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历史 赤壁之战孙权为何向曹操投降 赤壁之战的幕后黑手是谁

Posted 三国

篇首语:上下观古今,起伏千万途。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三国历史 赤壁之战孙权为何向曹操投降 赤壁之战的幕后黑手是谁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三国历史 赤壁之战孙权为何向曹操投降 赤壁之战的幕后黑手是谁

  赤壁大战之前,东吴的大部分官吏都劝孙权投降曹操,因为那时候无论是双方力量还是战场形势都对曹操有利。但是,孙权在鲁肃的劝说下,下定了抗击曹操的决心,又在周瑜的力主之下统一了东吴君臣的思想,终于在赤壁打败了曹操,获得了赤壁大战的胜利。那时的孙权,是何等的豪壮!可是,孙权在赤壁之战后又夺取了荆州的江北南郡,建安二十年又从刘备手中夺回了江南三郡;同年,孙权在濡须又没让曹操占到便宜。就是在这样一种各方面都有利的形势下,孙权在建安二十二年向曹操投降了!而这一年,东吴并没有其他大的战事。

  孙权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向曹操投降呢?

  孙权当时所处的形势

  当时孙权的东吴政权,占有了江南和淮河流域的大部分地区,也是当时的中国除了曹操以外的一支最重要的政治和军事力量。同样,孙权也成为曹操最主要的攻击目标。

  赤壁大战于建安十三年(公元208)结束,此后,曹操和孙权都有哪些交战呢?

  建安十四年春天,曹军来到谯县,制造快船,操练水军。秋天从涡水进入淮河,渡过肥水,屯兵合肥。建安十七年冬天曹操征伐孙权,第二年春天进军濡须口。曹操攻破了孙权的江西大营,擒获了孙权属下的都督公孙阳,然后撤兵回去。建安十九年七月,曹操率兵征讨孙权,双方没有发生较大战事。建安二十年八月,孙权率军十万包围了合肥。当时,守卫合肥的曹魏主将是张辽,整个合肥城只有区区七千多人,然而,就是这个张辽,却将孙权打败,还差一点儿活捉了孙权。建安二十一年冬天,曹操率军来到居巢。第二年春天对孙权的濡须口发起了猛攻,孙权败退而走。

  曹操这时候在其他方面有什么大战呢?

  建安十六年(公元206)七月曹操亲征关中的马超、韩遂,年底平定。建安二十年三月进攻汉中的张鲁,十一月张鲁投降。

  可以看出,从曹操这这方面来说,他的主要进攻方向是在孙权。

  另外再看看刘备和孙权的战事。

  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孙权以刘备已经得到益州为由,要求刘备归还荆州,因为在赤壁大战时,刘备以自己土地太小为理由,要求孙权借给他荆州的南郡。刘备推脱不还,说等到得了凉州,再把荆州还给他。孙权非常生气,派遣吕蒙夺取了长沙、桂阳和零陵三个郡。刘备也攻下了原属孙权控制的公安。由于曹操占领了汉中,随时都有可能进攻成都,刘备提出来和孙权讲和,于是,两家将荆州分属,江夏、长沙、桂阳归东吴;南郡、零陵、武陵归刘备。

  在此期间,刘备和曹操只在汉中有战事,曹操留在汉中的大将是夏侯渊、张郃,刘备的大将是张飞。到建安二十三年刘备进攻汉中,第二年收复。这是在孙权投降曹操以后的事情。

  从以上情况可以看出,孙权的战事最多,形势最为严峻,他不仅战线长,而且要面临着两大敌人的威胁,而这种威胁还都是致命的。

相关参考

历史军事 赤壁之战获胜后孙权为什么还要向曹操投降

赤壁大战之前,东吴的大部分官吏都劝孙权投降曹操,因为那时候无论是双方力量还是战场形势都对曹操有利。但是,孙权在鲁肃的劝说下,下定了抗击曹操的决心,又在周瑜的力主之下统一了东吴君臣的思想,终于在赤壁打败

赤壁之战获胜后孙权为何还要投降曹操?

在赤壁大战之前,曹操大军压境,东吴的大部分官吏都劝孙权投降曹操,因为那时候无论是双方力量还是战场形势都对曹操有利。但是,孙权在鲁肃的劝说下,下定了抗击曹操的决心,又在周瑜的力主之下统一了东吴君臣的思想

赤壁之战获胜后孙权为何还要投降曹操?

在赤壁大战之前,曹操大军压境,东吴的大部分官吏都劝孙权投降曹操,因为那时候无论是双方力量还是战场形势都对曹操有利。但是,孙权在鲁肃的劝说下,下定了抗击曹操的决心,又在周瑜的力主之下统一了东吴君臣的思想...

三国历史 孙权下决心打赤壁之战的真正原因

公元208年,那年孙权27岁,偏居江东;而曹操已经54岁了,论辈份,曹操是孙权的长辈,论资历,曹操战黄巾军,破吕布,败袁术,征张绣,战刘备,挟天子以令诸侯不说,在8年前,官渡之战中,以少胜多,重创当时

赤壁之战的故事

  赤壁之战的故事:赤壁之战,是指三国形成时期,孙权、刘备联军于建安十三年(208年)在长江赤壁(今湖北省赤壁市西北)一带大破曹操大军,奠定三国鼎立基础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那么,赤壁之战为

三国历史 赤壁之战的故事

  赤壁之战的故事:赤壁之战,是指三国形成时期,孙权、刘备联军于建安十三年(208年)在长江赤壁(今湖北省赤壁市西北)一带大破曹操大军,奠定三国鼎立基础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那么,赤壁之战为

赤壁之战的主人公是谁?赤壁之战的结果如何?

赤壁之战的主人公是谁?赤壁之战的结果如何?  赤壁之战,是指东汉末年,孙权、刘备联军于建安十三年(208年)在长江赤壁(今湖北省赤壁市西北)一带大破曹操大军,奠定三国鼎立基础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

赤壁之战胜利谁的功劳最大?赤壁之战的最大功臣

在《三国志.武帝纪》中的记载,“公至赤壁,与备战,不利。”有数倍与孙刘联军的大军的曹操没想到刚到赤壁就首战不利,有因为军中有瘟疫和当时风向不好等原因烧船退兵。曹操此战,虽有人数上的优势,但弱势也不少。...

历史人物 赤壁之战历史人物简介 赤壁之战的主人公是谁

赤壁之战是西汉末年孙权、刘备联军与曹操之间发生的一场重要战役。赤壁之战中的人物简介鲁肃(172~214)字子敬。三国时临淮东城(今定远)人。出身士族。初率部属百余人跟随周瑜到江南,为孙权所敬重。建安十

历史军事 历史上的赤壁之战发生地 简述赤壁之战的过程

三国形成时期,孙权、刘备联军于汉献帝建安十三年(208)在长江赤壁(今湖北蒲圻西北,一说今嘉鱼东北)一带大败曹操军队,奠定三国鼎立基础的著名战役。曹操基本统一北方后,作玄武池训练水兵,并对可能动乱的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