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官职表简介 三国官员等级是怎么划分的

Posted 将军

篇首语:学问勤中得,富裕俭中来。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三国官职表简介 三国官员等级是怎么划分的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三国官职表简介 三国官员等级是怎么划分的

2、汉末和三国时的官职与爵位

三国官职表简介 三国官员等级是怎么划分的

  三国处于东汉末年与西晋建立的过渡时期。魏、蜀、吴三国虽取代了东汉献帝,三分天下,但在礼仪制度上仍然基本沿袭汉制。魏蜀吴三国不仅遵循东汉的儒家仪典,在官吏任用及等级划分上也无不体现汉制。那么,三国的官职表是怎么样的呢?三国的官员等级又是怎么划分的呢?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三国官职表简介

  三国时期的官职制度大都承袭东汉,分为九卿、内侍、尚书、助理、武官、地方州官等几个方面。

  九卿有太常(奉常),掌礼仪祭祀;光禄勋(郎中令),宿卫侍从之官。下属官职有五官中郎将、左中郎将、右中郎将、虎贲中郎将、羽林中郎将、奉车都尉、驸马都尉、骑都尉、光禄大夫、太中大夫、中散大夫、谏议大夫、议郎、谒者仆射等;卫尉,掌宫门禁卫;

  太仆,掌车马。下属官员有考工令、车府令、未央厩令等;廷尉(大理),掌诉讼断案,平决诏狱;大鸿胪(典客),掌管诸侯和各少数民族事务,相当于外交官员;宗正,管理皇族事务,一般由皇族中德高望重之人担任;大司农(治粟内史),掌管一国之租税钱谷盐铁和国家财政收支,下属官员有太仓令、平准令、导官令等;少腐,掌管宫中御用之物。下属官员有太医令、太官令、守宫令、侍中、中常侍(宦官)、黄门侍郎、小黄门(宦官)、尚书令、尚书仆射、尚书、御史中丞、兰台令史等。

  内侍官员有:大长秋、中常侍、小黄门、中黄门等,皆由宦官担任。

  尚书有:尚书令(总揽一切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中书令(即秘书令,掌机密,为事实上的宰相。)、五兵尚书(五兵指中兵、外兵、骑兵、别兵、都兵。)、度支尚书(户部)、左民尚书(工部)、吏部尚书(大尚书)

  武将官职有大将军(武将之首)、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中郎将、校尉等以及各个时期设立的将军名号。

  地方官员有刺史(原为丞相史,驾车巡查全州,以六条察问郡县,考量各地官员业绩)、

  司隶校尉(掌纠察京师百官及其京畿各郡,相当于州刺史。)、太守(郡级最高长官,亦称郡守。)京兆尹、令、长史等。

  另外,在三国时期,还有名号侯、关中侯等无封邑虚封的官职。

  三国官员等级划分

  三国的官员若按品级来分则一品是:丞相、大司马(太尉)、(大)司徒、(大)司空 、大将军、

  大都督等;

  二品是卫尉、太常、太仆 、廷尉等九卿及骠骑大将军、车骑大将军、中军大将军;

  三品是侍郎(尚书郎) 、侍中、中书令 、大尚书、前将军、左将军、右将军、后将军等;

  四品是卫尉丞、太常丞、太仆丞等九卿辅官和征东将军、征南将军、征西将军、征北将军等;

  五品是御史大夫、御史中丞、丞相主薄、丞相长史、安南将军、安东将军、安北将军、安西将军等;

  六品是议郎、郡史、赞飨、食监、军师将军、领军将军(领军、中领军)、护军将军等;

  七品是左长史、右长史、侍御史等五史五掾,以及羽林郎将、立武郎将、立节郎将等;

  八品是太史丞、太乐丞、太祝丞等十辅丞。以及长水校尉、屯骑校尉、越骑校尉等;

  九品是县尉、县丞、县史、谒者仆射(大谒者)、宾赞谒者、监冶谒者等。

  三国的官员若按三公九卿的地位来分则有三公之上、三公、九卿之上、九卿、九卿之下的分法。

  三公之上的官员有:百官之长的丞相、掌管全国的军政大权的太傅、大司马、上大将军、大将军等,此类官员的权力最大。

  三公有:太 尉、司 徒、司 空。

  九卿之上有: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

  九卿有:大司农、大鸿胪、光禄勋、卫 尉、廷 尉、太 常、太 仆、少 府等。

  九卿之下:其余的官员。

  以上就是对三国官员职位等级的有关介绍,本内容源自本站网(www.cha138.com)原创文章,如有转载,请说明出处!

汉末和三国时的官职与爵位

  两汉时以官秩划分官员的等级。官秩为按照职位高低而发放的俸禄,从一万石(只有三公号称万石,其他最高的只有中两千石)到一百石不等;同样的石数还有中、真、比之分,中为满的意思,中两千石即实发两千石。中两千石的月俸是米七十二斛和钱九千,真两千石是米三十六斛和钱六千五,比两千石是米三十四斛和钱五千(引自《后汉书·百官志五》)。一般史书中石数之前未注明“中”和“比”,则为“真”,譬如刺史秩六百石,即刺史官秩为真六百石。

  两汉时并无官品一说,官品即正一品、从一品、正二品之类。至于三国时有无官品,我并不是十分确定,有些古书上的确提及了魏国有类似官品一说(此说最早见于《通典·魏官品》,《通典》是唐朝人所着),但正史《三国志》、《后汉书》、《晋书》之中都没有明确的记载,因此三国部分也不分官品。

  文官篇

  太傅:

  《后汉书·百官志一》:“太傅,上公一人。本注曰:掌以善导,无常职。”荀绰晋百官表注曰:“汉太傅置掾属十人,御属一人,令史十二人。”

  上公即位在三公以上的公,西汉时太师、太傅、太保合为上公。掾属是掾吏和属吏的总称(《汉书音义》曰:“正曰掾,副曰属。”掾吏为正,属吏是副官,类似现在的正副局长。),是由主官自行选用的官吏;御属是由朝廷指派给主官的下属官吏,主管府中的文书;令史在掾属之下,是低级的办事官吏。

  东汉仅有太傅,而且不常置,只有新帝继位的时候,才设置太傅一职,太傅死去后,则不再选用人继任。《后汉书·百官志一》:“世祖(汉光武帝)以卓茂为太傅,薨,因省。其后每帝初即位,辄置太傅录尚书事,薨,辄省。”

  太傅负责教导天子,并没有特定的职务,通常都授予朝中威望极高的老臣。按汉光武帝时惯例,所有太傅都录尚书事。但实际上,东汉末年的太傅并没有实权。

相关参考

汉末和三国时的官职与爵位

  两汉时以官秩划分官员的等级。官秩为按照职位高低而发放的俸禄,从一万石(只有三公号称万石,其他最高的只有中两千石)到一百石不等;同样的石数还有中、真、比之分,中为满的意思,中两千石即实发两千石。中两

汉朝历史 汉朝官员等级是怎么划分的都有哪些机构

汉朝官员等级是怎么划分的都有哪些机构  汉朝是历史上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作为一个独立的王朝,汉朝所建立的官职制度是怎么样的呢?他们的官员等级划分又是怎么样的呢?下面由小编来为大家讲解讲解。  一,三公

清朝官员等级表,清朝官员的级别“品”与现在的官员的“级”是怎样

清朝官员的级别“品”与现在的官员的“级”是怎样的对应关系?1、一品:【正国级】文职京官:太师、太傅、太保、【荣誉官职,相当于人大、政协之类的】殿阁大学士【政治局常委】武职京官:领侍卫内大臣【北京军区司

清朝官员等级服饰,清朝服饰有怎样的等级划分

清朝服饰有怎样的等级划分?古代清朝官员等级如何划分?官服特点?15标签:清朝官服,清朝,官员如:巡抚是不是二品官员?官服怎样?权力范围?望能详细描述,系统解答!问题补充2008-02-1713:39各

蜀汉国的官职划分 三国时期蜀汉国的官职介绍

蜀汉国的官职:蜀汉(221―263),即季汉(西汉、东汉的延续),三国之一,为汉皇室后裔刘备所建立,国号为“汉”。而由于刘备所建立的政权以蜀地为根据地,所以多被称为“蜀”。以其地称其国,其实是对刘备政

历史人物 三国时期吴国将领陈表简介

三国人物中文名:陈表别号:陈文奥国籍:吴国民族:汉族职业:将领籍贯:庐江松滋(今安徽宿松)官职:新安都尉、偏将军爵位:都亭侯→都乡侯人物平生幼年着名陈表,字文奥,是偏将军陈武与小妾所生之子。陈表幼年时

清朝官员级别大小排名图,清朝官职各等级正从官员补服图案有什么差

清朝官职各等级正从官员补服图案有什么差别?清朝官职各等级正从官员补服图案正从没有区别,一品到九品补服的图案是不同的,文官和武官也不同:1、文官:一品仙鹤,二品锦鸡,三品孔雀,四品云雁,五品白鹇,六品鹭

晋朝历史 晋朝著名将领 晋朝的将军等级怎么划分

  晋朝是由手握军事力量的权臣逐步建立起来的,可以说这是一个依靠军功武力建立的朝代。晋朝之所以能尽灭三国,统一天下,自然离不开为晋朝效力的众多骁勇善战的将领。那么,晋朝著名将领都有谁呢?晋朝的将军等级

清朝官员品级对应现代,求解清朝官职对应现代官职

求解清朝官职对应现代官职概述现代官职从股级、科级、处级、厅级、部级到国家领导人只有6个大等级12个小等级,而古代的等级从品级建立时就有9品18级(9品30阶)。做级别对比时,只好以几个区域品级对齐了。

历史人物 三国时期蜀汉官员陈震简介

三国人物本名:陈震字号:孝起所处时代:汉末三国民族族群:汉人作古时候:公元235年重要作品:《入吴移关候》相干事宜:与孙权开坛歃盟,交分世界籍贯:荆州南阳郡(今河南南阳)官职:卫尉册封:城阳亭侯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