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与西夏战争中宋朝的老兵用脑袋打了个赌
篇首语:好人的天生欲望是知识。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北宋与西夏战争中宋朝的老兵用脑袋打了个赌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北宋与西夏战争中宋朝的老兵用脑袋打了个赌
自西夏建立,与宋之间,八十余年,打打和和,和和打打,直到北宋被金所灭,赵宋王朝退往南方,两国之间没了边界,才消停了。
今日要说的,却是宋夏数十年战争中的一段小插曲,体现出战争年代,当兵很多年的老油子,是如何使计安定“军心”的。
主要人物,振武军节度使、延州知州范雍。《宋史范雍传》中有记此战,说李元昊派人跟范雍通气,大概说,我们不想打仗,会和谈的,你就放心吧。这范知州,果然就放心了,没做任何准备。李元昊得计,大军来攻,而此时,大将石元孙领兵出去了,城里只有几百人。
这便是下面要说的故事的背景。
延州已被围了七天了。形势那叫一个危险啊。大军压境,城中又无精兵。范雍心里是七上八下,鼓打得梆梆响。都不知道有没有命回去呢。主帅心慌慌,都在脸上摆着呢,士兵百姓心能安吗?这是不难想象的。整个延州城中,人心惶惶。
一般这个时候,总有高人出来。
高人果然来了。一个老军校。说白了,就是油子,大家慢慢看,就晓得咱有没有讲错了。
但见老军校向上面打报告,宽慰范雍,说,大人不要着急,我生长在此处,对党项人熟得很。他们并不善于攻城,现在这样的状况,我都碰到好多次了,每回都是有惊无险啊。因此,这次,我敢打包票,也是绝对没问题的。如果不像我说的这样,我情愿把脑袋送上。大人你就安心吧。
听了这话,范雍果然镇定了一些,赏了些银子给这老军校——当此危急之时,最需要的就是这种话啊——城人兵民听了,都觉得这人够老,肯定见过很多世面,信他吧。于是人心才稍微稳固了下来。
据《宋史》记载,这中间也还有一些战斗的,前面所说的大将石元孙领兵回救,另一将领刘平也来增援。不幸的是,他们合兵一处,却被李元昊打败,两人都做了俘虏。
此时,范雍的心情,那叫一个急啊,命令关紧城门,绝不能让夏兵攻进来。而且,咱想,他说不定已做好了殉国的准备、写好了遗书吧。然福大命大,按范雍传中之说法,“会夜大雪,贼解去,城得不陷”。
城保住了,论功行赏,老军校鼓舞人心有功,获得奖赏提拔,名利双收。
但也有知他底线的人,事后问他,你明明就是乱讲啊,谁告诉你党项兵不善攻城?如果你没说准,不是掉脑袋的罪呢。
老军校哈哈大笑,说你想得可真浅啊,如果城真被攻破了。谁还有空来杀我哟!我这样说,不过是想让大家安心罢了。
好吧,虽然用了诡计,好歹是善意的谎言。
相关参考
自西夏建立,与宋之间,八十余年,打打和和,和和打打,直到北宋被金所灭,赵宋王朝退往南方,两国之间没了边界,才消停了。今日要说的,却是宋夏数十年战争中的一段小插曲,体现出战争年代,当兵很多年的老油子,是
...建立,与宋之间,八十余年,打打和和,和和打打,直到北宋被金所灭,赵宋王朝退往南方,两国之间没了边界,才消停了。 今日要说的,却是宋夏数十年战争中的一段小插曲,体现出战争年代,当兵很多年的老油子,是如何...
由于范仲淹军纪严明,还注意减轻边境上百姓的负担,北宋的防守力量加强了。西夏和北宋打了几年仗,没得到什么好处,到了公元1043年,西夏国主元昊愿意称臣求和,宋朝答应每年送给西夏一批银绢、茶叶,北宋的边境
西夏、吐蕃攻宋之战 西夏天仪治平元年(宋元祜二年,1087年),在宋与西夏的战争中,西夏与吐蕃联合进攻宋边地的数次作战。 是年四月,西夏因与宋划分疆界发生争议,遂发兵攻掠宋泾原路。五月,西夏国相梁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泱泱大宋,一直是一副柔弱的样子,重文轻武的国策,弄得北宋文人气太重,而缺乏英武之气。北宋的皇帝们,从太祖太宗,打了败仗开始,就一直是积贫积弱的样子。可是有一个北宋皇帝是相当特殊的,因
我是前沿涨姿势,坚持原创。为大家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讲述成体系的文化。欢迎关注。在昨天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辽国的人口和军队情况。在北宋历史上,前期与北方的辽国作战,但是到了中后期,则长期与西夏国作战
古代的时候,少数民族一直都是中原国家的心腹大患,像汉朝时候的匈奴,汉朝军队和他们断断续续打了几十年,可一直都没能把匈奴消灭,最终还是议和。到了宋朝的时候,辽国和西夏也同时崛起,形成了三股势力。撇开宋朝
范家四骏范家四骏是指北宋名臣范仲淹的四个儿子。范纯佑是范仲淹长子,字天成。康定初年起随父在陕西军中效力,参与对西夏的战争。庆历二年(1042)修筑马铺寨以御西夏,西夏兵力阻拦,他率兵驰据其地,且战且筑
北宋太平兴国七年至南宋建炎元年(982年—1127年),西夏为立国拓疆,频频举兵攻宋;宋为遏制西夏扩张,实现一统,屡次集兵进击,双方展开断续近百年的战争。西夏是以党项族为主体建立的多民族王国,自称大夏
第一次战争:北宋仁宗景祐五年(1038年),宋朝的藩属党项政权首领李元昊脱宋自立,自称皇帝,去宋封号,改元“天授礼法延祚”,建国号“大夏”,史称“西夏”。宋仁宗明道二年(1039年),西夏景宗李元昊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