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历史 西山十三家竟然是李自成的余部

Posted 西山

篇首语: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明朝历史 西山十三家竟然是李自成的余部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明朝历史 西山十三家竟然是李自成的余部

简介来历

十三家的名义,实质上是一个笼统的说法,并不足十三家或十三个首脑。西山十三家与李自成的余部有“忠贞营”十三部之说有关。”[1]

王夫之在《永历实录》卷七中记载:“(堵)胤锡为高,李部奏请立名‘忠贞营’。易高得功名曰必正,李过名曰赤心。……忠贞十三部,连营亘二百里。”后来忠贞十三部退守郧西至夔、巫一带,即被称为“西山十三家”。

《荒书》载:“辛卯(清顺治八年)秋,孙可旺 (望)遣其将张虎,联络‘西山十三家’李赤心等,并于大海、李占春、三谭等。‘西山十三家’者,李贼余党也。”于大海、李占春、三谭等,是夔东十三家之列。

《蜀碧》卷四说:“献忠末败,李自成之众,先溃出关。袁宗第、贺珍(锦)之徒,偕郝摇旗、李本荣、党守素、李永(来)亨等,约结十三家,出入巴渠巫峡间,则所谓‘西山寇’也。”西山十三家也被称为西山寇。

《罪惟录·李自成传》载:“及可望入,赤心走楚,同卢、郝等二十八家,拥韩王(朱本)出没郧阳山中,称尊改元自保。”

相关参考

明朝历史 我们一直说的抗清夔东十三家到底是哪十三家

夔东十三家,或称川东十三家、西山十三家、夔东四家,是清初活跃于川、鄂、陕、豫诸省的反清势力。张献忠战死,郝摇旗、刘体纯、孙可望、李定国、刘文秀、白文选、袁宗第、李来亨等联合王光兴、谭文、谭诣、谭宏(反

清朝 夔东十三家军

夔东十三家军大西军失败后,从中南战场撤到荆襄和川东的大顺军余部,在郝摇旗、刘体纯、袁宗第、李来亨的率领下,与当地原明朝的军官联合起来抗清,称“夔东十三家军”,公推刘体纯为首领。刘体纯驻军于巴东,袁宗第

明朝历史 夔东十三家之崇祯帝

崇祯帝曰:永历帝殉难后,夔东十三家乃汉族在大陆仅存的军事力量,十三家大多出身原农民军队伍。在民族危难时刻,深明大义,奋起抗胡虏。于山穷水尽之际,扬坚韧不拔之志,尽宁死不降之节。读来,不禁喟叹,不禁敬仰

被放后却不守信用再反明朝 李自成曾被明朝俘虏

...陕响应。0从崇祯元年至崇祯三年间,高迎祥、张献忠、李自成等先后起义,陕境共有义军100余部。千部官军边兵,因缺饷哗变,亦加入义军,并成为骨干。此时义军作战,自发性、盲目性强。明廷令三边总督杨鹤采用“剿抚兼...

这个地区的人竟然是明朝后裔 皇帝朱由榔大败的结果

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后,崇祯皇帝在煤山上吊自杀,后清军在一片石大胜李自成农民军,宣告清朝真正入主中原。而明朝的残余势力逃到了南方建立了南明政权继续抗衡清朝。但是随着朱由榔的死亡,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

这个地区的人竟然是明朝后裔 皇帝朱由榔大败的结果

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后,崇祯皇帝在煤山上吊自杀,后清军在一片石大胜李自成农民军,宣告清朝真正入主中原。而明朝的残余势力逃到了南方建立了南明政权继续抗衡清朝。但是随着朱由榔的死亡,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

历史人物 西山十戾曾经风光无限,最后结局都不太好

獾指洪承畴,其多谋善变,追随权贵,犹如名贵獾皮、良药獾油、美味獾肉,只有权贵才能享用,且倾尽心力事主如狗,特指狗獾。洪承畴本是明朝重臣,官至三边总督、蓟辽总督,松锦战役失败被俘,最后投降了清朝,在劝降

历史秘闻 李自成竟然是天要灭他,这是怎么回事

1644年是一个闰年,猴年,是农历甲申年,明思宗崇祯十七年,清世祖顺治元年,大顺朝永昌元年(李自成),大西朝大顺元年(张献忠)。这一年正值大明、大清、大顺、大西四个政权交替。年号:大明崇祯十七年,满清

李自成竟然是天要灭他,这是怎么回事

1644年是一个闰年,猴年,是农历甲申年,明思宗崇祯十七年,清世祖顺治元年,大顺朝永昌元年(李自成),大西朝大顺元年(张献忠)。这一年正值大明、大清、大顺、大西四个政权交替。年号:大明崇祯十七年,满清

明末国库空虚竟然拿不出一点银子来做军饷

明朝末期,正肆李自成农民起义,清军在东北虎视眈眈,明朝要对付这两个对手,自然需要调动大量军队,而军饷的开支那就必不可少了。可这时的明朝竟然拿不出一点银子来做军饷。这是为什么呢?公元1644年,李自成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