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刘备托孤为什么没有选择国舅吴懿

Posted 刘备

篇首语:人们视需要为事物发生之“因”,其实,它往往是事物发生之“果”。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刘备托孤为什么没有选择国舅吴懿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刘备托孤为什么没有选择国舅吴懿

你们知道刘备托孤为什么选李严,而不选国舅吴懿?接下来全榜网小编为您讲解>李严和吴懿是三国时期蜀国的两名重臣,两人都是蜀国东州派的头面人物,是刘备的左膀右臂,在蜀国有很大的影响力。公元222年,刘备在夷陵之战中大败,退守永安,在白帝城托孤,托孤之人除了诸葛亮,还有一位李严。和李严相比,吴懿资历更深,在益州的影响力更大,而且还是皇亲国戚,是刘备的大舅哥,但刘备却选择了李严托孤,而没有选择吴懿。那么刘备托孤为何要选李严而不选吴懿?其实刘备不选吴懿是为了避免出现外戚干政的情况。>>吴懿是刘备的大舅哥,吴懿的妹妹吴氏嫁给了刘备,吴懿算是皇亲国戚。当时刘备刚刚入蜀,根基不稳,想要在益州立足必须得获得刘璋旧部的支持。刘璋集团主要分为两派,一派是代表益州当地士族豪强利益的本土派,也叫益州派,一派是以刘焉入蜀带来人才为核心的东州派。东州派属于外来势力,两派一直明争暗斗,势如水火。刘焉在位时,大力扶持东州派,压制益州派,东州派在刘焉时代非常得势。不过刘璋继位后,由于压不住局面,导致益州派势力反弹,益州豪强士族甚至发动了叛乱。刘璋没办法只好向益州派妥协,在两派之间和稀泥,但刘璋的做法引发了两派的不满,所以两派都心生异心,勾结外人,引来了 忘恩负义的刘备。>刘备是外来户,初来乍到,一时也控制不了局面。为了在益州立足,他只能选择和益州派、东州派合作。勾结刘备的益州派重要人物张松被刘璋办了,法正只是东州派外围人物,所以刘备需要寻觅一个合适的支持者,刘备找来找去就找到了吴懿。吴家在蜀中有巨大影响力,吴懿和兄弟吴班是东州派头面人物,手握实权,而且吴家入蜀已久,和益州派关系密切,所以刘备才要和吴家联姻。刘备娶了吴懿的妹妹吴氏。吴氏本是刘璋的嫂子,因为刘瑁早亡,所以一直寡居。吴家和刘焉是亲家,连刘焉都要和吴家联姻,可想而知吴家势力有多大。>>刘备和吴家联姻,吴懿成了国舅,刘备通过吴家牵线,逐渐在蜀地站稳了脚跟。不过刘备在益州根基稳固后,就开始疏远吴懿。因为吴家势力太大,以前又是刘焉和刘璋的心腹,更重要的是,刘备打算让长子刘禅继位。吴懿虽然是刘禅的娘舅,但不是亲舅舅。如果托孤给他,让他掌握了蜀国的权力,一旦他生出立亲外甥刘理、刘永为帝的想法,后果不堪设想。汉末外戚干政的教训历历在目,刘备可不想重蹈覆辙,所以托孤给了东州派另一重要人物李严。>>事实上,刘备早就在为李严铺路,一直在有意打压吴懿。刘备称帝前,李严和吴懿都是杂号将军,地位差不多。但刘备称帝后,突然升李严为尚书令,吴懿虽然挂着关中都督,但只是虚名,比李严明显差了一截,刘备此举为白帝托孤埋下了伏笔。当然,刘家也没有亏待吴氏兄弟。刘备去世后,吴懿和吴班两兄弟,一个是左将军,一个是右将军,地位都非常显赫。放眼三国,估计也就夏侯兄弟有此殊荣。>当然,刘备选择李严,还和李严是文官,比较忠心,又有政治和军事才华有关。不过让刘备没有想到的是,被他寄予厚望、用来制衡诸葛亮的李严竟然被诸葛亮轻松打发了,赶出了朝堂,蜀国变成了诸葛亮的一言堂,诸葛亮领导的荆州派掌握了蜀国的实权,刘禅竟成了空架子。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吴懿简介_三国时期蜀汉将领_刘备的大舅子吴懿

本名:吴懿别称:吴壹字号:子远所处时代:三国时期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陈留郡(治今河南省开封市)主要成就:阳溪大破郭淮、费曜官职汉中都督、车骑将军、雍州刺史爵位:济阳侯吴懿–三国时期蜀汉将领  吴懿是

历史人物 吴懿是谁

吴懿(又作吴壹)(?-237年),字子远,兖州陈留郡(治今河南省开封市)人。三国时期蜀汉将领,蜀汉穆皇后吴氏兄长。随刘焉入蜀,刘璋时任中郎将。刘备进攻刘璋,吴懿归降刘备,历任讨逆将军、护军、关中都督。

刘备心中最佳托孤大臣是谁?法正竟排第一

刘备白帝城托孤是很有的一段,那么,在这些被委以重任的大臣中谁是刘备心中最佳的人选呢?公元222年,刘备在夷陵之战中惨败,退守永安,次年,刘备病危,感觉时日无多,召丞相诸葛亮、尚书令李严托孤,命二人辅佐其子...

刘备白帝城托孤有没有想过要杀掉孔明

面对刘备白帝城托孤,假如孔明当时头脑一热,说一句什么“我怕干不好哦”之类的,他就出不了白帝城了。刘备白帝城托孤,不但但托孤给诸葛亮,最后又把刘禅托付给赵云,可见刘备的内心的想法。演义中的刘备被突出以“

三国历史 刘备白帝城托孤有没有想过要杀掉孔明

面对刘备白帝城托孤,假如孔明当时头脑一热,说一句什么“我怕干不好哦”之类的,他就出不了白帝城了。刘备白帝城托孤,不但但托孤给诸葛亮,最后又把刘禅托付给赵云,可见刘备的内心的想法。演义中的刘备被突出以“

为何还篡权? 司马懿受魏明帝托孤顿首流涕

诸葛亮受蜀汉皇帝刘备托孤,顿首流涕,辅佐后主刘禅,忠心耿耿,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忠臣的楷模。而司马懿受魏明帝托孤,也是顿首流涕,但是,最后还是篡权了,司马懿为什么没有像诸葛亮那样,选择做忠臣呢?让为

白帝城托孤时,刘备对诸葛亮没有丝毫恶意

我们来看托孤情形。刘备先赞扬了诸葛亮是德才兼备的精英,认为他比曹丕强十倍;是安邦定国的首要人选,一定能成就复兴汉室的大业!又说,以你的政治眼光来看,我的儿子刘禅在您的辅助下能成为人主,就请你竭尽全力地

历史人物 刘备托孤诸葛亮真的是被逼无奈吗 这种说法有没有道理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刘备托孤,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刘备白帝城托孤这件事可以说是三国历史上一个非常有名的转折点,而在后世对这件事的许多描述与刻画中,我们都不难看出刘备此时内心的纠结与挣扎。

刘备在白帝城托孤之时有没有想过要杀掉孔明

刘备在演义中不愧一代枭雄,声满天下,以致新野败退时十余万人民愿意跟随。但他却将权力下放的过大了,就像他祖宗刘邦一样,手下们个个功高盖主,他却不加遏制,直到死前才想起这一重要之事,演绎了白帝城托孤的故事

历史人物 诸葛亮到底有没有称帝的野心?从刘备托孤便能得知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细节,就是刘备在托孤时并没有把兵权交给诸葛亮,而是给了李严,这到底是为什么呢?难道刘备已经开始在提防诸葛亮,怕他有叛变之心。其实有些人会认为诸葛亮的确有称帝的野心,包括他后来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