫门,让宦官失去交接外廷的机会。但是十七年后,崇祯皇帝又干了厚葬魏忠贤这等令人捉摸不透的事。有一种说法,是崇祯之所以这么做,是在四面楚歌之际,听了随从太监曹化淳说了这样一句话——“忠贤若在,时事必不至此”。显然,在太监们心目中,魏忠贤比东林人那帮大臣更能干、更实用。那么,崇祯是不是最后也是如此默认呢?可以肯定的一点是,崇祯执政十七年,最大的变化,是对宦官的态度的转变,在执政之初,他杀魏忠贤,体现了对宦官极度厌恶心态,而在执政中后期,他对宦官的态度又好转起来,回到了皇兄天启皇帝当初的怪圈,重新起用太监。
这位痛恨宦官的皇帝,下令免去那些在天启朝被逮捕处死的阉党官员的“赃款”,释放他们的家属。 京畿卫戍之权、监督军队之权,统统交付宦官。从讨厌到依赖。这是为什么呢?不能排除,是大臣无能与无忠,令其皇帝失望。其次,只有太监,对皇帝亦步亦趋、言听计从。崇祯皇帝或许感到,大臣们离心离德,还是身边的奴才太监最听话、值得信任。在李自成大兵压境的危急时刻,崇祯在生命最后时刻做了深刻反思,继位当初,铲除魏忠贤阉党后,他重新起用了倡导儒家思想的东林党人及复社人,但是这些人在国内动荡、边关危急的存亡之际,擅长空谈、治国乏术。懦弱、酸腐和无能令其大失所望。而洪承畴等能臣,又在关键时刻,投敌变节,令信任他的皇帝颜面扫地。
崇祯帝朱由检临死前,写下一段著名的遗言:朕凉德藐躬,上干天咎,然皆诸臣误朕。显然,这位亡国之君把亡国之责算在了外廷下大臣头上,而没有指责内廷的太监。而他信任的太监,在国家危亡时的表现又如何呢?史书记载,这批宦官“挟势恣肆”,掣肘将领,侵蚀军饷,避敌殃民,谎报军情,冒功请赏……无所不用其极。崇祯最后时期让他们守城。结果李自成进京时一声炮响,这支庞大的不男不女的特种武装,立即作鸟兽散。
相关参考
人物生平自阉入宫魏忠贤少时家境贫穷,混迹于街头,不识字,但却懂得射箭与骑马,喜欢赌博,迷恋酒色,魏忠贤经常和一群恶少年赌博,有次,他赌博大输后感到很苦恼,便恨而自宫,改姓名叫李进忠,因早与宫中太监熟识
人物生平自阉入宫魏忠贤少时家境贫穷,混迹于街头,不识字,但却懂得射箭与骑马,喜欢赌博,迷恋酒色,魏忠贤经常和一群恶少年赌博,有次,他赌博大输后感到很苦恼,便恨而自宫,改姓名叫李进忠,因早与宫中太监熟识
本站网:小编整理了一些关于“明朝太监魏忠贤,崇祯皇帝除掉他竟断送了大明江山”的详细内容,方便你详细了解!提到魏忠贤我想应该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历史人物(小孩和文盲除外),魏忠贤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著名的大
崇祯皇帝为什么秘密收葬魏忠贤的遗骸 死前被公布罪状、发配凤阳,死后被碎尸万段、悬首示众,崇祯上台后对魏忠贤的这一系列处置,在给当时的黑暗政坛带来些许新鲜空气的同时,也让他赢得了圣明之君的欢呼颂扬。然
明朝宦官魏忠贤刘瑾谁更厉害? 正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不能这么比。而且你把严嵩摆在刘瑾、魏忠贤这俩太监里边,您让严阁老情何以堪呐。。。以上纯属搞笑。如果单说权势的话,应该是魏忠贤吧。明熹宗天启皇帝朱由
公元1644年,崇祯皇帝在赴景山上吊自杀,死前他干了一件令人惊诧的事情――收葬魏忠贤遗骸,厚葬于香山碧云寺。将死之人,为什么还要干这样一件看起来没用且自打耳光的事?我们知道,崇祯在天启七年继位,八月底
说到明朝的太监,最著名的应该就是那位在明熹宗时期,出任司礼秉笔太监,在当时被称为”九千九百岁“的大太监魏忠贤了!魏忠贤,字完吾,出生于公元1568年,去世于公元1627年,明朝末期宦官。魏忠贤原名
魏忠贤权倾一朝天启初年,后金接连打败明军,朝廷震动。明熹宗不去整顿内政国防,却听从魏忠贤的胡言,挑选太监和宫女在宫内操练取乐。整个过程如同儿戏,皇帝常兴致勃勃地亲临观看。时人诗曰:“天子宫中肄六韬,红
明朝是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人建立的王朝,作为开国皇帝的朱元璋能力不可小觑。从乞丐,一直走到明朝开国皇帝的位置,朱元璋的能力毋庸置疑。朱元璋在位期间,朱元璋创造了洪武之治,可以说这是明朝第一个盛世,让明朝
明朝第十五位皇帝:明熹宗朱由校(1605年-1627年),明朝第十五位皇帝,明光宗朱常洛长子,光宗在位仅29天因红丸案而暴毙,朱由校经过移宫案风波,为群臣拥立继位。因其父不得祖父明神宗的宠爱,他自幼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