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秘闻 为何八一起义要选择南昌

Posted 铁路

篇首语: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秘闻 为何八一起义要选择南昌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秘闻 为何八一起义要选择南昌

1927年7月下旬,一个叫陈勉哉的人坐火车从九江到南昌。他在火车上看到了很多军人,感到非常诧异。他不知道,就在这些天,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数万大军通过铁路向南昌汇集,震惊中外的南昌起义即将打响。在这场起义中,铁路以其运能大、速度快的优势,帮助起义军队调兵遣将、运输辎重,为南昌起义的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 选择南昌:起义前便于调兵,起义后利于防守 1927年,中共中央决定举行武装起义。起义主力是贺龙领导的第二十军、叶挺领导的第十一军第二十四师和驻马回岭的第四军第二十五师。这些部队均驻扎在九江附近。 军队都在九江,为什么不在九江起义,反而舍近求远到南昌呢? 当时的地理和交通条件是一大原因。九江是长江的重要港口,交通极为发达,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长江沿岸云集着众多国民党军队,如果在九江发动起义,很容易被敌人循江来袭。 与九江相比,南昌的交通条件更为有利。南昌距离九江约130公里,两地之间的主要交通要道是南浔铁路。南浔铁路(南昌到九江)是江西一条商办铁路,1907年开工兴建,1916年竣工通车,全长128公里。根据1928年的行车时刻表,全程运行时间为5小时27分。 通过南浔铁路,在起义的准备阶段,起义军可以调运部队、运输辎重,方便迅速。更重要的是,当时南浔铁路在南昌的终点是昌北的牛行车站,与南昌城之间还隔着一道赣江。起义以后,如果敌人沿铁路来进攻,起义军还可以借赣江的阻隔来组织防守。 起义前便于调兵遣将,起义后利于组织防守,这样的地理条件简直是天造地设。于是,在7月下旬的几天时间里,出现了中国起义史上罕见的一幕:大批起义军队和核心领导离开驻扎地九江,乘坐火车前往南昌。新的一页即将掀开。 铁路助力:起义军汇聚南昌 最先到来的是朱德。有些资料记载,朱德在南昌起义时担任的职务是南昌公安局长、警备(卫戍)司令等。实际上,早在6月,朱德已被江西军阀朱培德以“礼送共产党出境”名义逐出了南昌。此时的他人在武汉,没有任何职务。7月21日,受中共中央指派,朱德从武汉经九江,乘南浔铁路抵达南昌,为起义做前期准备。 7月26日前后,叶挺率领二十四师、贺龙部二十军共一万多人陆续经南浔线开进南昌,粟裕、萧克、周逸群等人也在这两支部队里。叶挺和贺龙大军前往南昌途中,还诞生了一段佳话。当时敌人获悉大军调动的消息,炸毁了涂家埠山下的大铁桥,导致起义部队辎重车马无法通过。南浔铁路沿线铁路工人经过北伐战争的洗礼,很多人都倾向共产党。他们听说叶挺、贺龙的部队要过桥,立即组织起了100多名工人连夜抢修了铁桥,使部队及时抵达南昌。 7月27日,周恩来、李立三、彭湃和陈赓等人乘火车抵达南昌。周恩来、李立三、彭湃是南昌起义前敌委员会委员(另一人为恽代英),他们都是起义的核心领导。 7月30日,张国焘同恽代英到达南昌。据张国焘回忆录记载,这次行程并不算顺利:“我为了等候火车,在九江停留了两天,直到二十九日才和恽代英结伴前往南昌。当时落后的南浔铁路显得破烂不堪,而且军运繁忙。少得可怜的车辆都被军队占用了,没有客货车经常开行,又没有其他交通工具可资利用,只有耐着性子,等候火车。”张国焘对南昌起义信心不大,起初他反对南昌起义。后来开会,按少数服从多数原则,被迫同意起义。但是由于他的阻挠,起义日期推迟两天。31日,起义前夕,又赶来了两位著名人物—吴玉章和刘伯承。他们乘坐当天从九江驶出的最后一班火车,当夜抵达南昌。刘伯承后来任起义军总参谋长。 8月1日凌晨,南昌起义打响,并很快胜利占领南昌城。8月2日,南昌起义的第三支主力,聂荣臻、周士第率领的第四军第二十五师3000多人也赶到南昌,一起到来的还有林彪和许光达。 第四军第二十五师是一支深受共产党影响的队伍,很多军官都是共产党员,他们当时驻扎在南浔铁路的重要据点—马回岭车站。周恩来从九江出发前,曾经交代聂荣臻两大任务:一是设法将第二十五师拉到南昌,参加起义;二是负责接应以后从九江到南昌的部队和零星人员。周恩来还特别叮嘱聂荣臻:“部队的行动,一定不能离开南浔铁路。” 由于当时具体的起义日期还未确定,部队也没有电台,南昌起义开始后,怎么联系呢?周恩来与聂荣臻约定,一旦南昌起义打响,立即放一列空火车回马回岭。火车一到,二十五师立即兵发南昌。8月1日下午,一列从南昌发来的火车缓缓驶进马回岭。聂荣臻知道,南昌行动了,他立即率领部队出发。到德安时铁路已经不通,于是他们步行赶往南昌,抵达时已是第二天拂晓。 8月3日下午,在九江的第二方面军总指挥部政治部主任郭沫若听说了起义的消息,立即决定前往南昌。当时火车已经不通,郭沫若乘坐一辆手摇车沿南浔线向南昌前进。手摇车是一种靠人力摇动在铁轨上行进的木板车(冯小刚的电影《1942》里出现过)。这种车速度很慢,郭沫若次日傍晚才抵达南昌。郭沫若后来担任了起义军总政治部主任。 参加了南昌起义的还有陈毅。他8月4日才知道南昌起义的消息。当天晚上,他连夜从九江赶往南昌。据陈毅回忆文章中记载,他们当时从九江出发,步行一夜,才走了三四十里,天亮后又走了约六十公里。这时候,他们遇到一个棘手的问题—不认识路。经过一番打听,老乡告诉陈毅,可以从姑塘坐船经鄱阳湖到南昌。经过一番曲折,陈毅到了南昌已经是6日晚上,整整走了两天两夜。当时起义部队早已离开南昌南下,陈毅又奋起直追,终于在10日追上了大部队。 铁路改变了战争 可以看到,正是由于有了铁路,起义军才得以迅速地调兵遣将、运输辎重,实现了“跨地起义”的奇迹。 铁路的出现深刻改变了战争。早在1870年的普法战争中,普鲁士就利用国内发达的铁路网运输军队,战胜了铁路相对不发达的法国。在中国,铁路在战争中的重要作用也早已显现,从军阀混战、北伐战争,到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很多战役都是围绕着铁路来打的。北伐战争中,由于军阀孙传芳控制着南浔铁路,南昌久攻不下。后来,北伐军总结经验,开始集中兵力,占领铁路沿线,孙传芳孤立无援,终于失败。 八一南昌起义的成功,很重要的一点,在于起义军实际控制了大部分铁路。不久之后的秋收起义,起义军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破坏敌人的铁路。无论是利用还是破坏,都充分证明了铁路对于现代战争的重要影响。(中国铁道博物馆馆员李子明)

相关参考

南昌八一起义中的解放军将领们

  一九二七年八月一日的南昌起义,开创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历史。都有哪些将帅参加了这次震惊中外的武装暴动,让我们一起看看吧。data-filtered="filtered"周恩来  周恩来,中共南昌

南昌起义的历史地位

八一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竖起了一面鲜红的革命武装斗争旗帜,成为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八一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创建新型人民军队的重要开端,“南昌首义诞新军,喜庆

党的重大历史事件及会议

一、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有哪些重大事件1、南昌起义。八一南昌起义常简称南昌起义或者八一起义,指在1927年8月1日中共联合国民党左派,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揭开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

关于中国革命历史的故事有哪些

1、南昌起义八一南昌起义常简称南昌起义或者八一起义,指在1927年8月1日中共联合国民党左派,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揭开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序幕。1927年8月1

为何周恩来要删除歌舞剧《东方红》南昌起义的内容

核心提示:但撰稿人记得,在写《东方红》大纲第一稿时,南昌起义是完整的一场戏,但在周总理的坚持下删掉了。周总理为什么要删掉这场戏?他说,如果要写,不能单纯地歌颂他,要写他的失败。《东方红》资料图本文摘自

江西南昌有什么特色

南昌城是八一军旗升起的地方,又名英雄城,如八一起义纪念馆都是有历史教育意义的。南昌的各条街道的名字都是根据历史名人所取,如中山路,船山路,渊明路,阳明路等等,如果细细考究,是蛮有意思的。谈起旅游文化,

南昌起义为何以国民党的名义

“八一”南昌起义是中共党史、军史上最为重大的事件之一,它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但是,这场由共产党领导的,针对中国国民党的反共政策而发起的武装起义,最初扯起来的大旗上,却是国民党的标志。>

她们是我军第一批巾帼女兵,参加了南昌起义,其中一人救出了陈赓

1927年8月1日,由周恩来、朱德、贺龙、聂荣臻等人领导的南昌起义爆发了,这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起义对付国民党反派的开始,当时起义军称国民革命军第2方面军,全军共2.3万余人。一提及八一南昌起义,

历史秘闻 她们是我军第一批巾帼女兵,参加了南昌起义,其中一人救出了陈赓

1927年8月1日,由周恩来、朱德、贺龙、聂荣臻等人领导的南昌起义爆发了,这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起义对付国民党反派的开始,当时起义军称国民革命军第2方面军,全军共2.3万余人。一提及八一南昌起义,

八一建军节的由来

八一建军节由来60字、80字、200字、300字、600字、800字、1000字等9片篇。八一建军节由来60字1927年8月1日,起义军占领了国民党驻守的南昌城,打响了解放新中国的第一枪。当天,成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