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酒不是合格的丈夫与父亲 陶渊明热衷官场

Posted 陶渊明

篇首语:幽沉谢世事,俯默窥唐虞。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好酒不是合格的丈夫与父亲 陶渊明热衷官场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好酒不是合格的丈夫与父亲 陶渊明热衷官场

一篇《归去来兮辞》,令人们对陶渊明不满官场黑暗的毅然辞去而拍案叫绝,之后写出的名篇《桃花源记》,更成为千百年来人们所向往的精神家园。

陶渊明留存后世的作品很多,唯这两篇的影响最大。诚然,要不是那天听说上级有人来检查工作这件事,断然出不了这传世之作。

综观陶渊明的一生,其实他还是个喜欢官场的主儿,先后换了五个岗位,职务也不算低,何以在接到上级来检查工作的通知时突然弃职呢?

一直以来,陶渊明很看中自己的出身,标榜陶家是唐尧的后代。事实上,他的祖父陶侃是个少数民族,祖上浔阳陶家跟唐尧尤其陶叔、陶舍、陶青等不可能有血缘关系,不是一个氏族派生下来的。这次下来检查工作的督邮王凝之是正宗的贵族之后,其家族助晋室南渡建立东晋于江南建康(今南京),与陈郡谢家同为东晋著名家族,父亲王羲之是副省级干部,督邮相当于现在的市长助理。生性张扬的王凝之固然也不是好伺候的主儿,他举止粗鲁,经常口出狂言,当然看不起彭泽小县令。陶渊明不会想不到,惹不起,躲得起。但躲得了今天,躲不了明天,下级是永远躲不过上级的。但腿长在我身上,挂印走人,让你这辈子没法在我陶某人面前显摆。

陶渊明后来虽然纸上说,我堂堂县令还要侍候乡里小人。可内心深处那根筋,表明的不仅仅是清高,而是要表明自己的世族身份感,看不起督邮。这说明,他的门阀心态很重。

拿陶渊明自己的话说,当官是为了养家餬口,辞官是自己不满官场黑暗。事实并非他说的,从有史可查的履历看,他一直想当官,只是不谙做官之道,官越做越小,从江州祭酒到桓玄、刘裕、刘敬宣手下的参军,再到主政一方的县太爷,每次都是主动出仕又主动辞职,一次次炒老板的鱿鱼,还认为老板不好。其实,他哪里想归隐,好不容易走后门弄来的县官,屁股没坐热,就有小人来烦,他才不甘心为小人服务呢。既然认为督邮是小人,那么他出身高贵的大人为何要与小人一般计较呢?说白了,还是陶渊明底气不足,谈官没人家大,谈家族没人家显贵。正是这种自卑的心理,使得他想象中不能在王督邮面前挺直腰杆,逃而避之是最佳选择。前四次是辞职,辞职是要履行交接手续的。这次不是,大印往桌上一放,脚底像抹了油,弃而溜之。

还有一个原因。文人有些学问,读的书多,对历史了解得太多。不像那些表面斯文、举止儒雅的政客,打击对手、排除异己杀起人来眼都不眨,而且六亲不认。

文人呢,要么一走了之,要么任人宰割。还常常死要脸,即便生活陷入绝境,也不太愿意向别人乞讨,脑子里总是一根经,喜欢的事情往往会一意孤行。陶渊明也一样,义熙四年(公元四○八年)一场意外火灾,把房屋烧成一坯焦土,使他的生活陷入赤贫、窘迫的境地。于是,他企图借“天命”和喝酒来诠释自己的悲剧人生。景平元年(四二三年),老友颜延之经过浔阳,临走留下两万钱,他没有将这些钱补贴家计,全部存在酒家,供自己饮酒。作为男人、丈夫和父亲,他做得极不负责任。正所谓,借酒浇愁愁更愁。《桃花源记》等名篇的创作,正是在这种借酒稀释内心痛苦、渲泻怀才不遇的心境下写成的。

如此看来,陶渊明弃官归隐的举动,就不是正常行为了。当然,这些事跟他留下的文学遗产比,丝毫不影响他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历史地位。(摘自香港《大公报》文/风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相关参考

吓坏皇帝的凶悍夫人 李凤娘

李凤娘是历史上出了名的妒后,史书中用“妒悍”二字来形容她。她离间宋光宗与宋孝宗的父子之情,禁止宋光宗与其他嫔妃相好,甚至玩弄朝权,宠信宦官,是南宋历史上的一段噩梦。而作为皇帝和丈夫,宋光宗也不是个合格

吓坏皇帝的凶悍夫人 李凤娘

李凤娘是历史上出了名的妒后,史书中用“妒悍”二字来形容她。她离间宋光宗与宋孝宗的父子之情,禁止宋光宗与其他嫔妃相好,甚至玩弄朝权,宠信宦官,是南宋历史上的一段噩梦。而作为皇帝和丈夫,宋光宗也不是个合格

晋朝历史 陶渊明《归去来辞》

陶渊明《归去来辞》  《归去来辞》是东晋陶渊明的一篇著名的辞赋作品。作于陶渊明辞官归田之初,是一篇述志的作品,文中着重表达了陶渊明对黑暗官场的厌恶和鄙弃,赞美了农村的自然景物和劳动生活,也显示了归隐的

晋朝历史 陶渊明《归去来辞》

陶渊明《归去来辞》  《归去来辞》是东晋陶渊明的一篇著名的辞赋作品。作于陶渊明辞官归田之初,是一篇述志的作品,文中着重表达了陶渊明对黑暗官场的厌恶和鄙弃,赞美了农村的自然景物和劳动生活,也显示了归隐的

两晋仅一《归去来辞》 陶渊明千古鸿文

赵孟頫书法作品《归去来兮辞》节选(资料图图源网络)而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易安”二字就是出自《归去来兮辞》中的“审容膝之易安”一句。不知李清照喜欢渊明此文,是不是从小受了父亲的影响。由于渊明这篇“辞”大

晋朝历史 五柳先生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

  五柳先生>  陶渊明的曾祖父陶侃,做过东廷的大官,祖父也当过太守。可是,他自己从小就不喜欢官场上的习气,而把主要精力用在读书上。>>  年轻的时候,陶渊明在自己住的房子前边栽了五棵柳树。他经常在柳

他不是一个合格皇帝,却称得上茶学大师,大观茶论出自徽宗御笔

宋徽宗赵佶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个另类皇帝,被人们认为是个不务正业的帝王。他只顾琴棋书画茶,把个立国一百六十多年的北宋王朝,毁在了他手里,自己落得当了俘虏,余生饱受金国折磨,忍辱苟活八年后含恨而终。虽然

历史人物 萧渊明简介 萧渊明怎么死的 萧渊明的父亲是谁 萧渊明怎么当上皇帝的

  本名:萧渊明  别称:萧明、萧深明  字号:字靖通  所处时代:南朝梁  民族族群:汉人  出生时间:不详www.cha138.com  去世时间:556年6月2日  谥号:闵皇帝  年号:天成 

历史人物 陶渊明归隐后,生活真的很贫困吗?

陶渊明一直以来都被视为高风亮节,不与世俗合污的代表人物,同时也认为他辞官归隐之后既然只能种地,那么生活就算自由,恐怕也是会穷到揭不开锅的地步。然而事实上,从陶渊明辞官到他去世也并不是一天两天,如果真的

王维被排挤,写下生平最悲壮的诗,其中两句被誉为千古奇观

没有谁一开始就知道自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大多数人都是在跌跌撞撞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路。王维便是如此。我们现在都说他是「”诗佛”,然而他不是一开始就那么「”佛性”的。作为一个合格的读书人,王维早年也是热衷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