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明治维新前后的日本新闻业
Posted 舆论
篇首语:万事须己运,他得非我贤。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明治维新前后的日本新闻业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明治维新前后的日本新闻业
一场改革之前,舆论的作用非常大,而报纸则是舆论的主要阵地。日本明治维新之前,日本的新闻舆论就发挥了很大的传播作用,而在明治维新之后,日本政府也有意识地加大舆论方面的宣传。>明治维新前夜的舆论传播分为两种,其中,“瓦版”开创了民间信息传播的格局:“藩书调所”的设定,开创了官方信息的传播。随着天皇重新回到国家的权力中心,在“佐幕派”的压力下,明治政府越来越意识到掌握舆论的重要性。在这一时期,政府采取许可报纸发行和严格把控舆论的手段强化新闻传播管理,并出台了《报纸印行条例》,开创了报业活跃的平台。>随着明治维新的深入,明治政府采取了开办学校,鼓励报业发展,对邮电、交通、造纸等工业加大投入等手段,使得日本国土上的舆论传播得到前所未有的繁荣,同时也开动了日本驶向近代化的进程。>一、维新前夜的舆论传播>一般认为新闻舆论传播的主要渠道有两种,第一种是民间流传,第二种是官方传播,在明治维新前夜的舆论传播也不例外。>其中在民间流传的方式主要依靠瓦版进行传播。瓦版,出现于德川幕府主导的日本最后一个政府时代,这种新闻印刷品由粘土制成,并雕以文图,最后经烧制定型。“瓦版”来源民间,内容一般为自然灾害、怪诞之事等。“瓦版”在当时的社会生活中对于信息传播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通常被认为是日本的新闻传播的萌芽状态。>官方传播开始于德川幕府设定了“藩书调所”,其主要职能是对荷兰报纸的翻译。其中,《官版巴达维亚新闻》是日本最早的官方译报,一般认为它是日本近代报业的先驱。>然而德川幕府时代并未久长,危机就在这个时候悄然来临了。1853年7月8日,就在美国刚刚成为世界列强之时,将东印度舰队司令佩里派出并率领四艘带着全副武装的黑色大船横冲直撞驶入横须贺港,而这时候的日本,正是经历了两百多年闭关锁国的时光,面对实在是实力相差悬殊的势力,幕府被迫签订了在日本历史上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日美亲善条约》,并且被迫开放了门户,而“黑船来访”和“不平等条约”以“瓦版”为传播媒介传遍全国,造成了人尽皆知的状态,幕府统治一时间岌岌可危。>二、早期报业的发展>在幕府苟延残喘的最后阶段,幕府终于决定以积极的态度来迎接报刊,这一态度的转变,迎来了当时日本报业的春天。柳河春三作为办报的有识之士,最开始在《西洋杂志》上倡导办报的重要性。《西洋杂志》同时也是日本最早的定期杂志。>1868年11月,在日本国土上历经了一场重大政治的转折,这一年,日本历史上的第124位天皇明治天皇,回到了国家的权力中央。年轻的天皇所要领导的日本,内忧外患、危机四伏。而在这时,出现了两大党派――“佐幕派”和“尊王派”。>其中,“佐幕派”的代表人物是柳河春三,其创办的《中外新闻》成为了风靡当时大街小巷的欢迎报刊。在当时,不用说日本市中心,近四国一代也迅速扩展,近一个月时间求购报刊的人数就创造了日本当时的记录。>“尊王派”的主要报刊为《太政官日志》。作为“尊王派”的主流报纸,《太政官日志》实际上是作为一种机关政府报纸的形式而存在,由机关编制发行,其立场与佐幕派根本对立。在其内容里,将幕府军称为“贼军”,凡是是对幕府的有利消息统统予以抑制。>随着舆论斗争的白热化,明治政府开始采取强硬的手段与佐幕派针锋相对。在历史上比较有名的笔祸事件――《讽歌新闻》事件就是发生在这一时期。当时井上文雄为《讽歌新闻》的主笔,因刊怀念德川幕府批判新政府的言论而被批入狱,这也是日本历史上的第一件记者笔祸事件。>为巩固新政权需要,明治天皇开始着手体验舆论的力量,一方面活跃舆论市场,许可报纸的发行;另一方面严格把控舆论,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其中比较著名的管理规则为《报纸印行条例》。在这一条例中出台了出版许可制度,并对佐幕派舆论予以封禁。在这一条例的催生下,1871年12月,《横滨每日新闻》出版,并模仿了西方报纸的经营模式,广告开始出现在报纸当中,日本商报经营模式由此开创。获得巨大成功的《横滨每日新闻》之后,《邮便报知新闻》、《东京日日新闻》等一系列报纸出现在日本民众视野,这些报纸的经营模式多有官方支持,可称为“民办官助”。日本舆论处于空前兴旺的局面,也对新政府的改革和政策的实施起着巨大的作用,>三、总结>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一页,伴随着天皇重新回归权力中心,日本的舆论传播方式也在不断的改进中,从最开始市井瓦版传递黑船信息,到后来擅于言论的柳河春三带动报业整体水平,从年轻的明治政府认识到把握舆论的重要性,到后来更加娴熟的运用舆论佐其发展,从商报的出现到市井小报的雏形……这一系列的变革倒映着明治政府前进的脚步,同时,舆论的发展与繁荣也为明治政府阔步前进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前进的动力。相关参考
日本社会主义的先驱——幸德秋水创办《平民新闻》位于中国东面的岛国日本,19世纪初,如同中国一样,被西方的坚船利炮轰开了国门。日本国民面对民族危机,奋发图强,励精图治,终于通过明治维新一跃而为世界强国。
谈日本明治维新的失败 一、 许多人都认为日本当年的明治维新很成功。我却有完全不同的看法。 也许从一个不太长的历史阶段来看,日本的明治维新是成功的,或者说从表面上看是成功的
日本 日本明治维新是从哪一年开始的?日本明治维新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主要措施?
日本明治维新明治维新①是一次不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作为历史时期来看,其标志大体始自1853年日本被迫“开国”及随之发生的“尊王攘夷运动”,止于1894年日英新约的签订(1894年7月16日)和甲午战争
日本明治维新 1868年取代德川幕府的明治政府,在人民群众革命运动的压力下,在“富国强兵”、“殖产兴业”和“文明开化”的口号下
明治维新的意义 明治维新获得了空前的成功,其成功为日本甚至为全世界带来一些正面和负面的影响,当中日本经明治维新改革后,变得更富强,因而成为世界强国,军国主义的扩张,令日本在明治维新后不断对外扩张,而
1874-1875年,清朝东方邻国日本正值明治维新期间,而北方邻国俄罗斯政府向中国派出一支科学和贸易考察团,考察经由陆路进军中国市场的新途径,调查贸易增长前景,寻找建立领事馆和工厂的地方。上图为187
如果要从日本历史中选出一位最出色的天皇的话,那么明治天皇显然是上榜的热门人选。在他执掌大宝的45年间,日本在社会、经济以及军事方面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他推动的明治维新使日本从一个落后的封建国家蜕变成
谈日本明治维新的失败 一、 许多人都认为日本当年的明治维新很成功。我却有完全不同的看法。 也许从一个不太长的历史阶段来看,日本的明治维新是成功的,或者说从表面上看是成功的
在中国近代史上,尤其是在晚清戊戌变法那场震惊朝野内外的政治变局中,翁同龢是一个至关重要的人物。以往政治史与法律史关于戊戌维新运动的研究,往往注重对康有为、梁启超等人的宪政思想以及变法主张的研究,而忽略...
日本明治维新 1868年取代德川幕府的明治政府,在人民群众革命运动的压力下,在“富国强兵”、“殖产兴业”和“文明开化”的口号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