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历史 曾辅佐皇帝振兴朝政

Posted 明朝

篇首语:你对人人都喜欢,也就是说,你对人人都漠然。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明朝历史 曾辅佐皇帝振兴朝政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明朝历史 曾辅佐皇帝振兴朝政

细看“明朝那些事儿”,你会发现那是一段波诡云谲的历史,尤其是晚明,宫中接连发生“梃击案”、“红丸案”、“移宫案”,标志着明末纷乱和衰亡的开始。

在三大疑案之一的“移宫案”中,有位南昌人的身影出现,他就是刘一燝。刘一燝(1567年-1635年),南昌县人,与叶向高、左光斗同为辅政大臣主持朝政,历神宗、光宗、熹宗、思宗四朝。为了让挟持熹宗的李选侍离开乾清宫,刘一燝出谋划策,积极奔走,终于迫使李选侍移居哕鸾宫。熹宗登基后,刘一燝任内阁首辅,在短短一个月内一改神宗在位几十年的疲惰之气。然而随着太监魏忠贤势力的壮大,刘一燝逐渐失势,甚至一度沦为马夫。刘一燝的一生是跌宕起伏的一生,从中,我们可以管窥晚明政治的黑暗与腐败。

兄弟三人同时中举

据《江西省人物志》记载,刘一燝,字季晦,南昌县人。父亲刘材,嘉靖进士,官陕西布政使。刘一燝有两个哥哥,长兄一焜,二兄一煜。万历十六年(1588年),兄弟三人同时中举。万历二十三年,刘一燝又与刘一煜并举进士。刘一燝改庶吉士,授检讨,刘一煜则为考功郎,掌京察(“京察”为明代吏部考核京官的一种制度)。

万历三十一年,大学士沈一贯接受重贿,遭到廷臣的揭发与弹劾。沈一贯让刘一燝向其哥哥刘一煜说情,庇护沈的下属,被刘一燝拒绝。以后的14年时间里,刘一燝历任祭酒、詹事,掌翰林院事,他清正廉洁的名声广为流传。

从宠妃手里“抢”到熹宗

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七月,皇长子朱常洛即位,是为光宗贞皇帝。当时内阁空虚,缺员甚多,光宗即位后的辅政,实际是由刘一燝和韩爌行使。然而仅仅一个月后,明朝历史三大疑案之一的“红丸案”便发生光宗在服用了鸿胪寺丞李可灼进贡的红丸后,一命呜呼。

光宗驾崩后,年仅16岁的皇长子朱由校被立为新君,然而就在这个时候,一件戏剧性的事情发生了。据省社科院研究员、明史专家胡长春介绍,当时,光宗的宠妃李选侍与太监魏忠贤将朱由校藏匿起来,妄图“挟皇长子自重”。刘一燝率领诸臣与光宗遗体告别时,发现皇长子朱由校不在灵柩前,便问:“皇长子为何不在?”在场的宦官故意走开,不作回答,唯独东宫伴读太监王安上前答话:“皇长子已被李选侍所匿藏。”刘一燝听后,厉声问宦官们:“谁敢将新天子藏匿起来?”

王安随即令其他太监不要退出,自己走进李选侍的居室。李选侍正用衣服大襟紧紧将皇长子挽住,王安迅步奔上前将朱由校拥抱而出。刘一燝见后,疾步奔上前口呼“万岁”,手捧着皇长子的左手,将他扶上龙辇。刘一燝等人亲自抬轿,将朱由校抬至文华殿,当即宣告朱由校即位,是为熹宗。

相关参考

明朝党魏忠贤如何清洗反对自己的东林党

魏忠贤是历史上著名的太监,因明熹宗朱由检当政时酷爱做木工,魏忠贤曾一度把持朝政。当时的东林党人一直在跟魏忠贤作斗争,这种颇具“党争”性质的斗争对明朝社会有着极大的影响。东林党人要求廉正奉公,振兴吏治,

魏忠贤如何清洗反对自己的东林党? 明朝党争

魏忠贤是历史上著名的太监,因明熹宗朱由检当政时酷爱做木工,魏忠贤曾一度把持朝政。当时的东林党人一直在跟魏忠贤作斗争,这种颇具“党争”性质的斗争对明朝社会有着极大的影响。东林党人要求廉正奉公,振兴吏治,

明朝党魏忠贤如何清洗反对自己的东林党

魏忠贤是历史上著名的太监,因明熹宗朱由检当政时酷爱做木工,魏忠贤曾一度把持朝政。当时的东林党人一直在跟魏忠贤作斗争,这种颇具“党争”性质的斗争对明朝社会有着极大的影响。东林党人要求廉正奉公,振兴吏治,

历史人物 朱元璋是好皇帝吗?他曾创造明朝最残酷刑罚

朱元璋是一名从底层出身的皇帝,和刘邦的身世比较相似,不过朱元璋要比刘邦更加极端一些,不管是在处理朝政还是治理贪官,朱元璋所表现出的态度往往令人感到心生畏惧。在历史中,对于朱元璋的评价也是褒贬不一,有人

历史人物 明朝历史上,万历皇帝朱翊钧真的不理朝政吗?

明朝的皇帝,在历史上一直以奇葩闻名,历朝历代奇葩的皇帝加起来,恐怕都没有明朝一个朝代的更多。这其中比较出名的,就是数十年不上朝的“宅男”皇帝朱翊钧,也就是万历皇帝了。说起万历的不上朝,很多人都认为,好

历史人物 伊陟,太戊相国 辅佐朝政得力

人物生平伊陟是商朝重臣伊尹之子,商王太戊继位后,任用伊陟担任相国。由于伊陟辅佐朝政得力,太戊在祖庙称赞伊陟,不把他当臣子看待。伊赞谦让,于是写下《原命》。趣闻轶事当时,商朝都城亳有怪异的桑树和楮树合生

历史人物 张承业是唐朝最伟大的宦官

张承业是唐末至五代时期的著名宦官,曾任内供奉、河东监军、左监门卫将军等职,曾得到李克用器重,又辅佐唐庄宗成就霸业,为李存勖灭梁建国做出了贡献。有人说,张承业一生终于唐朝,为振兴大唐而努力一生,但最终他

历史人物 张承业是唐朝最伟大的宦官

张承业是唐末至五代时期的著名宦官,曾任内供奉、河东监军、左监门卫将军等职,曾得到李克用器重,又辅佐唐庄宗成就霸业,为李存勖灭梁建国做出了贡献。有人说,张承业一生终于唐朝,为振兴大唐而努力一生,但最终他

历史秘闻 明朝一大臣,先后辅佐5位皇帝,深得百姓爱戴,辞官后回家种地

在古代,如果大臣先后历经三位皇帝的话,就会被称赞为三朝元老,同僚和皇帝都会对他非常尊重。而明朝时期,曾有一位非常牛掰的大臣,虽然只活了63岁,却先后辅佐过5位皇帝,为官清正廉洁,深得皇帝器重,百姓对他

明朝皇帝的权力是如何滑向宦官手中的呢

  明朝之前也曾发生宦官为祸之事,严重时如中唐后期,宦官甚至可以杀死或更换皇帝,因此,建国后,朱元璋对宦官一直保持警惕与戒备,他规定宦官不得干预朝政,并在皇宫立了块铁牌子,写着:严禁宦官干预政事,预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