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所描写“赤壁之战”都借鉴了哪些素材

Posted 演义

篇首语:种子牢记着雨滴献身的叮嘱,增强了冒尖的勇气。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三国演义》中所描写“赤壁之战”都借鉴了哪些素材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三国演义》中所描写“赤壁之战”都借鉴了哪些素材

2、蒋干盗书事件背后的真实历史 解密赤壁之战

《三国演义》中所描写“赤壁之战”都借鉴了哪些素材

东汉末年赤壁之战古战场,亦说蒲坼赤壁?亦说黄州赤壁?自古迄今争论不休。赤壁之战古战场成为有名的千古之谜,历史悬案。

喜论赤壁之战者,亦喜看名著《三国演义》一书,凡细心者亦可见《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先生在《三国演义》一书中已认定了赤壁之战就发生于湖北黄冈市之黄州赤壁,并以十个章节,四万余字的长篇大幅,绘声绘色地述说这场大战,成为该书最精彩的章节。

一、《三国演义》演义了曹操进军蕲黄的经过。《三国演义》第四十二回张翼德大闹长坂桥,刘豫州败走汉津口中,却说曹操见云长在旱路引军截出,疑有伏兵,不敢来追;又恐水路先被玄德夺了江陵,便星夜提兵赴江陵来。荆州治中邓义、别驾刘先,已备知襄阳之事,料不能抵敌曹操,遂引荆州军民出郭投降。曹操入城,安民已定,释韩嵩之囚,加为大鸿胪。其余众官,各有封赏。曹操与众将议曰:今刘备已投江夏,恐结连东吴,是滋蔓也。当用何计破之?荀攸曰:‘我今大振兵威,遣使弛檄江东,请孙权会猎于江夏,共擒刘备,分荆州之地,永结盟好。孙权必惊疑而来降,则吾事济矣。’操从其计,一面发檄遣使赴东吴;一面计点马步水军共八十三万,诈称一百万,水陆并进,船骑双行,沿江而来,西连荆、峡,东接蕲、黄,寨栅联络三百余里。

二、《三国演义》演义了周瑜进军鄂县西山的经过。第四十五回写道:次日,(周瑜)点齐军将,入辞孙权。权曰:‘卿先行,孤即起兵继后。’瑜辞出,与程普、鲁肃领兵起行,便邀孔明同往。孔明欣然从之。一同登舟,驾起帆樯,迤逦望夏口而进。离三江口五六十里,船依次第歇定。周瑜在中央下寨,岸上依西山结营,周围屯住。却说玄德分付刘琦守江夏,自领众将引兵往夏口。遥望江南岸旗幡隐隐,戈戟重重,料是东吴已动兵矣,乃尽移江夏之兵,至樊口屯扎。为了抗衡曹军,孙权、刘备积极备战,将军事大本营和主力军都驻扎在黄州赤壁对岸的江南西山和樊口。

正在寻找孙刘联军主力,并急切要与之决战的曹操闻讯,便唤蔡瑁、张允等一班荆州降将为前部,操自为后军,催督战船,到三江口。

三江口即今鄂州市区上游十余里的三江口,与黄州之堵城镇隔江相望。此时,早见东吴船只,蔽江而来。两军初遇,从已时直杀到末时。曹军失利,曹操遂引军进占江北的黄州城,与江南的武昌西山、樊口隔江对峙。这样,赤壁大战的战场顺理成章的在黄州赤壁展开。

三、黄州赤壁江边首先发生了诸葛亮草船借箭(第四十六回)的故事。当夜五更时候,船已近曹操水寨。孔明教把船只头西尾东,一带摆开,就船上擂鼓呐喊。却说曹寨中,听得擂鼓呐喊,毛介、于禁二人慌忙飞报曹操。操传令曰:‘重雾迷江,彼军忽至,必有埋伏,切不可轻动。可拨水军弓弩手乱箭射之。’又差人往旱寨内唤张辽、徐晃各带弓弩军三千,火速到江边助射。比及号令到来,毛介、于禁怕南军抢入水军,已差弓弩手在寨前放箭;少顷,旱寨内弓弩手亦到,约一万余人,尽皆向江中放箭,箭如雨发。孔明教把船吊回,头东尾西,逼近水寨受箭,一面擂鼓呐喊,待至日高雾散,孔明令收船急回。二十六只船两边束草上,排满箭枝。

四、黄州赤壁江边接着发生了宴长江曹操赋诗的雅事。曹操不仅是身经百战的军人,还是才气横溢的诗人,在勒马长江、决战在即之际,他豪情万丈、诗兴大发。时建安十三年冬十一月十五日,天气晴朗,平风静浪。操令:‘置酒设乐于大船之上,吾今夕欲会诸将。’天色向晚,东山月上,皎皎如同白日,长江一带,如横素练。操坐大船之上,左右侍御者数百人,皆锦衣绣袄,荷戈执戟,文武百官,各依次而坐。曹见南屏山色如画,东视柴桑之境,西观夏口之江,南望樊山,北觑乌林,四顾空阔,心中欢喜。这东南西北四顾视线之焦聚点,正是黄州赤壁江面。

五、赤壁之战终于在黄州赤壁长江岸边爆发。先是黄盖在赤壁江面诈降放火(第四十九回)。(黄盖)南船距操寨止隔二里水面。黄盖用刀一招,前船一齐放火。火趁风威,风助火势,船如箭发,烟焰涨天。二十只火船,撞入水寨,曹寨中船只一时尽着,又被铁环锁住,无处逃避。隔江炮响,四下火船齐到,但见三江面上,火逐风飞,一派通红,漫天彻地。曹军卒不及防,阵营大乱,周瑜率孙刘联军乘势发起总攻,黄州赤壁岸上岸下杀声震天,尸横遍野,血红江水,极为惨烈。

却说当日满江火滚,喊声震地。左边是韩当、蒋钦两军从赤壁西边杀来;右边是周泰、陈武两军从赤壁东边杀来;正中是周瑜、程普、徐盛、丁奉大队船只都到。火须兵应,兵仗火威。此正是:三江水战,赤壁鏖兵。曹军着枪中箭、火焚水溺者,不计其数。

从《三国演义》中对赤壁大战的叙述描写来看,罗贯中所借鉴的素材主要有三:一是《三国志》;二是苏东坡的《赤壁赋》;三是宋元时民间说三国的话本。从《三国演义》中对黄州、赤壁、西山、樊口、三江口等地的叙述描写、方位把握来看,罗贯中应该来到黄州赤壁实地考察过,否则,不会写得如此准确、细致。

本站网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蒋干盗书事件背后的真实历史 解密赤壁之战

蒋干游说周瑜,经《三国演义》对赤壁之战的生动描写,广为人们知晓。据裴松之在《三国志·吴书·周瑜传》所引注的《江表传》记载,曹操遣蒋干游说周瑜确有其事,大致内容如下:

当初曹操听说周瑜年少有美才,以为可以通过游说把周瑜说动,于是秘密派遣九江人蒋干去见周瑜。蒋干穿着布衣葛巾,以个人身份见周瑜,周瑜热情相迎,当即对蒋干说:“子翼(蒋干字)良苦,远涉江湖,为曹氏作说客耶?”蒋干借故否认,推说自己跟周瑜是同一州里,阔别多年,前来叙旧,并作参观。周瑜款待蒋干后告辞去办事,让蒋干独自住了三天。临别时,周瑜请蒋干参观其军营、军库,设宴饯行,称说自己遇到了知己之主,君臣十分相得,表示决不会有所动摇。蒋干只是笑着听周瑜表达心志,始终没有说一句游说之辞。回见曹操时,蒋干说周瑜雅量高致,非言辞所能把他离间。

以上是蒋干游说周瑜的全过程,从这个过程看,蒋干只是白走了一趟。

蒋干是九江人,当时为曹操的幕宾。汉九江与周瑜老家庐江郡舒县(今安徽庐江西南),同属扬州,所以蒋干自称跟周瑜是同州里的老乡,两人并有过交往。这可能是曹操派遣他去游说周瑜的一个原因。再是蒋干这人很有口才,《江表传》称其有仪容,以才辩见称,在江、淮之间独一无二。曹操手下人才济济,独挑选蒋干去游说周瑜,是下了一番苦心的,只是没能如愿。

蒋干游说周瑜的基本史实就是这样,问题在于蒋干是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见周瑜的,《江表传》没有明确记载,于是出现了三种说法。

一说在赤壁之战后。《资治通鉴》将此事记载为建安十四(公元209年)年冬十二月,即公元210年之初。此时的周瑜,已攻下江陵,屯据南郡,领东吴南郡太守。所以,蒋干游说周瑜,就是周瑜在荆州之时。一些书籍也按《资治通鉴》的记载将此事放在周瑜领南郡太守之时,如《诸葛亮评传》(柳春藩著,中国青年出版社1997年7月出版)。此书叙说,赤壁之战后,曹操在政治上采取分化瓦解敌人的策略,于是派周瑜故旧九江人蒋干去见周瑜进行策反,结果被周瑜拒绝。

一说在赤壁之战前。如刘逸生《三国小札》所说。刘先生认为司马光《资治通鉴》把蒋干游说周瑜这件事放在建安十四年冬,是不合理的。因为这时周瑜已立下大功,成为东吴第一号人物,决不是曹操一个说客能打动的,曹操也不致于在赤壁大败之后向周瑜劝说归降。果真如此,曹操便真是个大傻瓜了。这是刘逸生先生的看法。再就是《三国演义》所说,蒋干游说周瑜是在赤壁大战之时。这跟《江表传》的记载显然相违,只是小说家移花接木的艺术手法而已。《三国演义》写赤壁之战时 “群英会蒋干中计”这段文字,源于元代的《三国志平话》,也不全是罗贯中的发明创造。罗贯中只是对《平话》作了一番加工改造,使故事既生动传神,又显得合理。《平话》里的蒋干是个仙长,曹操拜其为师,派他去游说周瑜,结果反中了周瑜之计。《演义》把仙长、拜师这些去掉了,又对故事精心修饰,使“群英会蒋干中计” 这个回目花团锦簇,十分好看,而蒋干也就成了书卷气十足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小丑式人物,如戏剧《群英会》中所表演的那样。

那么,蒋干游说周瑜,到底是在赤壁之战前,还是在赤壁之战后?如果说在赤壁之战前,那只有在周瑜镇巴丘之时。建安初,周瑜随孙策平定江南,夺取豫章郡(今江西南昌)等地,初露英姿,曾留屯巴丘。这个巴丘在今江西峡江县,非岳阳古巴丘,峡江古巴丘离九江较近。周瑜屯巴丘,是建安四年的事。建安五年,孙策被刺身亡,孙权留周瑜在身边,“与张昭共掌众事”,基本上一直随孙权左右征战或议事,只在建安十一年一度驻屯过宫亭(即宫亭湖,今鄱阳湖),建安十三年赤壁之战前驻屯过鄱阳(今江西波阳县)。《江表传》说曹操闻周瑜年少有美才,蒋干游说周瑜似应在周瑜年少初露锋芒之时,那就是驻屯巴丘的时候。不过,这个时候曹操正与袁绍进行生死较量,官渡之战迫在眉睫,须全力对付袁绍,似乎不太可能专门派蒋干去游说周瑜。而建安十一年只是短暂屯驻宫亭,赤壁之战前屯驻鄱阳时也不可能,因为这年八月曹操已引兵南下,很快占有荆州,根本不把孙权放在眼里,不大可能派蒋干去游说周瑜。

刘逸生先生说曹操在赤壁之战后派蒋干去游说周瑜不合理,似有一定道理。但他说当时周瑜已立大功,成为东吴第一号人物,决不是曹操一个说客能打动,也不尽然。愈是关键人物,愈有可能成为对方策反的主要对象。曹操在周瑜手上吃了亏,想出法子策反周瑜,如成功,大可挽回点面子。问题是历史上以治学严谨著称的司马光,为什么将此事编写在周瑜攻下江陵之后的建安十四年冬十二月?恐怕不是一时疏忽。《江表传》记述此事是紧接着记述程普与周瑜改善关系、称赞周瑜之后。程普原以为自己年长,不把周瑜放在眼里,曾数次羞辱周瑜,周瑜从不计较。赤壁之战时,两人为左右都督,关系仍很紧张,差点误了大事。这事在《吕蒙传》中由吕蒙说出,告诉孙权袭取荆州只应确定一个主帅,不要像赤壁之战时那样搞两个都督。因为东吴决定袭取荆州时,孙权原想让周瑜跟吕蒙一起任都督,经吕蒙一提醒,就只让吕蒙当主帅。既然《江表传》记述蒋干游说周瑜是在程普与周瑜改善关系之后,那么,蒋干游说周瑜就不可能在赤壁之战以前。蒋干游说周瑜很可能就发生在荆州。

蒋干游说周瑜到底在何时何处?由于史书中没有明确记载,人们只能从不同角度进行评判。至少,蒋干荆州游说周瑜是其中的一说。

相关参考

蒋干盗书事件背后的真实历史 解密赤壁之战

蒋干游说周瑜,经《三国演义》对赤壁之战的生动描写,广为人们知晓。据裴松之在《三国志·吴书·周瑜传》所引注的《江表传》记载,曹操遣蒋干游说周瑜确有其事,大致内容如下:当初曹操听说周瑜年少有美才,以为可以...

三国十大战役 赤壁之战最为出名

本站网导读:小编整理了一些关于“三国十大战役赤壁之战最为出名”的详细内容!作为战争频繁的三国时期,权谋和武力是走下去的唯二两个武器。今天要盘点的就是在三国时经历的十大转折性战役。每一次战争都开辟了一个

到底是败于周郎还是败于疾病? 赤壁曹操之败

...常认为曹军大败的致命原因是遭遇了火攻。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便有关于曹军因遭遇火攻而失败的描写,小说中称曹操是中了周瑜的计,误将战舰相连,后周瑜遣黄盖诈降时利用火攻,一举将曹操的二十几万大军歼灭,弄...

赤壁之战决定天下三分,这场战争重新定义了三国

  赤壁之战我们都很熟悉,正是这场战争导致了天下三分,孙权和刘备各自占据了吴地和蜀地地,而曹操仓皇逃回北方开始休养生息。短时间内也无法对南方用兵。  而刘备则抓住机会,守住荆州并攻下益州,有了稳定的栖

赤壁之战曹操败于火攻

  《三国演义》中流传出很多传奇故事,这些故事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例如桃园结义、煮酒论英雄、三英战吕布、三顾茅庐、千里走单骑等等,说起来真是三天三夜也说不完。其中,赤壁之战是大家议论很多的一场战役了。

赤壁之战到底谁才是最大的获利者

赤壁之战到底谁才是最大的获利者?看刘备得到了什么!熟悉三国时期那段历史的朋友们都知道三国时期的一场至关重要的的战役,那就是赤壁之战赤壁之战是东汉末年,刘备的蜀汉集团联合孙权的东吴集团一起对抗曹操的曹魏

赤壁之战到底谁才是最大的获利者

赤壁之战到底谁才是最大的获利者?看刘备得到了什么!熟悉三国时期那段历史的朋友们都知道三国时期的一场至关重要的的战役,那就是赤壁之战赤壁之战是东汉末年,刘备的蜀汉集团联合孙权的东吴集团一起对抗曹操的曹魏

三国系列——赤壁之战的曹操和夷陵之战中的刘备哪个败得惨?

为什么同样作为重大的失败,曹操在赤壁之战基本上没有损失有名的大将和谋士,而刘备在夷陵之战中很多大将、参谋都身亡了,以致蜀汉后期人才匮乏?从结果说肯定是刘备在夷陵之战中败得更惨。尤其刘备地小兵少,即使遭

三国赤壁之战的故事简介,孙刘联合抗曹火烧赤壁

本站网:小编整理了一些关于“三国赤壁之战的故事简介,孙刘联合抗曹火烧赤壁”的详细内容,方便你详细了解!历史上三国赤壁之战的故事是三国三大战役中最著名的一场,三国赤壁之战简介中孙权刘备联合抗曹,周瑜采用

三国脑洞题,赤壁之战神秘的第三方势力

大家好,今天给大家聊一聊三国的脑洞,说的是赤壁之战的时候神秘的第三方势力。不过我希望你们把它当笑话来看,千万别当真。周瑜先从周瑜打黄盖说起很多历史学家都说,周瑜打黄盖是《三国演义》虚构的,不能当真。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