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禅是个有智谋的皇帝吗

Posted 智谋

篇首语:大道之行,天下为公。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刘禅是个有智谋的皇帝吗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刘禅是个有智谋的皇帝吗

2、为何说蜀汉后主刘禅是个特别大度的皇帝

刘禅是个有智谋的皇帝吗

自古以来,少主重臣,就是一对冤家,能够和睦相处的极少,更多的还是以悲剧告终,诸葛亮为了打破这个定律,实现双赢,他选择了北伐,离开权力中心,给刘禅空间。

史载,诸葛亮生前辅佐刘禅不到十二年,只在朝中呆了三年多一点,还基本上都是在刘禅继位初年的那一段,而等到刘禅年龄大些后,诸葛亮几乎就没有回过成都,一直呆在汉中。

诸葛亮的心思,刘禅显然是读懂了,看他的一片孝心是多么真诚又多么令人感动:相父南征,远涉艰难;方始回都,坐未安席;今又欲北征,恐劳神思。刘禅在后方全力支持诸葛亮的北伐,不管朝中大臣们意见如何,要啥给啥,哪怕是死了很多人,靡费了很多钱粮,也从不表露出半点不满,诸葛亮一死,刘禅马上就停止了北伐。

诸葛亮死后,刘禅继续当政达29年,但诸葛亮一死,不到而立之年的刘禅即立马推行自己思之已久的治国方略,他果断而沉稳地做出决定并知人善用:不再设置丞相一职,而是由二人分担其责,以蒋琬为大司马,主管行政,兼管军事;费为大将军,主管军事,兼管行政,形成两人的权力相互交叉、相互牵制但又各有侧重,说的白一点:对于重大军政大事的最终决策非得找刘禅来定夺不可。

这种巧妙的人事安排,全新的政治格局,意味着刘禅绝不会允许再次出现事无巨细皆决于丞相的尴尬局面,有效避免了君权不振、权臣乱政。

蒋琬死后,刘禅更进一步强化了君权,自摄国事,总统一切军政大事,一直到蜀汉灭亡,将近20年之久,在这段时间内,蜀汉内部经济发展,社会安定,百姓休养生息,政局稳定,运转良好,没有出现一个大奸巨A。

后期虽然宠信宦官黄皓,但仍牢牢地掌握着大权,内外政策精明平和,有黄老之风,受到朝臣的支持和百姓的欢迎,倘若姜维等主战派能够充分理解刘禅的治国深意,对外防御,据险固守;对内取和,积蓄国力,蜀汉的命运可能不是这样,甚至历史会改写。

为何说蜀汉后主刘禅是个特别大度的皇帝

刘禅的大度胸怀非一般帝王可比,从下面几个事例可见一斑。

刘禅继承帝位时,年仅17岁,刘备临终前特意叮嘱:“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于是呼,“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所有的事情刘禅都“按丞相说的办”,对于大权独揽的诸葛亮,刘禅也做到了凡事谦让,“以父事之”。

在诸葛亮的《前出师表》中,诸葛亮对刘禅的口气和语感,简直犹如一个严峻的父亲在冷酷地调教不懂事、不听话的孩子,随着时间的推移,刘禅年纪渐长,诸葛亮仍紧握大权,刘禅依然没有彻底摆脱“见习”皇帝的命运,对此刘禅却能委曲求全,一让在让,不想引起国内的政治混乱。

尽管对诸葛亮发动北伐战争不赞成,但还是为诸葛亮鼓劲加油,可以说,刘禅深知“君臣不和,必有内变”的道理,充分领会并严格执行了父亲刘备的教导以及对长辈的尊重,更重要的是他团结了内部领导班子,保持了统治集团的稳定,这样最终得实惠的还是老百姓,后人评价刘禅:“后主之贤,于是乎不可及”,可见刘禅具有一个政治家宽容大度的胸怀。

刘禅不仅对诸葛亮宽宏大量,对其他大臣也是如此,诸葛亮死后,李严、廖立、来敏、魏延、李邈等朝中军政大臣都对诸葛亮专权颇多微词,甚至怀疑其有不臣之心,但刘禅对诸葛亮生前推荐的人除了杨仪之外全部重用,仿佛和原来全然一样。

为了通过维护诸葛亮这面旗帜来保持政治稳定,忍痛将上朝对面奏疏的李邈斩首示众,快速平息了事态的蔓延,魏延叛乱被杀,刘禅对于魏延没有一概否定,而是下旨:“既已名正其罪,仍念前功,赐棺椁葬之。”

刘禅后期生活腐化时,学者谯周和老臣董允上书劝柬,刘禅最多也就是无可奈何,而不是一怒之下大开杀戒,反而对他们委以重任,充分信赖,后主刘禅可能是中国历代帝王里,对大臣动刀较少的一个了,这点非常难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相关参考

为何说蜀汉后主刘禅是个特别大度的皇帝

刘禅的大度胸怀非一般帝王可比,从下面几个事例可见一斑。刘禅继承帝位时,年仅17岁,刘备临终前特意叮嘱:“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于是呼,“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所有的事情刘禅都“按丞相说的办”,对

为什么说蜀汉后主刘禅是个特别大度的皇帝

刘禅的大度胸怀非一般帝王可比,从下面几个事例可见一斑。刘禅继承帝位时,年仅17岁,刘备临终前特意叮嘱: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于是呼,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所有的事情刘禅都按丞相说的办,对于大权独揽的

为什么说刘禅是个很有智慧的皇帝

刘备称帝后两年即因夷陵一战惨败而归,在白帝城一命呜呼,刘禅接手的是三国中最孱弱的蜀汉,他爹留下的一堆烂摊子:外部是宿敌魏国一直虎视眈眈,盟友东吴又成势不两立;内部是精兵良将所剩无几,诸多将领又先后叛乱

为什么说刘禅是个很有智慧的皇帝

刘备称帝后两年即因夷陵一战惨败而归,在白帝城一命呜呼,刘禅接手的是三国中最孱弱的蜀汉,他爹留下的一堆烂摊子:外部是宿敌魏国一直虎视眈眈,盟友东吴又成势不两立;内部是精兵良将所剩无几,诸多将领又先后叛乱

刘禅是个怎样的人

刘备与诸葛亮的关系如何?刘备与诸葛亮的君臣关系之和谐与美妙,为历代有识之士赞不绝口,被视为封建社会中最理想、最完美的君臣关系。由此踵蹑的问题就从这里引发:作为刘备的接任者,刘禅能从父亲那里完整地承续到

刘禅是“扶不起的阿斗”吗

>  小朋友,或许你听大人说过“扶不起的”这句话。>>  你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吗?>>  知道这个“阿斗”是谁吗?他是不是患怪病,才像人们说的那样软得都“扶不起来”呢?想知道历史上真实的“阿斗”,就快看

刘禅是如何成为三国在位最长的皇帝

刘禅如何成为三国在位最长的皇帝?一句此间乐,不思蜀,不仅让蜀汉后主刘禅成为名人,也让他成为扶不起来的典型。其实,真正的刘禅并不完全是这样的。一、很有智慧公元223年,刘备命丧白帝城,太子刘禅继蜀汉皇帝

“阿斗”刘禅真的是扶不起来吗

刘禅是三国时期刘备的儿子,小名阿斗,公元223年刘备病逝后刘禅继承事业成为了蜀国的皇帝。刘禅刚刚登上王位的时候,有诸葛亮等人的尽心辅佐,在诸葛亮等人相继辞世后,蜀国也渐趋衰落。后来,魏军攻入蜀国,刘禅

乐不思蜀的阿斗刘禅真是曹操的儿子吗

刘禅是曹操的儿子刘禅因为投降魏国时,说了一句:此间乐,不思蜀也,而扬名天下。人们乐此不疲地评价他是扶不起的阿斗,埋汰他的无能懦弱。此外,对他的身世之迷也是诸多探索。曹操大家都知道刘禅是蜀汉后主,理所应

诸葛亮死后刘禅是如何治理蜀国三十年的

历来对史事都存在不同看法,这本是正常现象。比如近日有学者称水浒一百单八将都是土匪强盗,瞬时引来板砖无数。其实,如果站在宋皇帝的立场上看,他们不是恐怖分子是什么?孔子是丧家犬,李白是古惑仔,换个角度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