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八一起义中的解放军将领们

Posted 周恩来

篇首语:无论你有多少知识,假如不用便是一无所知。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南昌八一起义中的解放军将领们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南昌八一起义中的解放军将领们

  一九二七年八月一日的南昌起义,开创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历史。都有哪些将帅参加了这次震惊中外的武装暴动,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data-filtered="filtered" 周恩来

  周恩来,中共南昌起义前敌委员会书记、总负责人。

  1927年7月20日,谭平山、李立山、恽代英、邓中夏、叶挺等同聂荣臻一起在九江举行会议。这个会议形成一个初步意见:“我党能控制的武装力量,在军事上要赶快集中南昌,贺龙的第二十军与我们达成一致,实行在南昌暴动,解决三、六、九军在南昌之武装;在政治上反对武汉、南京两政府,建立新的政府来号召。”

  中共中央常委和国际代表立刻表示同意九江谈话会的意见。7月24日,国际代表罗米那兹、加伦,张国焘,周恩来在武汉举行会议,会议决定在南昌举行起义。起义后部队的行动方向是立即南下,占领广东,取得海口,以取得国际援助,再举行第二次北伐。

  7月26日,周恩来在陈赓的陪同下赶到九江,向在九江的与会人员报告了中央的意见。7月27日,前敌委在江西大旅社成立;前敌委由周恩来、李立三、恽代英、彭湃四人组成,会议决定30日晚举行起义。

  7月29日上午,中央代表张国焘接连发来二封密电:暴动宜慎重,无论如何要等他到后再决定。7月30日早晨,张国焘到了南昌。前委立即在江西大旅社召开紧急会议。张国焘在会议上提出,起义如果有成功的把握,可以举行,否则不可动。应该征得张发奎的同意,否则不可动。

  没等到张国焘的话落音,年轻气盛的李立三哈哈大笑:“万事俱备,一切都准备好了,哪里还需要讨论?按照原计划,起义!”

  张国焘一听发了火,把手中的纸片往桌上一摔,说:“这是加仑将军的意见,共产国际的电报能不执行?”

  “混帐!混帐!”一听说是共产国际的意见,谭平山骂了起来,“共产国际怎么能出尔反尔!”

  恽代英也表示很愤怒:“现在,南昌暴动一切都准备好了,忽然又来了什么国际指示,阻止我们的行动。我是誓死反对的,如果你再动摇人心,就打倒你!”

  叶挺缓缓站起身来,说:“将与张发奎的分裂行动推迟一些时间,也许是好的,但是眼下的实际情况是不干不行了,只有义无反顾地干下去!”

  周恩来见大家情绪激动,也忍不住拍了桌子(据二十年后回忆,这是他平生唯一的一次):“国际代表及中央给我的任务是叫我来主持这个运动,现在给你的命令又如此,我不能负责了,我即刻回汉口去吧。”

  因为张国焘是中央代表,不能用多数来决定。这样激烈的争论就不断继续。休会期间,谭平山因十分气愤,他找到周恩来,主张把张国焘绑起来,被周恩来严厉制止:“张国焘是党中央的代表,怎么能绑呢?”

  7月31日上午,会议继续。周恩来斩钉截铁地说:“还是干,我周恩来对此负责!”

  起义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张国焘再也无法阻挠起义,只得表示同意。

  八月一日的南昌城凌晨,一声枪响划破了长夜静寂。在枪声、炮声、喊杀声、欢呼声中,起义军鲜艳的红旗在南昌城头猎猎招展,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此有了自己的武装!

data-filtered="filtered" 贺龙

  贺龙,南昌起义行动总指挥。

  1927年7月23日,贺龙率领他的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军奉命“东征讨蒋”来到九江。在这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谭平山十找他谈话:我党决定在南昌举行暴动,希望你率领二十军和我们一致行动!贺龙激动地表示:“平山同志,我贺龙感谢党中央对我的信任,也感谢你把这样重大的机密告诉我!我只有一句话,赞成!我完全听从共产党的指示。”

  贺龙军长到了九江,汪精卫的一些说客也来拉拢贺龙,不想遭到贺龙的快语抢白:“我贺龙奉劝两兄一句,我们这些玩枪杆子的,斗不过那些善于变脸的政客。哪一天人头落地,恐怕还不晓得是怎么落的呢!何必不趁着手里有枪,为中国办些好事,也不枉在生在世一场嘛!”

  接着,第二十军的上司、第二方面军的总指挥张发奎从庐山发来电报,命令贺龙、叶挺上山“开会”。就在此时,第二方面军第四军参谋长下山送来密电:张发奎要开会是假、剥夺贺龙、叶挺的兵权是真!

  7月27日,第二十军全部集中南昌。次日,周恩来向贺龙讲了南昌起义的基本情况后说:“贺龙同志,我想听听你的意见!”贺龙说:“我完全听共产党的命令,党要我怎么干就怎么干。”周恩来点点头说:“共产党对你下达的第一个命令就是党的前委委任你为起义军总指挥!”又说,南昌守军有3000多人,朱培德的第五路军总指挥部警卫团很有战斗力。我们决定由叶挺同志任前敌总指挥、刘伯承同志任参谋团团长。想请你和伯承同志一起订一个具体作战计划,起义军总指挥部和参谋团就设在你的军部。

  7月31日下午,贺龙召开第二十军营以上军官会议,传达了前委决定后,他说:“国民党已叛变了革命,国民党已经死了。我们今天要重新树起革命的旗帜,反对反动政府,打倒蒋介石!打倒汪精卫!我们今天要起义了,我们大家在一块都很久了,愿意跟我走的,我们一块革命;不愿跟我走的,可以离开部队。我们今后要听共产党的领导,绝对服从共产党的命令。”

  接着,贺龙宣布了作战命令。

  1927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武装反对反革命武装的第一枪打响了。从此,揭开了中国共产党人领导武装斗争的历史!

  贺龙在起义南下的途中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data-filtered="filtered" 叶挺

  叶挺,前敌总指挥

  南昌起义有两个总指挥,一个是起义总指挥贺龙,一个是前敌总指挥叶挺。

  与贺龙相似,叶挺同样是在北伐时就战功赫赫的名将,他于1924年12月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北伐期间,在以他为代表的共产党员的坚强支柱作用下,其所在的国民革命军第四军赢得了“铁军”的赞誉。

  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1927年6月,武汉国民政府命令叶挺任师长的第十一军第二十四师开赴江西九江,东征讨蒋。结果讽刺的是,以汪精卫为首的武汉国民政府很快同蒋介石一样叛变革命,发动了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7月16日至18日,中共中央召开会议,决定了土地革命和民众武装暴动的政策,并计划集合自己的武力,依靠张发奎到广州建立根据地,再图北伐。隶属于张发奎第二方面军的叶挺第二十四师,成为党中央所能掌握的重要军事力量。

  根据中央的安排,李立三、邓中夏到九江进行武装起义的指导,中央军事部同时派出以聂荣臻为书记的前敌军委到九江组织革命的武装力量。聂荣臻根据周恩来的安排,到达九江后,将准备武装起义的决定告诉了叶挺,叶挺表示坚决拥护党中央的决定。

  7月20日,叶挺参加了李立三、谭平山等在九江举行的“谈话会”。会议决定,放弃之前依靠张发奎的想法,并命令叶挺率部向南昌集结,会同贺龙的第二十军一起举行武装起义。

  26日,叶挺率部到达南昌,贺龙随后于27日到达。27日,周恩来到达南昌后,主持召开前敌委员会议,决定成立起义总指挥部,贺龙任起义总指挥,叶挺任前敌总指挥。

  30日下午,叶挺召集二十四师营以上干部开会,讲述了蒋介石、汪精卫的反革命行径和举行武装起义的决定和安排。他还亲自详尽地交代了具体作战策略,命令七十一团攻打南昌天主教堂,七十二团一部攻打南昌贡院,七十二团另一部解决新营房的敌军。

  31日,在周恩来等说服张国焘按计划举行起义后,叶挺起草了作战命令,以贺龙总指挥的名义发出。

  8月1日凌晨两点,起义打响后,叶挺率部按作战分工向敌军发起进攻。他还亲临作战一线,鼓励、指挥部队奋勇杀敌。经过几个小时的激战,“至天明即将南昌城肃清。贺龙所部获枪约两千支、子弹十余万发,我们所部获枪两千余支,共五千支,子弹七十万发,大炮数门”。

data-filtered="filtered" 刘伯承

  刘伯承,前敌委参谋团团长。

  周恩来临危受命领导南昌起义,军事上需要一个得力的助手。这个人既要有秘密组织大规模兵暴的经验,又要有丰富的作战指挥经验。他选中了刘伯承。刘伯承乘江轮前往九江,参与策划南昌起义。

  为了迷惑国民党右派,特在武汉《国民日报》发表消息:“暂编十五军军长刘伯承、副军长黄慕颜,先后来汉向中央陈述与川中反动军阀奋斗情形,极为中央嘉奖。近刘军长因病,特向军事委员会请假调养,其职务交黄副军长代理,已蒙军委批准。”

  当时的江西省会南昌,不仅在地理位置上成为军事要冲,而且在政治上牵动着整个中国的形势。1927年7月底,这里群英毕集,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李立三、恽代英、彭湃、林伯渠、吴玉章等都来到了南昌。起义的各项准备工作在秘密而紧张地进行着。

  刘伯承根据周恩来的指示到二十军军部协助贺龙拟制起义计划。他与贺龙曾在四川讨贼战争中并肩战斗,久已相识,这次在南昌城里重逢,而且又都汇入到了无产阶级的革命队伍之中。两人格外高兴,计划很快就写出来了。周恩来让征求叶挺的意见。刘伯承初会叶挺,两人过去是闻名而未见面。叶挺接过计划,看得很仔细。看完,立即把计划退还给刘伯承,可始终一言不发。刘伯承感到很奇怪,不知叶挺对计划持什么态度,他就去问周恩来。周恩来笑着说:“噢,你还不熟悉他,他就是这个样子,要是不说话,就是表示赞成。”刘伯承一听,也不禁笑了。

  8月1日凌晨2点,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南昌起义爆发了。由于作战计划部署周到严慎,起义进展顺利。到清晨6点,驻南昌市区的的敌军3000余人停止抵抗,起义军完全控制了南昌。

data-filtered="filtered" 朱德

  朱德,起义的向导

  1926年1月,朱德前往江西南昌,转到国民革命军第三军工作。第三军是云南部队,朱德同这支滇军部队的高级军官们有着根深的历史关系。如第五方面军总指挥朱培德、师长王均、金汉鼎都曾是云南陆军讲武堂的同班同学。朱德到南昌后,朱培德立该委任他为第三军军官教育团团长,后又委任他为第五方面军总参议。

  1927年4月7日,朱培德就任江西省政府主席。4月9日,朱培德任命朱德为南昌市公安局长。

  6月中旬,朱德从鄛匪前方回南昌,提出辞去公安局长职务。不久,朱德离开南昌经九江转武汉。

  7月21日回到南昌,投入到暴动的准备工作之中。主要是绘制南昌市区的地图,详细了解敌军兵力部署和分佈情况,接触留守南昌驻军的团长等。

  7月31日,前敌委召开会议,决定8月1日凌晨举行暴动。朱德的任务是设法拖住留守南昌的第三军的两个团长,保证暴动的顺利进行。

  当天下午,朱德在佳宾楼设宴款待那两个团长。酒席上,猜拳行令,觥筹交错,持续了两个多小时。随后,朱德又约他们到大士院32号打牌。

  朱德离开佳宾楼后,先到西大街中华圣公会的第二十军指挥部,向贺龙通报情况,接着也来到大士院。

  正当暴动就要发动的时候,情况突然发生了变化。贺龙部有一名云南籍副营长赵某接到命令后跑来告密,第三军那二个团长听到这个消息,立刻离座告辞。朱德不好阻拦,就赶到第二十军指挥部,将叛徒告密的事告诉了贺龙。于是,决定提前起义!

  朱德原来领导过的军官教育团有三个连参加了起义。

  朱德后来对这次起义作了很高的评价:“它明确地指明了中国革命的政治方向,它是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和独立领导革命武装斗争的开始。” “从此民主革命的大旗就由共产党独立肩负起来。”

data-filtered="filtered" 聂荣臻

  聂荣臻

  作为周恩来指定的临时性组织——前敌委军委书记,聂荣臻并没有参加8月1日南昌起义的战斗。而是奉命在从九江到德安之间的一个叫马回岭的火车站附近动员第二十五师起义的准备工作。

  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五师是以原叶挺独立团为骨干扩编而成的。师长李汉魂是张发奎的亲信。辖七十三、七十四、七十五3个团。第七十三团的前身即叶挺独立团,团长周士第是共产党员。第七十四团团长是张发奎的人。第七十五团副营长孙一中,是黄埔一期的学生,当时任第七十五团中共支部书记,实际上掌握着这个团的领导权。

  聂荣臻首先拉七十三团。他与周士第商定,先把辎重装火车运走,部队接着向德安集中。又与七十五团的孙一中确定,以野外演习的名义,只拿武器弹药,把该团的三个营拉出来,在七十三团后面跟进。第七十四团由一个共产党员连长带出来一个侦察连。

  8月1日,聂荣臻率领起义队伍由马回岭经德安向南昌开进。行至一座铁路桥旁,张发奎带着卫队营乘火车从后面赶来。双方队伍都停了下来,形成僵持局面。

  聂荣臻命令身边的一个排长:“你让他往回开车,他不开车就朝天鸣枪。”这个排长喊了几声,火车还是不开。聂荣臻就喊了一声:“放!”一阵排枪,把张发奎吓坏了,他急忙跳下车,丢下卫队就跑了。张发奎回去以后,派了个参谋捎来封信,要求把他的望远镜还给他。聂荣臻叫那个参谋带回了望远镜,还把全副武装的卫队也交还给了张发奎。因为当时还想争取张发奎,不得不留有余地。

  聂荣臻率领起义部队两个团又一个连,计3000余人连夜行军,赶往南昌。紧急、炎热、干渴,但部队情绪很高,精力旺盛。8月2日拂晓,聂荣臻看到了飘扬在南昌城头的鲜艳红旗!

data-filtered="filtered" 叶剑英

  叶剑英

  1927年7月,时任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第四军参谋长的叶剑英随军部到达九江。

  汪精卫同张发奎等人经过秘密策划,决定以张发奎的名义,邀贺龙、叶挺上庐山开会,届时予发扣留。同时令贺、叶部队到德安一带集结,然后以三个军的兵力,包围贺、叶部队。

  军情急如火。叶剑英立即暗中通知叶挺、贺龙及第二方面军总指挥部秘书长高语罕、第四军政治部主任廖乾吾到九江甘棠湖烟水亭附近碰头,以划船赏景为掩护,共同商议对策。

  “他们名义上要你们上山避暑,商议军情,实际上要把你们扣起来,罢掉兵权!”叶剑英沉静地将他所了解的内情和盘托出。

  叶挺听后问贺龙军长上不上庐山,贺龙斩钉截铁地说:“我坚决不去!这是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我们不上庐山,不去德安,只去南昌。”

  叶挺接着说:“好,我们不能上他们的当。”廖乾吾、高语罕支持贺龙的意见。

  经过短时间的磋商,作出了三项决定:一,贺、叶不上庐山;二不能接受张发奎调贺 、叶部队到德安集中的命令,贺、叶的部队要立即开往牛行车站,乘火车到南昌去;三,叶挺的部队先行,贺龙的部队随后行动。

  甘棠湖上的这次会议,史称“小划子”会议。顾名思义,会议是在小划子上召开的。它对保证起义领导人的安全和将起义的主力部队及时开往南昌,从而保证起义的成功,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data-filtered="filtered" 陈毅

  陈毅

  南昌起义发动之时,陈毅时任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政治部的准尉文书。该校的前身就是原来在广州的黄埔军校。此时已被收编为张发奎第二方面军的教导团。7月,党的活动已转入地下,陈毅是该校的中共党委书记。

  8月2日,教导团2000多人乘船离开武昌顺流而下,“东征讨蒋”。船抵黄石,遭何健部队强行扣留,究其详情,得知是南昌暴动所致。

  8月4日船到九江,张发奎早已把江岸武装戒严,宣布“礼送”共产党人出境。

  陈毅当下把工作作了安排后,相邀特务连连长肖劲于8月6日赶到南昌,起义军已南下。两人决意追赶。终于在抚州城里找到了周恩来、刘伯承。经前敌委商量后,陈毅任第二十五师七十三团的团指导员。

data-filtered="filtered" 徐向前

  徐向前

  1927年6月,党组织将徐向前调离武汉军校,通知他到第二方面军张发奎的指挥部任上尉参谋。

  8月1日这天半夜里,张发奎突然集合军官讲话,通报了贺龙、叶挺在南昌暴动的消息后,宣布:“CP分子(共产党员)三天以内保护,三天以外,不负责任。”张发奎的“左派”、“革命”外衣剥下,凶相毕露了。

  徐向前虽然没有暴露党员的身份,但他必须尽早脱离这虎狼之窝。于是,他不动声色,悄悄地收拾行李,深夜离开营房。前往武汉找党。无果后又转到上海,历尽艰辛,终于与党组织取得了联系。9月,奉命到达广州。12月参加了广州起义。

data-filtered="filtered" 林彪

  林彪

  8月1日,南昌起义成功后,时任国民革命军第十一军二十五师七十三团三营七连连长的林彪驻守马回岭,在团长周士第的指挥下,以演习的名义举行起义。8月2日到达南昌,增援起义部队。后与城内起义部队合编南下广东。

data-filtered="filtered" 粟裕

  粟裕

  粟裕是随叶挺的国民革命军第十一军第二十四师教导队于7月下旬从武昌来到南昌的。教导队一到南昌,即正式改编为第二十四师第七十二团。叶挺派粟裕负责周恩来的保卫工作。

  前敌委员会7月27日在江西大旅社正式成立。前委和军事参谋团设在楼上,警卫队就住在楼下。粟裕他们接受保卫前委安全的重任后,担负起了全部站岗警卫、内勤杂务、通信联络等工作。

  周恩来第一次见到年轻的粟裕,就招呼他坐下。亲切地询问了粟裕的经历、对当前局势的想法、部队撤来南昌的经过,以及部队的装备、士气等许多问题。这使粟裕不禁为之肃然起敬。领导同志在这样日理万机的紧张时刻,能够如此耐心地倾听一个基层班长的意见,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最后,粟裕红着脸问:“周部长,是不是要打仗了?是人家打我们,还是我们打人家?”

  周恩来笑了笑,轻轻拍着粟裕的肩膀说:“你不要性急嘛,就等着听命令吧!”坚定的声音里,充满了必胜的信心。

  7月31日下午,警卫队接到了“擦洗武器、补充弹药、整理行装、待命行动”的命令。

  午夜刚过,战斗就打响了。警卫队接到命令,去策应一支部队。他们跑步赶到城东花园角的讲武堂,忽然听见里面吹起了欢迎的号声,这支部队已经起义了。为首的一位领导者,身材粗壮有力。黑暗中粟裕定睛一看,正是在滇军里颇具威望、现在负责军官教导团的朱德啊!——这是粟裕第一次见到朱德。

  城里城外枪声越来越猛烈,不时还传来迫击炮的轰鸣。

  粟裕所在团七十二团团部遭到叛军的猛烈攻击。粟裕立即带领全队人马前往增援。终于把团部门前的敌人全部消灭。

  枪声逐渐稀落。当东方现出一线曙光时,枪炮声完全停了下来。粟裕带领战士们匆匆赶回大旅社,警卫队的战士们高兴地大声喊道:“口令!”

  “还我河山!”粟裕响亮地回答。与其说是答口令,倒不如说是表达由衷的喜悦与欢呼!


♦ 南昌起义的几个历史疑问:起义为何打出国民党旗帜?

♦ 南昌起义总指挥为什么是贺龙?

♦ 南昌起义中国共产党为什么没有打出红军的旗号?


长按右图识别二维码一键关注

相关参考

军队都在九江 为何八一起义要选择南昌

1927年7月下旬,一个叫陈勉哉的人坐火车从九江到南昌。他在火车上看到了很多军人,感到非常诧异。他不知道,就在这些天,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数万大军通过铁路向南昌汇集,震惊中外的南昌起义即将打响。在这场起义

党的重大历史事件及会议

一、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有哪些重大事件1、南昌起义。八一南昌起义常简称南昌起义或者八一起义,指在1927年8月1日中共联合国民党左派,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揭开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

南昌起义为何以国民党的名义

“八一”南昌起义是中共党史、军史上最为重大的事件之一,它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但是,这场由共产党领导的,针对中国国民党的反共政策而发起的武装起义,最初扯起来的大旗上,却是国民党的标志。>

她们是我军第一批巾帼女兵,参加了南昌起义,其中一人救出了陈赓

1927年8月1日,由周恩来、朱德、贺龙、聂荣臻等人领导的南昌起义爆发了,这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起义对付国民党反派的开始,当时起义军称国民革命军第2方面军,全军共2.3万余人。一提及八一南昌起义,

解放军历史

军队历史中国人民解放军诞生于1927年8月1日的南昌起义。1927年秋至1928年春,中国共产党先后发动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湘南起义和湖北东部等地区的起义。这些地区起义后保留下来的部队,当

美女叶群爱上战神林彪的真实原因

说起林彪,本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十大元帅之一,他参加了八一南昌起义,也参加了红军长征,指挥了辽沈战役、平津战役等重大战役,解放后历任国防委员会主席、国防部长、中央军委副主席等职位。只是,文化大革命中组成反

聂荣臻同志对广州起义的回忆 这是很重要的一个经验教训

大革命失败后,我参加了“八一”南昌起义。起义以后,成立十一军,叶挺同志任军长,我任党代表。南昌起义部队自五日以前陆续离开南昌,向广东进军。沿途没有注意群众工作,许多群众对起义军的性质不了解,而得不到他

毛泽东表弟为何叛投国民党

导读:他曾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干部,参加过北伐战争、八一南昌起义,担任过四川省委常委兼军委书记、川东特委书记,后脱离共产党,成为国民党“军统”特务和“国军”将领,参加淮海战役时被我军俘虏,在狱中呆了26

解放军上将中的“蒋军”将领有多少

本文摘自:人民网,作者:付志刚,原题:盘点:解放军上将中的“蒋军”将领有多少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代上将中,有3位是解放军昔日战场上的对手。他们是解放前夕率部起义的原国民党将领陈明仁、陶峙岳、董其武。他

开国将领唯一外籍将军本应为中将 为何最终授少将衔

核心提示:1955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评授军衔,洪水被授予少将军衔,并授予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成为我军历史上唯一一位被授衔、授勋的外籍将军。根据洪水的资历和贡献,总政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