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历史 宫女刺杀皇帝不为人知的秘密

Posted 宫女

篇首语:农村四月闲人少,勤学苦攻把名扬。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明朝历史 宫女刺杀皇帝不为人知的秘密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明朝历史 宫女刺杀皇帝不为人知的秘密

   壬寅宫变简介:明朝嘉靖年间的“壬寅宫变”,是历史上一起罕见的宫女起义。当时明世宗嘉靖皇帝朱厚熜为求长生不老药,命方士炼丹。当时皇帝迷信,认为未有经历人事的宫女的月经可保长生不老,因此大量征召十三、四岁宫女,并命方士利用她们的处女月信来制丹药。另外,为保持宫女的洁净,宫女们不得进食,而只能吃桑、饮露水。所以,被征召的宫女都不堪苦痛。结果,以杨金英为首的宫女们决定起义,趁嘉靖帝熟睡之时,用麻绳希望勒毙他。谁知在慌乱之下,宫女们将麻绳打成死结,结果只令嘉靖帝吓昏,而没有毙命。在这时其中一个胆小的宫女因害怕,报告给方皇后。方皇后赶到,将宫女们制服、并下令斩首,首犯凌迟处死。而且,连当时服侍嘉靖帝之端妃,也一并斩首。由于此事发生在在嘉靖壬寅年(嘉靖二十一年,公元1542年),所以后世史学家称之为“壬寅宫变”。

  嘉靖二十一年十月二十一日(1542年11月17日),嘉靖帝召幸曹端妃,凌晨,十几个宫女在王宁嫔的挑唆下,决定趁朱厚熜熟睡时把他勒死。先是杨玉香把一条粗绳递给苏川药,这条粗绳是用从仪仗上取下来的丝花绳搓成的,川药又将拴绳套递给杨金英。邢翠莲把黄绫抹布递给姚淑皋,姚淑皋蒙住朱厚熜的脸,紧紧地掐住他的脖子。邢翠莲按住他的前胸,王槐香按住他的上身,苏川药和关梅秀分把左右手。刘妙莲、陈菊花分别按着两腿。待杨金英拴上绳套,姚淑皋和关梅秀两人便用力去拉绳套。  眼看她们就要得手,绳套却被杨金英拴成了死结,最终才没有将这位万岁爷送上绝路。宫女张金莲见势不好,连忙跑出去报告方皇后。前来解救的方皇后也被姚淑皋打了一拳。王秀兰叫陈菊花吹灭灯,后来又被总牌陈芙蓉点上了,徐秋花、郑金香又把灯扑灭。这时管事的被陈芙蓉叫来了,这些宫女才被捉住。朱厚熜虽没有被勒断气,但由于惊吓过度,一直昏迷着,好久才醒来。  方皇后召集御医会诊,御医们面面相觑,谁也不敢冒这个风险。方皇后心急如焚,要御医许绅务必设法救活皇帝。许绅无可推托,只好开了一付猛烈的药方,世宗服下后终于坐了起来,但仍然说不出话来。许绅救活了世宗,但时隔不久他自己却得了病,临死之前对家人说:“我不行了。上次宫变,我自知若是救不活皇帝就会惹来杀身之祸,因此惊悸得病,所以这病是医不好的。”没几天就病死了。(明朝历史 www.lishixinzhi.com)事后,司礼监对她们进行了多次的严刑拷打,对她们逼供,但供招均与杨金英相同。最终司礼监得出:“杨金英等同谋弑逆。张金莲、徐秋花等将灯扑灭,都参与其中,一并处罚。”  点击查看更多图片  从司礼监的题本中可知,朱厚熜后来下了道圣旨:“这群逆婢,并曹氏、王氏合谋弑于卧所,凶恶悖乱,罪及当死,你们既已打问明白,不分首从,都依律凌迟处死。其族属,如参与其中,逐一查出,着锦衣卫拿送法司,依律处决,没收其财产,收入国库。陈芙蓉虽系逆婢,阻拦免究。钦此钦遵。”邢部等衙门领了皇命,就赶紧去执行了。有个回奏,记录了后来的回执情况:“臣等奉了圣旨,随即会同锦衣卫掌卫事、左都督陈寅等,捆绑案犯赴市曹,依律将其一一凌迟处死,尸枭首示众,并将黄花绳黄绫抹布封收官库。然后继续捉拿各犯亲属,到时均依法处决。”圣旨中提到了曹氏、王氏,曹氏、王氏是谁呢?据人考证,她们是宁嫔王氏和端妃曹氏,因此,有人根据这道圣旨得出结论,是曹氏、王氏指使发动了这场宫廷政变。  司礼监题本中记录了杨金英的口供:“本月十九日的东梢间里有王、曹侍长(可能指宁嫔王氏、端妃曹氏),在点灯时分商说:‘咱们快下手吧,否则就死在手里了(手字前可能漏一个‘他’字,指朱厚熜,或有意避讳)。’”有些人便以这一记载作为主谋是曹氏、王氏的证据。  方皇后立即下令,将所有的宫女在西安门外四牌坊的西市凌迟处死,尸枭首示众,包括前来告密的张金莲。而首谋之一的王宁嫔和传说知情的曹端妃,则在皇宫内一个僻静角落被凌迟处死。  据《万历野获编》记载,当时被凌迟处死的十六名宫女分别是:杨金英、杨莲香、苏川药、姚淑翠、邢翠莲、刘妙莲、关梅香、黄秀莲、黄玉莲、尹翠香、王槐香、张金莲、徐秋花、张春景、邓金香、陈菊花。世宗病痊后,忆起端妃的情爱,对人说:“端妃,我所爱,应该没有害我之心。”从此迁怒记恨方皇后,开始跟方皇后不和。清人对此咏道:“无端事变起宫闱,全仗长秋息祸根。岂料顿忘宗社恨,翻然病已忆端妃。”嘉靖二十六年,方皇后寝宫失火,世宗故意命人不去救火,方皇后因此被烧成重伤,几天后死去。  在“壬寅宫变”后,三十多岁的世宗住进了皇城西苑的永寿宫,从此再也没有回到紫禁城内的寝宫里居住。“深闺燕闲,不过衔昭阳日影之怨”,是明末历史家谈迁对此案的看法,但事实究竟如何,无人知晓,因此成为又一桩宫闱之谜。

相关参考

明朝历史 历史上绝无仅有的16名宫女谋反刺杀皇帝

几名宫女见事不妙,拔下发簪,向嘉靖皇帝的胸膛一阵乱刺。尽管嘉靖皇帝血流如注,但仍在竭力挣扎。谋杀皇帝是灭族之罪,宫女们原本就特别慌张,如今她们又发现嘉靖皇帝用绳子勒不死,用发簪也捅不死,变得更加慌乱。

明朝历史 明朝哪位皇帝曾被十六位宫女谋划刺杀

告密者名叫张金莲,也是杨金英率领的“少女刺杀组”成员之一,就在她们进宫行刺的一刻,走在队伍最后面的她突然害怕了,跑到皇后那里检举揭发。明嘉靖二十一年(公元1542年)十月二十一日。已是深夜,紫禁城内秋

明朝历史 嘉靖帝惨遭宫女刺杀

历史上最香艳的刺杀事件:明朝嘉靖年间的“壬寅宫变”是历史上一起罕见的宫女起义,明世宗嘉靖帝朱厚熜贪恋女色,纵欲无度,喜怒无常,痴迷丹药,他痴迷丹药无非是笃信可以炼制出长生不老丹,想活得久一点好无止境享

历史人物 嘉靖皇帝险些被宫女刺杀,后来清朝创立了奇葩侍寝规定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本站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明朝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大家都知道皇室里的规矩是非常多的,可能我们没想到在侍寝的时候还有很多的规矩要讲呢!我们就拿离我们最近的大清朝来说吧,在那个时代的

宫女为何要集体刺杀明世宗朱厚熜?朱厚熜最后是怎么死的?

  都说明朝皇帝多奇葩,此话实是不假。有一心一意钻研木匠工艺的明熹宗朱由校,也有酷爱斗蛐蛐的明宣宗朱瞻基,还有几十年都不见亲儿子的明世宗朱厚熜。  说到朱厚熜,其实大家更习惯称呼他为嘉靖皇帝,明朝的&

历史人物 嘉靖年间发生的一起刺杀案,是后妃指使还是宫女起义

嘉靖皇帝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十月二十一日,嘉靖皇帝朱厚熜经历了一个毕生难忘的惊魂夜。这一夜,皇宫万籁俱寂,一切看似寻常,微弱的灯火陪伴着皇帝沉入

历史秘闻 揭开清朝后宫多丑女不为人知的内幕秘密

导读:清代的后宫,上至皇后,下到宫女,都是从旗人女子中挑选出来的。旗人,是清朝独有的。因此,从旗人女子中挑选后宫粉黛的制度,也是清代独有的。但是因为挑选标准的标新立异,更加重女孩的出生门第,选拔时根本

揭开清朝后宫多丑女不为人知的内幕秘密

导读:清代的后宫,上至皇后,下到宫女,都是从旗人女子中挑选出来的。旗人,是清朝独有的。因此,从旗人女子中挑选后宫粉黛的制度,也是清代独有的。但是因为挑选标准的标新立异,更加重女孩的出生门第,选拔时根本

揭开清朝后宫多丑女不为人知的内幕秘密

导读:清代的后宫,上至皇后,下到宫女,都是从旗人女子中挑选出来的。旗人,是清朝独有的。因此,从旗人女子中挑选后宫粉黛的制度,也是清代独有的。但是因为挑选标准的标新立异,更加重女孩的出生门第,选拔时根本

元朝历史 鲜为人知的秘密

明朝取代元朝鲜为人知的秘密!提及朱元璋沦亡元代而树立明代,仿佛元代满是朱元璋打上去的。 实在并不是云云。在同时代的叛逆军里,朱元璋覆灭的元代戎行是最少的。元代固然被明代代替,但它并不是亡于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