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汉国的官职划分 三国时期蜀汉国的官职介绍

Posted 丞相

篇首语:学向勤中得,萤窗万卷书。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蜀汉国的官职划分 三国时期蜀汉国的官职介绍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蜀汉国的官职划分 三国时期蜀汉国的官职介绍

2、蜀汉实力为何那么弱,对比其它两国的相关数据,结果已经很明显

蜀汉国的官职划分 三国时期蜀汉国的官职介绍

蜀汉国的官职:

蜀汉(221―263),即季汉(西汉、东汉的延续),三国之一,为汉皇室后裔刘备所建立,国号为“汉”。而由于刘备所建立的政权以蜀地为根据地,所以多被称为“蜀”。以其地称其国,其实是对刘备政权的蔑称,但后人逐渐习惯了这个称呼,而又为了承认刘备建立的汉室政权,所以称其为蜀汉。

蜀汉官制编辑蜀汉没有实行曹魏那种九品官制,因此官制与东汉相仿(可参见东汉官制)。由于昭烈帝刘备和后主刘禅对诸葛亮及其后继者的信任和依赖,蜀汉形成了以丞相、大司马、大将军等政府首脑执掌大权的体制。

丞相

可以开府治理事务,刘备建国以诸葛亮为之,蜀汉后主时代,诸葛亮病亡后随即废弃。府内编制属官有、前、后军师、长史、司马、从事中郎、主簿、参军、东曹掾、西曹掾、仓曹掾、令史,记室、门下督等。与东汉府官均由府主自行征辟不同,蜀汉丞相属官均由朝廷任命,成为实际上的朝臣。诸葛亮去世后,不再置丞相之职,以示诸葛亮无人可及之地位。以蒋琬为大司马领政,后任者费t、姜维则任大将军之职,名号不一。

三公及它

用以位置勋旧大臣,没有实际权力,也不开府。置太常,但博士无专经,可能系缺少足够的经学之士。

置卫尉、光禄勋、太仆、大鸿胪、大司农、少府等诸卿,但没有廷尉、宗正。蜀汉诸卿的官称沿用汉制,均不带卿字,与官署名一致。光禄勋设置五官郎将、左中郎将、右中郎将,分领三署郎。另有虎贲中郎将、羽林中郎将等。内朝官如散骑常侍,中常侍等均沿用东汉旧制,以宦官充任,与曹魏任用士人为内朝官不同,说明蜀汉的内朝官不如曹魏重要。这与蜀汉以丞相、大司马等开府领政,皇权受到削弱、外重内轻的政治格局是相应的。

沿置尚书台,置尚书仆射一人,不分左、右,也不分曹属办事,尚书郎唯有吏部、选曹、左选、右选、度支等,较曹魏简略。这是因为蜀汉军政事务集权于丞相府有关,蜀汉的行政中心是丞相府而不是尚书台,丞相府属官如长史、司马等实际代替了尚书台属官的职务。

置中领军、领军、前领军、行领军;中护军、前护军、后护军、左护军、右护军、护军、行护军;中监军、前监军、右监军、中典军、后典军等将军为军政事务官。

蜀汉辖境有汉主要是益州(包括汉中)以及凉州的一部分(武都郡),三国之中疆域最小。蜀汉置司隶校尉,但仅为加官虚衔,遥领司州,无具体职责,张飞本兼此职,后由诸葛亮继任。益州初置牧,管辖益州范围内军民政务以及下属各郡县,由诸葛亮兼任。诸葛亮死后,废牧置刺史。后主建兴七年(229年),东吴蜀汉相约预分天下,曹魏之兖、冀、并、凉四州分属于蜀汉,也置刺史遥领。荆州、雍州刺史时置时废。主要的地方官也就是益州刺史,其属官最多,有治中从事、别驾从事、功曹从事、议曹从事、劝学从事、典学从事、部郡从事、督军从事,前、后、左、右部司马、主簿、书佐等。

州以下置郡、郡置太守、都尉。犍为郡置属国都尉,柯郡置五部都尉,阴平郡有关都尉,巴东郡置江关都尉。郡吏可考者有功曹掾、史、五官掾、师友祭酒、督军从事、门下书佐、主簿等。县乡建制等与东汉无异。

蜀汉封爵沿东汉旧制,唯王、侯二等,皇子封王,功臣封侯。王、侯均无邑、禄。

蜀汉实力为何那么弱,对比其它两国的相关数据,结果已经很明显

对比三国中魏蜀吴的实力,小说因为主要描述对象是蜀国,所以读者容易产生一种感觉,认为蜀汉的实力仅次于曹魏。仅从蜀汉前期的发展历程来看,那时蜀汉还没有失去荆州这个战略要地,加上荆州的经济军事实力,蜀汉的实力确实仅次于曹魏。但刘备夺了益州之后,荆州就被东吴夺走了,实际上蜀国后期一直都只有益州一个州作为地盘。

光从发展过程中的实力变化,难以获得直观的实力对比。从这三个势力的一些具体数据来看,其对比就很显著了。根据史书资料的记载,蜀汉军队兵力在8-13万左右,所占地盘内的人口数量在90-120万之间。从这些信息来看,蜀国并不占有人口上的优势。相比之下,其他两个国家兵力都达到了几十万,人口总数也有数百万。在那个战争主要依靠人力优势为主的时期,哪个国家的人口数量越多,这个国家就越有资本。实际上,衡量一个国家的军事实力,不能仅从兵力数量上来考虑,疆域越辽阔的国家,要想维持各地的稳定,就需要更多军队驻扎各地。

蜀汉只有一个州,其所有兵力较为集中,而曹魏有十二州,这么多州光防守就要不少兵力。诸葛亮北伐时,蜀军在兵力上不如魏军,然而它却能和魏军势均力敌,这似乎正是曹魏实力没有看起来那么强的直接体现。但纵使一个国家军事实力不弱,考虑到这种国与国之间的吞并战争持续时间往往很长,这样就不得不将国家的经济实力考虑在内。说到经济实力,蜀国无疑是最弱的,因为蜀国的地理位置限制,诸葛亮想要大规模发展生产力,终未能如愿。

而曹魏和东吴占据了很大的地理位置优势,经济更加繁荣。曹魏占据了中原地区,在那个时期,中原地区人口更加密集,商品经济更加繁荣。东吴占据江南地区,航运便利,而且因为靠海,所以可以借助海运发展经济,这些都使得它们有长期作战的资本。诸葛亮之所以选择北伐,也正是顾虑到了这一点。如果选择休养生息发展国力,同样的时间,曹魏和东吴实力将提升更多,这样就会使蜀国进一步处于被动地位。

北伐虽然能扰乱曹魏的发展稳定性,但蜀汉也为此付出了很大代价。或许蜀汉可以选择向南扩张,如果它能在东南亚开拓更多地盘,就有了依靠海运发展经济的机会。不过诸葛亮还是没有选择这么做,他一直都为了完成刘备的嘱托奋斗着。为了完成刘备的夙愿,他只得率军北伐,纵使他知道北伐成功的可能性很小,但只要能尽可能地减小和魏国的实力差距,北伐就不能停止。

或许北伐纵使没有取得成效,蜀国也不至于那么快灭亡。它所处的位置很适合防守,曹魏军队主动来袭击,想要突破防线也得花很大功夫。如果蜀国最后不是因为后方防守空虚,致使魏军有机可乘,三国鼎立的格局可能还将持续很长时间。

(图片来源于网络)

蜀国(11)东吴(26)蜀汉(41)

相关参考

三国曹魏、蜀汉、东吴,这三个国的疆域从哪到哪

曹魏曹魏的疆域在曹操时即大幅发展,曹丕称帝建国后定型,约占有整个华北地区。大致上北至山西、河北及辽东,与南匈奴、鲜卑及高句丽相邻;东至黄海。东南与孙吴对峙于长江淮河一带及汉江长江一带,以寿春、襄阳为重

蜀汉实力为何那么弱,对比其它两国的相关数据,结果已经很明显

对比三国中魏蜀吴的实力,小说因为主要描述对象是蜀国,所以读者容易产生一种感觉,认为蜀汉的实力仅次于曹魏。仅从蜀汉前期的发展历程来看,那时蜀汉还没有失去荆州这个战略要地,加上荆州的经济军事实力,蜀汉的实

蒋琬是哪国的大臣?是如何死的? 蒋琬理政

蒋琬(?—246年),字公琰。零陵湘乡(今湖南省湘乡县)人。三国时期蜀汉宰相。与诸葛亮、董允、费祎合称“蜀汉四相”。蒋琬初随刘备入蜀,被任命为广都长,后因不理政事激怒刘备,在诸葛亮的劝说下,蒋琬免于一

蒋琬是哪国的大臣?是如何死的? 蒋琬理政

蒋琬(?—246年),字公琰。零陵湘乡(今湖南省湘乡县)人。三国时期蜀汉宰相。与诸葛亮、董允、费祎合称“蜀汉四相”。蒋琬初随刘备入蜀,被任命为广都长,后因不理政事激怒刘备,在诸葛亮的劝说下,蒋琬免于一

三国官职表简介 三国官员等级是怎么划分的

  三国处于东汉末年与西晋建立的过渡时期。魏、蜀、吴三国虽取代了东汉献帝,三分天下,但在礼仪制度上仍然基本沿袭汉制。魏蜀吴三国不仅遵循东汉的儒家仪典,在官吏任用及等级划分上也无不体现汉制。那么,三国的

历史人物 刘备最初的官职是什么?他是怎样开创蜀汉的?

《三国演义》中的刘备,一开始就只是一个摆地摊卖草鞋的小贩,虽然有一点皇室血脉,但是毕竟关系太远,到他这一代基本上就是个平民了。而他最终成为蜀汉的开国皇帝,也不是一蹴而就,他也是从一个小官职开始一点点往

历史人物 三国时期蜀汉杰出重臣董允简介

三国人物中文名:董允别号:字休昭国籍:蜀汉民族:汉族诞生地:南郡枝江(今湖北枝江)死日期:公元246年职业:官员重要造诣:匡扶君主,连结蜀汉后方稳固职位:蜀汉四英官职:黄门侍郎、侍中本籍:益州巴郡江州

历史人物 三国时期蜀汉杰出重臣董允简介

三国人物中文名:董允别号:字休昭国籍:蜀汉民族:汉族诞生地:南郡枝江(今湖北枝江)死日期:公元246年职业:官员重要造诣:匡扶君主,连结蜀汉后方稳固职位:蜀汉四英官职:黄门侍郎、侍中本籍:益州巴郡江州

历史人物 三国时期蜀汉官员陈震简介

三国人物本名:陈震字号:孝起所处时代:汉末三国民族族群:汉人作古时候:公元235年重要作品:《入吴移关候》相干事宜:与孙权开坛歃盟,交分世界籍贯:荆州南阳郡(今河南南阳)官职:卫尉册封:城阳亭侯典故:

历史人物 三国时期蜀汉辅佐名臣费祎简介

三国人物中文名:费祎别号:费文伟国籍:蜀汉民族:汉族死日期:253年职业:政治家重要造诣:养精蓄锐,加强蜀汉国力官职:大将军谥号:敬侯籍贯:江夏鄳县(历史lishixinzhi.com)费祎人物平生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