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历史 刘璋麾下十大文臣武将,个个都是俊杰,为何却输给了流浪狗刘备
Posted 武将
篇首语:沉舟侧畔千帆进,病树前头万木春。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三国历史 刘璋麾下十大文臣武将,个个都是俊杰,为何却输给了流浪狗刘备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三国历史 刘璋麾下十大文臣武将,个个都是俊杰,为何却输给了流浪狗刘备
三国时期,已不再是得中原者得天下,而得益州也是有可能得天下的,就算得不到天下,也是能够独霸一方称王称帝的。刘备就是在得益州之地后,称帝业的。那么这益州到底有什么优势呢?
一般而言,益州至少有三个优势:第一益州是三国时期面积最大的三个州之一。第二益州是三国时期最为易守难攻的州。第三益州接近羌族等少数民族,所以民风比较彪悍,多能征善战之士。
在刘璋做益州牧时期,益州除了以上三大优势之外,还有一个优势,就是刘璋麾下文臣武将可谓非常多,至少可以轻松列出十人。那么我们来看看这十大文臣武将都是谁:
(五大文臣:)
第一:法正,此人其才,善奇谋,堪比郭嘉。后来成为刘备最喜欢的谋士,地位超过诸葛亮,为刘备策划了汉中之战,彻底完成了刘备的蜀汉基业。
第二:李严,此人更是才能过人,投刘备之后,成为和诸葛亮比肩的左右肱股之臣。
第三:邓芝,此人也是才能出众,投刘备后,成为蜀汉的重臣。
第四:张裕,此人堪称三国第一神算子,早期刘璋邀刘备入川时,就坚决反对,刘璋不听。后投刘备,因算出刘备死期,酒后说出,被刘备杀掉。
第五:王累,此人堪称忠臣的楷模,是刘璋的从事,因劝阻刘璋不听,竟然以死相劝拒绝刘备入川,但是刘璋这个白脖都没有一丝的犹豫,仍然是引狼入室。
(五大良将)
第六:张任。此人绝对是益州良将,陈寿对张任有评价,说“少有胆勇,有志节。”最后因刘璋部署问题,导致张任战败,刘备听闻张任忠勇,一再想劝降张任,但他誓言不事二主,最后被杀,刘备为之叹息不已。
第七:吴懿。此人是刘备吴皇后的哥哥。也是一员良将,投奔刘备后,成为蜀汉重臣,尤其后期特别明显。
第八:孟达。此人也是一员很有名的将领,后来投降刘备后,也是立了不少功劳的。驻守上庸期间,因和刘备的义子刘封发生矛盾,再加上关羽败走麦城没有出兵相救,担心被问罪,遂投曹魏。
第九:黄权,黄权跟孟达的经历有点像,但是黄权的品格要比孟达高,所以结局也比孟达好。
第十:吴兰,益州将领,投刘备后,得其重用。在汉中之战中被曹彰所杀。
那么刘璋拥有如此得天独厚的优势,地理优势、人才优势,却最后为何败给了流浪狗刘备呢?原因大概有三点:
第一刘璋本人的问题,虽然刘璋的爹刘焉是个有魄力的主子,来到益州大刀阔斧进行整治,扎下了根基,但是刘璋却非雄主,他本人性格十分懦弱,而且还非常多疑,也就是说自己没本事不可怕,还整天怀疑有本事的人。
第二:不能重用贤才,不能听进良言,这是刘璋除了多疑之外的第二个要命缺陷,他自己没本事不怕,若能善待下士,虚心纳言,那么刘璋也不会落得引狼入室被狼咬的结局。
第三:没有认人的能力。作为老大,如果不能认清自己人,那是无能,但是如果连敌友都分不清,那简直就是白痴。尤其是刘备,几乎全天下的人都知道那是一头虎,给他平台他立马就会发出虎威,连曹操都控制不住,刘璋竟然天真地想利用这只四处流浪狗(其实是虎),那简直就是找死。真是不作死不会死。所以说,刘璋之败,实在是自找的。
相关参考
文臣治国,武将御敌,这是中国自古以来的惯例。百姓们能生活安乐,离不开文臣仁政治理,更离不开武将死守边疆,御敌于外。中国十大对外作战名将,都是响当当的男儿,排名不分先后,谁是你心中第一。 一、李牧
文臣治国,武将御敌,这是中国自古以来的惯例。百姓们能生活安乐,离不开文臣仁政治理,更离不开武将死守边疆,御敌于外。中国十大对外作战名将,都是响当当的男儿,排名不分先后,谁是你心中第一。 一、李牧
南北朝时期的元嘉北伐:为何文臣主战武将反对 历来一个国家要发动战争,多是武将们摩拳擦掌、主动请缨,而文臣们则沉稳持重、瞻前顾后。所以三国时曹魏来犯,江东群臣大多主和,才会成就诸葛亮&ld
南北朝时期的元嘉北伐:为何文臣主战武将反对 历来一个国家要发动战争,多是武将们摩拳擦掌、主动请缨,而文臣们则沉稳持重、瞻前顾后。所以三国时曹魏来犯,江东群臣大多主和,才会成就诸葛亮&ld
实际上,三国时期曹操身边从来不缺能人异士,曹操招揽人才的方式也最为开放。曹操奉行唯才是举,这对于天下才子来说都是一生难得入仕的机会。所以曹操身边的文臣武将竞争十分激烈,大家能熟知的哪些人物也都是经过层
曹操给曹丕留下了哪些文臣武将?这些武将都是什么结局?下面本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实际上,三国时期曹操身边从来不缺能人异士,曹操招揽人才的方式也最为开放。曹操奉行唯才是举,这对于天下才子来说都是
1644年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年份。就在这一年,延续了二百七十六年的大明王朝走到了尽头。与此同时,中国又出现了三股主要势力逐鹿中原的情况,这三股势力分别是:大清政权、大顺政权,以及南明弘光政权
南北朝时期元嘉北伐(又称瓜步之战):公元450年,北魏大臣崔浩因主持编纂的国史暴露了拓跋氏祖先羞耻屈辱的历史,被北魏世祖拓跋焘下令族诛,同时受到株连的还有范阳卢氏、太原郭氏、河东柳氏等汉族豪门以及众多
古代帝王的配享功臣,一般都是后任皇帝为前任皇帝确定的。当然也有例外,在两宋对先帝的配享功臣干预最多的是宋高宗。宋神宗、宋哲宗、宋徽宗的配享功臣都是他最终拍板确定的。宋神宗的配享功臣本是富弼,后来定为王
在之前的文章,本号先后介绍了二袁、董卓、刘璋、刘表、吕布等大诸侯麾下武将的实力,除了,除了各大诸侯,演义中还有形形色色的小势力,本文集中介绍一下各小诸侯麾下的强将吧。孔融武安国:孔融虽然也是十八路诸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