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历史 历史上绝无仅有的16名宫女谋反刺杀皇帝

Posted 皇帝

篇首语: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明朝历史 历史上绝无仅有的16名宫女谋反刺杀皇帝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明朝历史 历史上绝无仅有的16名宫女谋反刺杀皇帝

几名宫女见事不妙,拔下发簪,向嘉靖皇帝的胸膛一阵乱刺。尽管嘉靖皇帝血流如注,但仍在竭力挣扎。

谋杀皇帝是灭族之罪,宫女们原本就特别慌张,如今她们又发现嘉靖皇帝用绳子勒不死,用发簪也捅不死,变得更加慌乱。她们甚至开始怀疑,嘉靖皇帝是真命天子,根本就杀不死!

就在众人想方设法弄死嘉靖皇帝的时候,胆小怕事的宫女张金莲冲出翊坤宫,跑向方皇后居住的坤宁宫,向方皇后自首并汇报了宫女们谋杀皇帝的忤逆行径。方皇后得知消息后,立刻带人奔向了翊坤宫。

一名宫女见方皇后赶来,自知死罪难逃,一个箭步冲上去给方皇后一记重拳,方皇后被打倒在地。方皇后根本顾不上这些,挣扎着起身奔向浑身是血的嘉靖皇帝。此时,嘉靖皇帝已经不省人事。

宫女们见方皇后带人赶来,知道事情已经败露,顿时作鸟兽散。但皇宫戒备森严,她们很快被抓获,无一漏网。由于此事发生在嘉靖壬寅年,因此又被称为“壬寅宫变”。

方皇后救下嘉靖皇帝后,立刻召来宫中御医进行救治。此时,嘉靖皇帝已经气若游丝,昏迷不醒,随时都有可能驾崩。众御医担心无法救醒皇帝,恐怕还会因此获罪,所以都不敢用药。

就在方皇后束手无策之际,太医院使许绅站了出来,并表示如果无法救醒皇帝,甘愿领死。

非常之际,当用非常之药。在方皇后的应允下,许绅给嘉靖皇帝开了一副峻药(猛药)。但嘉靖皇帝服过药后,仍旧不见醒来。时间一点一滴地过去,但每一分一秒对于许绅而言都是煎熬,因为他深知,倘若嘉靖皇帝有个三长两短,他必定身首异处。

七八个小时后,昏死过去的嘉靖皇帝突然吐出数升鲜血,缓缓醒来。

嘉靖皇帝虽然被救活了,但许绅却因为惊吓过度,不久便去世了。

关于谋杀嘉靖皇帝起因的各种说法

杨金英等宫女被抓后,经过严刑拷打,她们供出的主谋是嘉靖皇帝的嫔妃王宁嫔,但王宁嫔却一口咬定嘉靖皇帝最为宠爱的妃子曹端妃是自己的同谋。

不过,无论狱吏如何对曹端妃用刑,曹端妃始终不肯承认曾经参与过这起谋杀案。

当时,嘉靖皇帝正在养病,方皇后便擅自做主处死了曹端妃、王宁嫔以及16名宫女。

由于“壬寅宫变”涉及宫闱隐私,所以史籍鲜有记载,也因此导致后人无法获知。不过,针对宫女谋杀皇帝的起因,民间却流传着4种说法:

1、“大礼议”事件引发的政治斗争

“大礼议”事件发生在二十一年前,与嘉靖皇帝的继位有关。

明武宗驾崩后,由于没有子嗣,明武宗的母亲张太后与内阁首辅杨廷和决定让当时年仅15岁的明武宗的堂弟、兴献王的儿子嘉靖皇帝继位。

当嘉靖皇帝从封地赶到去继承大统时,杨廷和等人让嘉靖皇帝从东华门进入紫禁城,但嘉靖皇帝认为自己即将继位,应当从大明门进入,而不应该像大臣一样从东华门进入,所以他拒绝进城。在张太后的调解下,杨廷和等人最终妥协了,让嘉靖皇帝从大明门进入。

嘉靖皇帝继位不久,下令群臣议定其父兴献王的封号。

杨廷和及大臣们认为嘉靖皇帝是由小宗入继大宗,就应该尊奉正统,所以想让嘉靖皇帝认明武宗的父亲明孝宗朱右樘为父亲,让他称呼自己的亲生父为“皇叔”,称呼自己的生母为“皇叔母”。

这就相当于,把嘉靖皇帝过继给了明孝宗朱右樘当儿子,以后叫自己的父母不能叫爹妈了,只能叫叔叔和叔母!

叫别人亲爹,嘉靖皇帝当然不干了!嘉靖皇帝不但不干,还要给自己已经去世的父亲追加皇帝称号,尊自己尚在人世的母亲为太后。

以杨廷和为首的大臣,纷纷上疏表示反对。杨廷和为逼迫嘉靖皇帝就范,甚至不惜提出辞职!但没想到,嘉靖皇帝竟然恩准了,这更加激怒了群臣。

嘉靖三年(1524年)七月十二日,二百多名大臣跪在左顺门前哀嚎痛哭,抗议嘉靖皇帝违背祖制,追封自己的父亲为皇帝、尊母亲为太后的行为。

嘉靖皇帝大怒,下令将四品以上官员86人全部停职,将五品以下官员134人全部下狱。不久,又下令将四品以上官员停俸,五品以下官员当廷杖责,被打死的官员达16人。此后,再也没有人敢反对嘉靖皇帝了!“大礼议”事件最终以嘉靖皇帝的胜利而告终。

有人认为,宫女谋杀皇帝是因为受到了在“大礼议”事件中受到迫害的大臣的指使。

事实上,在任何朝代,大臣想要与皇宫之内的宫女取得联系,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儿!

再者说,如果宫女背后真有大臣指使,那么指使者一定会找几个训练有素的宫女去行刺皇帝,而不是找16名这么数量庞大容易引人注意并且毫无刺杀水准的宫女。

其实,当时之所以没有勒死嘉靖皇帝,是因为杨金英在打结的时候,多打了一个结,以至于形成死结,所以无论如何使劲,都勒不死嘉靖皇帝。

2、宫女报复说

嘉靖皇帝体质差,他的父亲朱右杬有四女两子,其中,长女三岁夭折,次女九岁病亡,三女十九岁病亡,四卒年不详,长子朱厚熙生下五日便夭亡。

就连嘉靖皇帝自己的子女,有的刚出生就夭亡了,有的仅仅活到十几岁就病亡了,很少有能活过三十岁的。

嘉靖皇帝见到亲多短命,再加上自己又体弱多病,极其担心自己的寿命,请来方士陶仲文给自己炼制丹药。

而陶仲文却向嘉靖皇帝上奏疏说,需要加入处女经血才能炼制成功,因此,嘉靖皇帝便从全国征集处女进宫炼药。

为保持宫女们经血的纯净,每次月经期间,不让进食,只允许食用桑叶和露水。

所以有人认为,宫女是由于无法忍受非人的待遇而报复嘉靖皇帝的。但行刺皇帝的宫女大都在三十岁左右,其实她们并非是一批人。

3、王宁嫔妒忌说

王宁嫔(?~1542年),明嘉靖帝朱厚熜的嫔,封号为宁嫔。嘉靖二十一年“壬寅宫变”的主角之一。

嘉靖皇帝素来身体差,15岁成婚,直到26岁才生出第一个孩子,所以嘉靖皇帝对孩子特别看重,尤其是男孩。

有一年,王宁嫔为嘉靖皇帝生了一个皇子,按照惯例,她应当被晋升为妃,但嘉靖皇帝却没有那样做,再加上以前嘉靖皇帝最为宠幸的就是她,但自从曹端妃出现之后,她开始备受冷落,因此才生出谋杀皇帝之心,之所以选择在曹端妃的寝宫动手,其实是想嫁祸给曹端妃。

如果仅仅是因为王宁嫔妒忌而谋杀皇帝,那么为甚么会有那么多宫女甘愿冒着生命危险替王宁嫔谋杀皇帝呢?

有人可能会说,或许是因为宫女们曾经受到过王宁嫔的恩惠,但要有多大的恩惠才能让一个人冒死去杀皇帝呢?更何况是16个人呢!

所以说,“王宁嫔妒忌说”不能完全成立!

4、王宁嫔和16名宫女都是主谋

谁才是宫女起义的真正主谋?事实上,王宁嫔和那16名宫女都是主谋。

嘉靖皇帝经常吃丹药,但丹药都是从金石、汞、硫磺、经血等中提取成分炼制而成,经常服用,容易使人烦躁,喜怒无常。

当宫女们遇到同样失意的王宁嫔之后,便聚在一起,想要报复嘉靖皇帝,所以才会发生“壬寅宫变”。

曹端妃是冤枉的

在壬寅宫变中,最冤枉的当属曹端妃。

事实上,方皇后很清楚,曹端妃并没有参与宫变,她仅仅只是因为嫉妒曹端妃集万千宠爱于一人,所以才会在嘉靖皇帝养病期间,将其处死。

当嘉靖皇帝病愈后,询问曹端妃时,才知道自己心爱的妃子却于两个月前被以弑君的罪名被处死。嘉靖皇帝痛心疾首地说:“朕的爱妃是断然不会害朕的!”

经过一番调查,嘉靖皇帝发现,曹端妃确实是冤枉的!

五年后的一个夜晚,方皇后的寝宫突然失火。太监向嘉靖皇帝请求救火,但嘉靖皇帝却十分平静地看着大火,淡淡地说道:“此乃天意,让她去吧!”

就这样,方皇后被活活烧死。

相关参考

历史军事 中国情报史上绝无仅有的一位间谍

  袁殊是湖北人,曾经留学日本,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活跃于上海文界、政界,身兼中共、中统、军统、日伪、青红帮五重身份。袁殊不仅多重身份且才华横溢做过记者、编辑,写过剧本、办过报刊杂志,做过社长,并且都做

历史人物 绝无仅有的英国无腿王牌飞行员

  1931年,英国飞行员·在一次飞行表演中痛失双腿,然而二战打响后,他装上假肢继续驾机作战,总共击落22架纳粹敌机。1941年8月,的战机被德军炮火击中后坠落起火。当他被德军俘虏时,后者才震惊地发现

中共情报史上绝无仅有的一位五重间谍是谁

  1911年4月(农历三月二十九),袁学易诞生在湖北蕲春一户没落的官宦人家。秀才出身的父亲袁晓岚精于算学,热衷排满运动,年轻时即为同盟会会员,为革命活动几乎倾尽家资。母亲贾氏出身于前清盐官巨贾之家,

史上唯一一次宫女起义,嘉靖皇帝险些被勒死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个汉人王朝,享国276年,有皇帝16位。然而,他们个个无比奇葩。有的热衷斗蟋蟀,有的喜欢木匠活,有的痴迷奶妈,最不可思议的是嘉靖皇帝,他喜好虐待宫女,却差一点被宫女勒死,这到底

明朝历史 宫女刺杀皇帝不为人知的秘密

   壬寅宫变简介:明朝嘉靖年间的“壬寅宫变”,是历史上一起罕见的宫女起义。当时明世宗嘉靖皇帝朱厚熜为求长生不老药,命方士炼丹。当时皇帝迷信,认为未有经历人事的宫女的

明朝历史 明朝哪位皇帝曾被十六位宫女谋划刺杀

告密者名叫张金莲,也是杨金英率领的“少女刺杀组”成员之一,就在她们进宫行刺的一刻,走在队伍最后面的她突然害怕了,跑到皇后那里检举揭发。明嘉靖二十一年(公元1542年)十月二十一日。已是深夜,紫禁城内秋

历史军事 许世友回忆录揭秘戎马生涯中绝无仅有的耻辱

九月中旬,在张国焘的欺骗下,我们再过草地,开始了南下时期的艰苦作战。十月上旬,我们四军强渡大金川,连克绥靖、丹巴两城。中旬,攻占金汤镇、再下天全城,把刘湘的五牌——“模范师”打得落花流水,溃不成军。此

明朝历史 嘉靖帝惨遭宫女刺杀

历史上最香艳的刺杀事件:明朝嘉靖年间的“壬寅宫变”是历史上一起罕见的宫女起义,明世宗嘉靖帝朱厚熜贪恋女色,纵欲无度,喜怒无常,痴迷丹药,他痴迷丹药无非是笃信可以炼制出长生不老丹,想活得久一点好无止境享

历史人物 一个并不适合出现在明朝的君主

  在的历史上,昏君屡见不鲜,几乎成了有明一代的特色,在的众多昏君中,明武宗可称得上是其中的「佼佼者」了:他不仅是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将自己任命为将军的皇帝,还年纪轻轻就把自己的命也玩掉了。明武宗究竟

日本绝无仅有的黑人武士,担任织田信长侍卫,本能寺之变自杀殉职

日本在德川幕府统治日本之前并不闭关锁国,而是很热衷于跟世界各国交流,所以古代日本出现很多其他国家的人不稀奇,除了来做生意的外国商人,还有一些基督教传教士,基督教早在战国时代就在日本传播了。但是现在要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