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族常用乐器是怎样使用的 侗族乐器

Posted 侗族

篇首语: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侗族常用乐器是怎样使用的 侗族乐器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侗族常用乐器是怎样使用的 侗族乐器

侗族乐器都有哪些,是怎样使用的

侗族信仰多神,崇拜自然物,古树、巨石、水井、桥梁均属崇拜对象。所以他们的乐器大多都是以自然物为主的。侗族是一个多歌的民族,侗歌种类十分丰富,侗族是由古代百越群中的一支发展而形成的。明代的田汝成《行边记闻?蛮夷》中载有:“侗人,……暇则吹芦笙、木叶,弹二弦、琵琶,臂鹰逐犬为乐。”可见,吹芦笙、木叶、弹琵琶、拉牛腿琴和演唱侗歌于明代已经在侗族地区广泛流行。

侗笛:侗族吹奏乐器,侗语叫“济东”,用竹制作,上端劈开竹皮,两侧用细竹条垫高并用竹篾缠绕固定,距上端吹嘴五公分处开一哨孔,将一竹片夹在哨孔下端作为簧哨。全长约有30-40公分,管身开六个音孔。直吹,吹奏时,用鼻循环换气(用鼻吸气,用口呼气),使音连绵不断。侗笛,一般为笛子歌伴奏,或用作色彩乐器。

牛腱琴:侗族拉弦乐器,侗语叫“果吉”,汉译为“牛腱琴”。因形体细长如牛腿而得名。流行于黔、桂、湘三省侗乡山寨。该乐器,分小果吉、中果吉两种。琴身一般在50至60公分,整木制作,分琴头、琴颈和琴盆三个部分。琴盆为弧形槽,蒙上薄面板,开一小孔,外插音柱,张二弦,早期为丝弦,近代改用金属弦。以琴颈为指板,五度定弦,有“5||2”、“6||3”、“2||6”三种。

琵琶:侗族弹拨乐器,侗语叫“贝八”。木质结构,分琴头、琴颈、琴盆三个部分,分大、中、小三种。琵琶形制有多多种,琴盆有圆形、长方形、倒置桃形等;琴头有直有弯,弯的较多;以琴颈为指板,有的制两个品位,有的不制品位。上置三至五个琴轸,张牛筋弦、丝弦或金属弦,用牛角或竹制的拨片弹奏。演奏时,将琴盆尾端顶在右腿根上,与腹部紧贴,琴颈以斜,左手垫琴按弦,右拨片弹奏。置三弦的定弦为“5、6、3”。置四弦的为“5、6、6、3”;置五弦的为“5、6、6、3、3”。黎平县平架的小琵琶定弦为“5、5、6”,形值也与其他地方不同,近似于中果吉。

相关参考

侗族的主要乐器有哪些 侗族乐器

侗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人数约为287万左右,分布地区比较广泛。名字也是由于居住的地方叫“洞”,所以便有了侗族的由来,侗族的乐器也是非常多的。侗笛,是侗族独特的吹口气鸣民间乐器。侗语称介各、济各斯。

侗族的主要乐器有哪些 侗族乐器

侗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人数约为287万左右,分布地区比较广泛。名字也是由于居住的地方叫“洞”,所以便有了侗族的由来,侗族的乐器也是非常多的。侗笛,是侗族独特的吹口气鸣民间乐器。侗语称介各、济各斯。

侗族牛腿琴是怎么来的 侗族乐器

侗族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不仅是中国民族文化的瑰宝,更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源泉。中国乐器文化早在几千年前就已经开始发展,而中国又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都各有其特色,就说侗族乐器,就有很多大

侗族牛腿琴是怎么来的 侗族乐器

侗族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不仅是中国民族文化的瑰宝,更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源泉。中国乐器文化早在几千年前就已经开始发展,而中国又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都各有其特色,就说侗族乐器,就有很多大

侗族的玉屏箫笛为什么堪称民族艺术品

侗族箫笛文化随着社会的发展,出现在人们眼前最多的是钢琴、吉他等这些新时代的产物,现在又有多少人记得我们国家传统乐器的魅力呢?虽然这些乐器还有着传承,但是又有多少人了解它呢?那么,下面随小编一起来了解侗

纳西族的“拍板”是怎样的一种古老乐器

拍板,简称板,因常用檀木制作而有檀板之名。唐玄宗时,梨园乐工黄幡绰善奏此板,故又称绰板。满、蒙古、纳西、畲、汉等族互击体鸣乐器。满族称察拉齐。此外还有扎板、大板之称。古代流传全国各地,现代流行于辽宁、

纳西族的“拍板”是怎样的一种古老乐器

拍板,简称板,因常用檀木制作而有檀板之名。唐玄宗时,梨园乐工黄幡绰善奏此板,故又称绰板。满、蒙古、纳西、畲、汉等族互击体鸣乐器。满族称察拉齐。此外还有扎板、大板之称。古代流传全国各地,现代流行于辽宁、...

哈尼族都有哪些特别的乐器 哈尼族乐器简介

哈尼族民间乐器一般不用于民歌、说唱和舞蹈的伴奏,而是一种独立的音乐类别,较之民歌形式和音域更为灵活多样。各种乐器因其构造的不同、音域和表现力的差异而呈现出不同的音色特点和常用音调。其中主要有:小三弦、

哈尼族都有哪些特别的乐器 哈尼族乐器简介

哈尼族民间乐器一般不用于民歌、说唱和舞蹈的伴奏,而是一种独立的音乐类别,较之民歌形式和音域更为灵活多样。各种乐器因其构造的不同、音域和表现力的差异而呈现出不同的音色特点和常用音调。其中主要有:小三弦、

羌族羌笛是怎样一乐器 羌族乐器简介

羌笛系用骨制成,前端吊一截皮绳,又作鞭使。最初只“宫、商、角、徵”四音,传有名京房者(公元前77至37年)又加一高音按孔,构成“宫商角徵羽”5音,后汉马融《长笛赋》所记:“近世双笛从羌起……君明所加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