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忠贤如何清洗反对自己的东林党? 明朝党争

Posted 明朝 魏忠贤 东林党

篇首语: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走完。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魏忠贤如何清洗反对自己的东林党? 明朝党争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魏忠贤如何清洗反对自己的东林党? 明朝党争

魏忠贤是历史上著名的太监,因明熹宗朱由检当政时酷爱做木工,魏忠贤曾一度把持朝政。当时的东林党人一直在跟魏忠贤作斗争,这种颇具“党争”性质的斗争对明朝社会有着极大的影响。东林党人要求廉正奉公,振兴吏治,开放言路,革除朝野积弊,反对权贵贪纵枉法。他们一致反对魏忠贤的专权恶行。

其实刚开始魏忠贤并不想跟东林党为敌,自己只是个太监,这辈子也不可能当上皇帝,再说,东林党人并不好惹,软硬不吃,属于认死理的那种,魏忠贤觉得没必要跟他们结仇。魏忠贤虽然读书不多,却很有心眼,知道审时度势,因此,他曾百般想与东林党人交好,可是每一次都碰了一鼻子会,被揶揄回来了。既然做不成朋友,就只能做敌人了。魏忠贤开始笼络亲信,卖官鬻爵,整个朝廷都安插着他的爪牙。在旁人看来,东林党人似乎没有什么把柄可抓,是铁板一块,不好下手,但这并不能难道魏忠贤,他首先找到了一个突破口——汪文言。这个汪文言是东林党的功臣,他曾用自己的优秀口才,一番番合纵连横之后,把能与东林党抗衡的齐、楚、浙三党全部瓦解了,使东林党一家独大,从此汪文言就成为东林党的高级智囊,地位颇高。

实情的起因源于时任辽东经略的熊廷弼。在镇守边关时,因与广宁巡抚不和,他将大军全部撤到山海关一代,把广阔的辽东地区拱手让给了后金,熊廷弼知道自己难逃一死,但他不想死,就找来汪文言求救。要想救熊廷弼,当时唯一的办法就是让处在内廷的魏忠贤帮忙,魏忠贤很痛快的答应了,但也提出了个条件,那就是要钱。熊廷弼给了汪文言四万两银子去内廷打点,可是不知为何,魏忠贤并没有拿到这些银子,最后自然也就没有办成这事,而魏忠贤是不会眼看着一笔刚到手的钱白白流走的,当他得知是汪文言在中间调和的时候,魏忠贤非常愤怒。魏忠贤马上上书说熊廷弼丧失国土,必须正法,并且把熊廷弼想要通过贿赂以便不死之事抖了出来,他的矛头不仅直指汪文言,而且他的最终目的,是通过汪文言达到扳倒整个东林党的目的。

汪文言被下了大狱,魏忠贤本来以为能从汪文言口里得到一些对自己有利的信息,谁知,在监狱里,汪文言被施加各种酷刑,但就是不开口,最后被活活打死。汪文言被害,东林党看似不可战胜的铜墙铁壁,终于出现了一丝裂缝,魏忠贤便开始了除掉整个东林党的行动。东林党中,还有一个跟魏忠贤斗争的很厉害的人,那就是杨涟。天启二年,时任左副都御史的杨涟上折子弹劾了魏忠贤的二十四罪,文中例数魏忠贤入宫以来的种种不法行为:颠倒黑白,滥杀无辜,残害忠良,欺君罔上,扰乱朝政,贪污腐败,滥用私刑,句句是血,字字是泪,。这篇奏疏写到最后,几乎是杨涟愤怒的控诉:不杀掉魏忠贤,江山还有什么指望?

可惜,杨涟的折子没能到皇帝朱由检手中,反而被魏忠贤看到了。面对杨涟的指控,这个横行霸道的大宦官有些怕了。为了避免杨涟有机会再皇帝面前举报自己,魏忠贤居然想方设法让皇帝连着三天没上朝,到了实在阻止不了的时候,就派人将皇帝团团围住,并且看好众官员,不让任何人发言。最终杨涟失去了向皇帝当面状告魏忠贤的机会。这只是魏忠贤的“守”,一旦守住了,魏忠贤就开始攻了。从一开始,杨涟没有看清形势,起码他没有看到自己力量的薄弱,毕竟魏忠贤身处内廷,在皇帝身边,一定程度上可以左右皇帝的思想,有着东林党人所没有的绝对优势,况且,魏忠贤还有无数爪牙充斥朝野。而杨涟呢,昔日的战友剩下的没几个,他全部希望都寄托在皇帝身上,可是皇帝并没有厌恶魏忠贤的意思,就在这种情况下,杨涟贸然发动了进攻,他认为打到魏忠贤是正义,是公道,是应该顺应的潮流,可惜,他没有看清自己的实力。

天启五年,魏忠贤以收受熊廷弼贿赂为名,将杨涟、左光斗等人逮捕入狱。在狱中逼迫他们招认自己贪污受贿两万两,杨涟自然是不会承认这种莫须有的罪名,所以,他也遭受了各种酷刑,直到后来,杨涟浑身没一块好地方,以至于过堂受审时,站不能站,跪不能跪,只能用枷锁拷住,拖到堂上,躺地受审。即便如此,杨涟依然没有认罪,最后也是惨死牢狱。当汪文言和杨涟等人死后,魏忠贤终于扫清了所有的敌人,从此,只要皇帝朱由检有木头玩,大明王朝还是他魏忠贤说了算。虽然东林党人失败了,或许他们固执,或许清高,或许酸腐,但他们身上有一种品质:为了自己心中的目标,不畏强权,不惜牺牲生命。抛却政治因素,东林党人坚毅的品格还是值得我们去学习的。

相关参考

明朝党魏忠贤如何清洗反对自己的东林党

魏忠贤是历史上著名的太监,因明熹宗朱由检当政时酷爱做木工,魏忠贤曾一度把持朝政。当时的东林党人一直在跟魏忠贤作斗争,这种颇具“党争”性质的斗争对明朝社会有着极大的影响。东林党人要求廉正奉公,振兴吏治,

明朝党魏忠贤如何清洗反对自己的东林党

魏忠贤是历史上著名的太监,因明熹宗朱由检当政时酷爱做木工,魏忠贤曾一度把持朝政。当时的东林党人一直在跟魏忠贤作斗争,这种颇具“党争”性质的斗争对明朝社会有着极大的影响。东林党人要求廉正奉公,振兴吏治,

历史人物 明朝十大太监排名,魏忠贤仅第三,有一人被公认为是当时世界首富

明朝最有名的就是党争和宦官,党争就是东林党与浙党、楚党、齐党、秦党、阉党之间的斗争,最终动摇国本,导致明朝元气大伤,最终酿成灭国之祸;太监专政就更不用说了,明朝的大太监是历史上最有名的,与东汉并列,来

历史人物 明朝十大太监排名,魏忠贤仅第三,有一人被公认为是当时世界首富

明朝最有名的就是党争和宦官,党争就是东林党与浙党、楚党、齐党、秦党、阉党之间的斗争,最终动摇国本,导致明朝元气大伤,最终酿成灭国之祸;太监专政就更不用说了,明朝的大太监是历史上最有名的,与东汉并列,来

晚明东林之败,在于党争,更在于思想的狭隘

每每提到魏忠贤九千岁,都有网友在下面大骂,魏公公再不好,也比只啰嗦不办实事的东林党强一千倍。这大约是中国士大夫集团被黑的最惨的一次。东林党没有出过魏忠贤这般腌臜人物,口口声声也是忠君爱国,即便有部分投

明朝后期东林党争和魏忠贤专权

明朝中期以后,出现了不依附权臣,敢于批评内阁辅臣和部院大臣为清高的风气。其中,以东林书院为基地的东林党更是以清流自命,作为在野派的他们不断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场,甚至敢于批评皇帝,与统治阶层内以籍贯为纽带

明朝后期东林党争和魏忠贤专权

明朝中期以后,出现了不依附权臣,敢于批评内阁辅臣和部院大臣为清高的风气。其中,以东林书院为基地的东林党更是以清流自命,作为在野派的他们不断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场,甚至敢于批评皇帝,与统治阶层内以籍贯为纽带

历史人物 朱由校为什么会默许魏忠贤打压东林党

朱由校为什么默许魏忠贤打压东林党,因为他早看清这群人的真面目下面本站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说起明朝天启皇帝,人们都会想到他重用宦官魏忠贤、不理朝政、打压东林党、专心做自己的木匠皇帝,致使明朝

清朝有12位皇帝,为什么牌位只有十个

明末时期,天下大乱,此时的明朝江山已经是走向了灭亡。崇祯帝即位之后,将魏忠贤处死,于是东林党一家独大,这直接导致了明朝出现各种问题。即使是魏忠贤活着的时候,明朝的党争也是不断的。在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

崇祯杀掉魏忠贤,不到一年就后悔了,他很快发现东林党是什么货色

本文节选自《大明权力场》出版机构:台海出版社崇祯即位后就将阉党内阁斥退,所以在崇祯元年(1628年)组建一套新的内阁班子已经是迫在眉睫。崇祯皇帝曾经想成为一个独立的、不受党争支配的皇帝,但在崇祯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