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历史 看东林党是怎么搞死明朝的

Posted 东林党

篇首语: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明朝历史 看东林党是怎么搞死明朝的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明朝历史 看东林党是怎么搞死明朝的

明朝灭亡的原因很多,我们从人的角度来分析。晚明的皇帝权力很小,文官集团权力很大,皇帝基本上要依靠太监才能压得住文官集团。当掌权的文官集团不干正事时,皇帝再怎么努力也没有用,而晚明最大的文官团体是东林党,所以明亡崇祯皇帝负领导责任,东林党要负主要责任。  

东林党并不是一个政党,他们是晚明一群官僚,主要成员出身大地主大商人家庭。东林党的称呼来自江苏无锡的东林书院,东林书院建立于南宋,从南宋到十六世纪东林书院都不怎么出名,直到万历三十二年,两个退休的官员顾宪成和高攀龙在这里讲学,东林书院才发展起来。他们宣扬两个观点:第一“道统”高于“法统”,第二政府应该少收税(这个税包括但不限于商业经营税、盐税、通关税、海关税),少管事。  

因为这两个观点迎合大地主大商人的利益,东林书院得到他们极大的支持,来这里讲学的官员都得到他们丰厚的回报,这个回报包括钱财和官位,所以来东林书院讲学的官员越来越多,东林书院影响力越来越大,我们把赞同这两条政治主张的官员群体称为东林党。他们并不是一个政治党派,实际上东林党就是大商人大地主的朝廷代言人。  

因为人多,东林党快速崛起,万历皇帝去世后,他们第一次掌权。  

明军在萨尔浒战败后,万历皇帝任命熊廷弼为辽东经略,熊廷弼虽然是个读书人,却爱结交武将,手能拉硬弓,这种奇特的做派自然受到文官集团的排挤,幸亏有万历皇帝的支持,他才能坐稳辽东,他也不辜负万历皇帝的信任。上任以后发现辽东风声鹤唳,人心不稳,广宁以东几座城市的官兵纷纷逃亡,他亲自冒着风雪去到抚顺视察,抚顺当时已经是前沿阵地,没有几个士兵把守,他叫人抬着经略旗进抚顺,安抚人心。  

紧接着开始整顿军队,先斩杀不战而逃的将领以祭死亡将士,召回逃兵,撤掉贪污军费的总兵官,换上清廉能干的人,终于把局势给稳住。接着休整护城河加固城墙,仅一年时间把沈阳这座空城发展成了重镇。  

他上书给万历皇帝,建议以守为主,以明军现在的实力还不足以收复失地,万历同意他的策略。又经过半年的时间,努尔哈赤消化了占领的地盘之后,派兵气势汹汹的来攻打沈阳,结果在沈阳城下被明军斩首几百人,大败而逃。也就是说,萨尔浒战败后,仅过一年半的时间,在万历皇帝和熊廷弼的努力下,明军对上金兵就有一拼之力。  

然而万历皇帝早已卧病在床,万历四十八年七月二十一日,他永远的离开这个世界,朱由校在东林党的的挟持下登上帝位,定年号“天启”。天启皇帝起初对东林党很信任,东林党趁机在要害部门安插自己的人,排挤和自己不对付的人,他们不断找理由攻击首辅方从哲,大事小事都成为他们的弹药,方从哲受不住压力被迫离职。  

掌控大权后,东林党人闹得更欢了,凡是意见和他们不和的,在他们看来就是小人,一定要赶走,只要政治主张不符合他们提出的那两条,就是敌人,一定要打到,不管这些主张是否利国利民。他们热衷于斗争,不关心国事。  

熊廷弼因不向他们投诚,在没有万历皇帝保护以后,很快就被东林党搞下台,换上袁应泰。袁应泰并没管过军事,只是比较听话。他到了辽东后,放弃熊廷弼守城的策略,他向朝廷上书说应该主动出击,收复失地,打出明朝的威风。  

东林党人不清楚实际情况,觉得应该打一打,同意袁应泰的主张。袁应泰为了快速扩充势力,招降很多来历不明的人物。结果军队混入很多金兵奸细,袁应泰的一举一动源源不断的传到努尔哈赤手里。  

三个月后,金兵进攻沈阳,,可以战胜金兵了,命令总兵官贺世贤出城攻打金兵,结果中了埋伏大败而归,新招降的军队就是墙头草,毫无忠诚度而言,见到明军打败仗,立即投降后金。贺世贤退守沈阳,混入明军中的后金奸细趁乱打开城门,沈阳陷落,总兵战死。袁应泰据守的辽阳重复沈阳的命运。  

东林党掌权六个月时间,辽东连续丢掉两座重要城池,广宁暴露在后金铁蹄之下,一旦攻破广宁,锦州就成了关外孤城,后金就可以扣关而入。东林党吓得团团转,经过讨论,他们同意重新任命熊廷弼为辽东经略,派他去收拾辽东的烂摊子。但是等了一段时间,后金并没有越过辽河攻击广宁,毕竟刚吞下十几万平方公里的土地,需要时间消化。  

于是东林党又后悔了,如果熊廷弼一上任,辽东就风平浪静,那不显得他们无能吗?趁着熊廷弼还没到辽东,他们紧接任命人已经在广宁的东林党人王化贞为辽东巡抚,命其节制广宁城及其周边的兵马,五百里加急把委任状送到到广宁,等熊廷弼到达广宁的时候,王化贞已经等候多时。王化贞手下的有几万军队,熊廷弼一兵一卒也不能调动,只好回山海关,那里还有几千兵马归他调遣。  

王化贞是一个书生,对军事一知半解,很容易相信人,对部下很宽容,辽西的林丹汗哄他几句就完全相信蒙古人会帮他收回辽阳。而且对辽东老百姓心存幻想,认为“王师”一到,辽河以东的老百姓就立马反正,归顺朝廷。对于熊廷弼集中兵力据守广宁的策略和叛将及辽人不可信的劝告,他都不听。  

王化贞只信任一个人,这个人是孙得功,这个信任到了言听计从的地步。  

他分兵防守西平和辽河,派出将领孙得功去策反叛将李永芳,李永芳是努尔哈赤的心腹,不但没有被策反,反而把孙得功给策反了,孙得功世代居住在辽东,他的根底都在辽河以东,被李永芳威逼利诱就投降后金。  

为了帮新主子获得更大的功劳,孙得功和李永芳设下阴谋,让努尔哈赤派兵越过辽河攻打西平,由孙得功向王化贞建议,说西平是消灭金兵的最佳之地,等王化贞派出的军队到达西平时,被金兵和叛乱的明军前后夹击,明军很多大将战死。  

王化贞在广宁城听到后金兵要来的消息,以为广宁城已经被攻破,带着几个亲信逃向锦州。后金顺势占领广宁,威胁山海关。消息传回北京,朝廷上下一片哗然。  

东林党掌权一年,就就丢掉关外几十万平方公里国土,人口兵力资源损失超过萨尔浒之战的几倍,局势一片糜烂。天启皇帝终于怒了,下旨指责:国事危急你们还在为一点小事争吵。见文官不中用,天启皇帝扶持魏忠贤,渐渐给委以重任。

相关参考

明朝东林党重要成员左光斗是一个怎样的人

...光斗,字遗直,号浮丘,汉族,明桐城人。左光斗是明末东林党中的重要成员之一,担任过内阁大臣职务。为了挽救明朝做出过很多贡献,参与了杨涟弹劾魏忠贤的事情。之后,被魏忠贤所诬陷,死在了狱中。在南明弘光年间得...

历史军事 明末五虎将本可力挽狂澜 结果被一神器搞死

明末内有此起彼伏的农民起义,外有迅速崛起的满洲人,明王朝内忧外患。我们知道,最终,明朝在内外夹攻下灭亡了。明朝的灭亡固然有它自身腐朽堕落以及饥荒等客观因素,但是除此以外,大明朝其实并非没有机会力挽狂澜

结果被一神器搞死 明末五虎将本可力挽狂澜

明末内有此起彼伏的农民起义,外有迅速崛起的满洲人,明王朝内忧外患。我们知道,最终,明朝在内外夹攻下灭亡了。明朝的灭亡固然有它自身腐朽堕落以及饥荒等客观因素,但是除此以外,大明朝其实并非没有机会力挽狂澜

明末五虎将本可力挽狂澜,结果皆被一神器搞死

明末内有此起彼伏的农民起义,外有迅速崛起的满洲人,明王朝内忧外患。我们知道,最终,明朝在内外夹攻下灭亡了。明朝的灭亡固然有它自身腐朽堕落以及饥荒等客观因素,但是除此以外,大明朝其实并非没有机会力挽狂澜

明末五虎将本可力挽狂澜,结果皆被一神器搞死

明末内有此起彼伏的农民起义,外有迅速崛起的满洲人,明王朝内忧外患。我们知道,最终,明朝在内外夹攻下灭亡了。明朝的灭亡固然有它自身腐朽堕落以及饥荒等客观因素,但是除此以外,大明朝其实并非没有机会力挽狂澜

明朝历史 明朝的东林党“清官”为何会死于“受贿”

明朝天启年间,东林党与阉党的斗争进入血腥阶段。其中最重要的事件,是天启五年(1625)东林党人杨涟、左光斗、袁化中、魏大中、周朝瑞、顾大章等六人殉难,时称六君子。魏忠贤消灭东林党本身并不奇怪,奇怪的是

明朝历史 关于明朝的东林党争

东林党成立后,吸引了许多志气相投的人加入,杨涟就是其中比较有名的一位。杨涟是湖北省应山县人,当时他官居左副都御史。他见到魏忠贤窃权纳柄,把持朝政,害怕奸臣当道将引起乱事误国,因此上疏弹劾魏忠贤所犯的二

明朝历史 明朝的东林党首因何慨叹“读书无用”

世所共知,东林党领袖杨涟惨死于阉党党首魏忠贤手下。他在明知必有一死时,对子孙发出“读书无用”的遗言(原文:“吾儿,从速回去。切记!往后万莫再读书,当以我为戒”)。东林党,明代中晚期知识分子精英群。作为

历史人物 明朝沈鲤简介 沈鲤是东林党吗

沈鲤沈鲤别名沈仲化,生于河南商丘,是明朝政治家、理学家,东林党的代表人物之一,人称沈阁老”、“归德公”,深受世人敬重。沈鲤为人正气凛然、刚正不阿,被王士祯誉为“真一代伟人”!明朝沈鲤简介>沈鲤(153

明朝历史 耶稣会与东林党

 东西君子之会:耶稣会与东林党  耶稣会士到中国后,他们与“东林党”关系非常密切。他们的结合是道德层面的,而非信仰层面。万历二十三年(1595)顾宪成、高攀龙、钱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