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萧遘简介 萧遘七子
Posted 宰相
篇首语:恐惧自己受苦的人,已经因为自己的恐惧在受苦。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萧遘简介 萧遘七子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萧遘简介 萧遘七子
萧遘字得圣,出身南兰陵(今江苏武进)萧氏齐梁房,是后梁明帝萧岿的后人,唐朝时期的官员。有《春诗》、《成都》、《和王侍中谒张恶子庙》等作品,萧遘与孔纬不和,被贬官赐死在永乐。 萧遘是谁 萧遘简介萧遘(?-887年),字得圣,祖籍南兰陵(今江苏武进),唐朝宰相,中书侍郎萧置之子。出身兰陵萧氏齐梁房,咸通五年(864年),进士及第,初任秘书省校书郎,之后历任太原从事、右拾遗等职,期间因开罪宰相韦保衡被贬为播州司马。韦保衡被杀后召回朝中,先后担任礼部员外郎、户部侍郎等要职。黄巢之乱爆发后随唐僖宗李儇逃往四川,中和元年(881年),萧遘受任中书侍郎、同平章事之职成为宰相。光启元年(885年),黄巢之乱被平定,萧遘进拜司空,封楚国公。>光启三年(887年),朱玫之乱被平定,宰相孔纬以萧遘曾接受朱玫任命的官职为借口诬陷萧遘附逆。上奏朝廷将萧遘贬官,不久又将萧遘赐死。>萧遘七子>根据《萧江全谱》、《溪南江氏族谱》等谱牒记载,萧遘生有七子,其次子萧祯,在朱温篡唐之时,指江为姓,改姓为江,隐居在徽州(今安徽歙县),是为萧江氏一世祖。相关参考
萧遘出身名门,进士及第,历任太原从事、右拾遗、户部侍郎、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司空、太子太保等职,封爵楚国公。他一生为官公正廉洁,最终却被陷害赐死,让人唏嘘不已。那么,历史上都如何评价他呢?萧遘的故事王
【建安七子是谁】建安七子之首是谁建安七子简介 所谓建安七子,指的是东汉建安时期涌现的七位文学大家的统称。建安七子主要包括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应、刘桢七人,他们对诗、词、歌、赋、文的发展都作出
宗臣,明代著名文学家,后七子之一,生于公元1525年,去世于公元1560年,字子相,方城山人。 嘉靖二十九年,宗臣参加科举考试,高中进士,以刑部主事的职位进入仕途。他本人性格刚直,不畏权贵,同时
前七子是明代一场文学改革运动的代表人物,主张复古意图革新,而本文的主角边贡便是“前七子”的其中一位。成为文学改革运动的代表,边贡在文学上自然有所成就,他是当时著名的文学家和
陈琳(?-217年),字孔璋,广陵射阳人。东汉末年着名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生年无确考,惟知在“建安七子”中比较年长,约与孔融相当。汉灵帝末年,任大将军何进主簿。何进为诛宦官而召四方边将入京城洛阳
宗臣,明代著名文学家,后七子之一,生于公元1525年,去世于公元1560年,字子相,方城山人。 嘉靖二十九年,宗臣参加科举考试,高中进士,以刑部主事的职位进入仕途。他本人性格刚直,不畏权贵,同时
应玚是东汉末年的文学家,与孔融、陈琳等人并称“建安七子”,其弟应璩也颇有文才,兄弟二人齐名。应玚擅长作赋,代表作有《侍五官中郎将建章台集诗》、《灵河赋》、《征赋》等。“建安七子”应玚简介>应玚(177
“后七子”,是明朝嘉靖、隆庆年间出现的文学流派,成员包括:王世贞与李攀龙、徐中行、梁有誉、宗臣、谢榛、吴国伦。其中王世贞是“后七子”的领袖,在李攀龙
谢榛是明代著名的文学家和诗人,为临清人氏,出生于公元1495年,去世于公元1576年,字茂秦,号四溟山人,明代文学“后七子”之一。以不义之身,活跃在明朝文坛,并与王世贞、李
前七子是明代一场文学改革运动的代表人物,主张复古意图革新,而本文的主角边贡便是“前七子”的其中一位。成为文学改革运动的代表,边贡在文学上自然有所成就,他是当时著名的文学家和诗人,留下了不少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