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死后刘禅为何要杀死出谋划策的李邈

Posted 大臣

篇首语:一锹挖不成水井,一天盖不成罗马城。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诸葛亮死后刘禅为何要杀死出谋划策的李邈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诸葛亮死后刘禅为何要杀死出谋划策的李邈

2、刘备死后诸葛亮为何与东吴修好

诸葛亮死后刘禅为何要杀死出谋划策的李邈

导读:

诸葛亮死后,在成都宫廷发生了一件血腥的杀人事件,原因是拍马屁拍出了杀身之祸!受到排挤打压的益州籍官员李邈,对为诸葛亮举行十分菲薄的哀礼尚不同意,找机会对刘禅说道:“西汉时候的吕禄、霍禹,未必就有谋反之心;文帝、宣帝也不是嗜杀大臣的君主。

前者(指吕后侄儿吕禄)谋反后者(指霍光儿子霍禹)被杀的原因,都是大臣畏惧皇帝的威逼,皇帝畏惧大臣的胁迫,这才发生了惨痛的血腥事件。诸葛亮仗着手中兵权,狼顾虎视,您被孤立软禁着,我常担心您的安危。今天诸葛亮已死,刘姓宗庙社稷才得以保全,那场名为‘北伐’,实际把国家拖进灾难的西边战事终于结束。无论是在内在外,大小都是件值得庆祝的喜事。”李邈所言,代表了相当一批西蜀官员的认识,也点到刘禅的心痛之处,从侧面验证了诸葛亮取代刘禅的意图。李邈的意图十分清楚,是要刘禅乘机发动宫廷政变,将荆州籍一网打尽,夺回已经失去九年的权力。孰料刘禅听后勃然大怒,遂将李邈处以死刑。

后世将此看成刘禅对诸葛亮“深厚的感激之情”和对其身后名誉的维护,这是大错特错的。春江水暖鸭先知,长期处在西蜀政权派系倾轧漩涡之中的益州籍李邈,之所以产生这种认识,当然有长期观察积累的依据,他没有胆量颠倒黑白,也不敢胡乱猜测,此其一。李邈为刘禅出谋划策,是维护刘禅的切身利益,此其二。这个建议是在背地里说的,并没有第五只耳朵,荆州籍蒋琬等不可能听到,此其三。

刘禅不采纳也就罢了,至少也应该心怀感激,然而李邈拍马屁拍在了马蹄上,竟因此身首异处!被杀的理由何在?

原因无他,李邈太没有眼色,看不清形势,不懂谋略!诸葛亮虽死,羽毛丰满的荆州籍帮派体系依然完整地存在,其头面人物蒋琬、杨仪、费t、姜维等还牢固地把持了西蜀的军政大权,刘禅被架空软禁的处境并没有丝毫变化。因了丧事,蒋琬等会更加多疑更加警惕,稍有不慎,刘禅傀儡帝位以至于生命都难保无虞。当此十分敏感的非常时期,岂可以轻举妄动,徒然刺激荆州籍帮派?另一方面,诸葛亮执政九年,权倾朝野,三个籍别的官员莫不臣服,在他们眼中,只知有丞相,哪里还有他这个挂名皇帝!李邈虽是益州籍,谁能保证他不是蒋琬派来的密探?与其被李邈出卖,莫如先将他杀掉;假如真的杀错了,不过是宁教我负天下人,莫叫天下人负我的西蜀版。这不是曹操的专利,历朝历代的宫廷斗争中,都是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如果李邈是蒋琬派来的密探,杀了他不仅解恨,还能够借此迷惑蒋琬。这正是刘禅的聪明之处,更可以见到刘禅的工于心计,他的韬光养晦已经涵养到大智若愚、不留痕迹的地步。

试想一下,假如刘禅采纳了李邈意见,将兴高采烈挂在脸上,不举行祭奠诸葛亮仪式行不?不行。不祭奠只能引起荆州籍核心人物的警惕,这是在倒持干戈,授人以柄!身处软禁之中的刘禅,只会加速自己的灭亡。甚或,听从李邈的暗示,像汉文帝铲除吕禄、吕产,像汉宣帝铲除霍光儿子霍禹那样,匆匆对蒋琬、费t、杨仪、姜维等荆州集团核心人物下手,能成功吗?军政大权全部在荆州籍手中,就连皇宫都被荆州籍控制,唐突地贸然下手无疑是找死!再退一步说,既不听从也不杀李邈又如何?刘禅担心被出卖。一旦李邈真的投靠了荆州籍,是蒋琬等派来的密探,那么自己就是死路一条。即令杀错了,对李邈来说,不过只有这一次,历史上这一类事件多如牛毛,舍车保帅嘛,该做出牺牲――好聪明的不露声色!

刘备死后诸葛亮为何与东吴修好

原本,在刘备还在世的时候,在上一年的十月已经和吴国签订了和约,至此不过是一年的时间,蜀国的实际掌权者,诸葛亮,为什么要让刘禅派人和东吴人重新签订和约呢?

刘备死后,刘禅继位成为蜀汉国的皇帝,同时将年号改为建兴元年(公元223)。在完成了登基、册封皇后等一系列程序性的事项以后,他又派出使者前往吴国,以巩固两国的友好关系。孙权也遣使回访,以表明两国的亲善友好。所有人都知道,刘禅这个皇帝只是一个牌位,蜀汉国实际掌握权力的是诸葛亮。刘备把刘禅托付给诸葛亮,还让刘禅像对待父亲一样对待他,刘禅也是“事无巨细,咸决于亮”。《三国志》也是在《后主传》和《诸葛亮传》当中同时记载了这件事情。

这是政权更替必须要走的程序

>

封建社会,皇帝死了要由他的儿子来继承,不管他的这个儿子是个英才还是一个窝囊废,都必须如此,这就是所谓的“父死子继、兄终弟及”的宗法制度。但有一个问题,老子的那个位子儿子可以继承,老子的政策和所用的人儿子不一定一成不变全部“继承”过来。尽管嘴上说得是所有的都不能改变,但实际上一成不变的事情是少有的,这就是为什么会出现“一朝天子一朝臣”的现象。所以说,当一国换了国君,新的国君上任,有些事情是需要重新确认一下的,以便表明新国君的政策动向。按理说,这种国与国之间的事情应该是国君行为,但蜀国情况特殊,权力都在诸葛亮手中。

所以,除了以刘禅的名义,还要有诸葛亮的态度。正因为如此,以上两传才都记载了这件事情。这也是诸葛亮这个新执政需要重新确认的事情,也是让吴国人明白,蜀国人的这一决策没有变。当然,这儿说的是确认,是因为刘备在世时就已经建立了这种关系,诸葛亮只是表明一下态度而已。

>

这是诸葛亮给蜀国定的国策之一

诸葛亮的隆中对中曾有设想,要想夺取中原恢复汉室,要在刘备取得西川后,兵分两路,一路出秦川,一路出宛洛。关羽丢了荆州以后,宛洛这一路显然是走不通了,诸葛亮就是对这一战略思路的调整。本来,刘备是想继续走这一路的,所以他才会不顾大多数人的反对,执意要东征伐吴。诸葛亮虽然没有公开表示反对,但他是反对派却是毫无疑问。伐吴失败后,诸葛亮有句话说:“法孝直如果在世,一定能劝阻主上,使他放弃东征的决定。”刘备一死,诸葛亮彻底放弃了宛洛一路,专心致志地北出秦川。但是,率军北伐首先要解除后顾之忧,这个“忧”就是平定南方和和好东吴。纵观诸葛亮执政时期,东部始终都没有战事发生。当诸葛亮放弃了东线以后,荆州地区虽然还是有战事发生,有时候打得还很热闹,但那只是在魏、吴两国之间进行,并不干蜀国什么事。即便是在诸葛亮死后,他的继任者也没有和东吴发生大的战事,这就说明,这项政策已经成为蜀汉国的上下共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相关参考

诸葛亮死后后主刘禅为何能当30年皇帝

诸葛亮去世后,刘禅仍能继续领导蜀国30年,休养生息,无为而治。就单凭能让皇权维持这么长时间而又没出什么大乱子这一点看,刘禅并非如史评那么昏庸。刘禅,小名阿斗,是三国时期刘备的长子。公元223年刘备病故

为何诸葛亮死后,刘禅还能坚持近30年

众所周知,在世人眼里,诸葛亮是一代明相,刘禅是一个“扶不起的阿斗”,因此诸葛亮之所以不能一统天下,创造辉煌,主要是因为刘禅的昏庸无能。关于这一点,在《三国演义》中表现的淋漓尽致。司马懿在五丈原拖死诸葛

诸葛亮死后刘禅为何还能再当30年皇帝

诸葛亮去世后,刘禅仍能继续领导蜀国30年,休养生息,无为而治。就单凭能让皇权维持这么长时间而又没出什么大乱子这一点看,刘禅并非如史评那么昏庸。历来对史事都存在不同看法,这本是正常现象。比如近日有学者称

在刘备死后诸葛亮为何同东吴重签和约

刘备兵败吴国之后,白帝城托孤。诸葛亮也谨遵先帝遗愿辅佐刘禅。按理说,关羽、刘备之死都和东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诸葛亮对吴国应该怀有深仇大恨才对,然而不久之后,诸葛亮为何又同吴国签订和约?刘备死后,刘禅

诸葛亮死后,刘禅做了两件事,原来这个 ”阿斗”一点都不蠢

「”扶不起的阿斗”应该说是刘禅在历史上最为著名的形象了,再加上一个「”乐不思蜀”的典故,一直被人嘲笑到了今天,似乎一代枭雄刘备的儿子要比曹操、孙坚这些同时代英雄的后代差远了。但是,摒弃戏文、评书、小说

诸葛亮死后,刘禅做了两件事,原来这个 ”阿斗”一点都不蠢

「”扶不起的阿斗”应该说是刘禅在历史上最为著名的形象了,再加上一个「”乐不思蜀”的典故,一直被人嘲笑到了今天,似乎一代枭雄刘备的儿子要比曹操、孙坚这些同时代英雄的后代差远了。但是,摒弃戏文、评书、小说

蜀汉丞相诸葛亮为何要猛拍刘禅的马屁

诸葛亮应该算是历代封建帝王非常推崇的一个人物。一是因为诸葛亮这人比较愚忠,基本不可能造反,很符合封建统治者的胃口;二是诸葛亮确实有过人之才。比如说,他绝对称得上是一流的政治家、经济学家、不错的军事家、

诸葛亮迟迟不肯还权给刘禅的真正原因

刘备要出兵攻打孙吴时,精神状态很差。孙权听说他要来攻打自己,就遣书请和。刘备大怒,坚决不同意。正当他要出师时,传来他另一个好哥们儿张飞被部下杀死的消息,他伤心得死去活来。这更加坚定了他讨伐孙吴的决心。

爛泥扶不上牆的劉禪,怒殺李邈,做出他一生中最正確的選擇

在三國那個紛亂的年代,英雄輩出、戰將如雲、謀士成堆。當然,林子大了什麽鳥都有,有忠臣,有叛臣,還有屑小之輩。俗話說,人不作不會死。那麽你要是經常瞎做呢?保不準那天就把吃飯的家夥做沒了。三國時期蜀漢的李

诸葛亮为何临死前还要遗计马岱杀死魏延

每每看点评三国的文章,当提到三国里谁死得最冤的时候,四大叔魏延(为什么叫魏延四大叔呢?额,估计得是八零后以上年纪的朋友才知道,哈哈)都排第一,为什么呢?四大叔可是五虎将死后,蜀汉的第一将啊,也就是和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