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朝历史 陶渊明《归去来辞》
Posted 晋朝
篇首语:送饥者一条鱼,只管一天不饿;教他学会捕鱼,能使他永不受饿。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晋朝历史 陶渊明《归去来辞》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晋朝历史 陶渊明《归去来辞》
陶渊明《归去来辞》
《归去来辞》是东晋陶渊明的一篇著名的辞赋作品。作于陶渊明辞官归田之初,是一篇述志的作品,文中着重表达了陶渊明对黑暗官场的厌恶和鄙弃,赞美了农村的自然景物和劳动生活,也显示了归隐的决心。
序:
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贫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归舆之情。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乙巳岁十一月也。
陶渊明《归去来辞》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
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舟摇摇以轻殇,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童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尤存。
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眇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翘首而遐观。
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遗,复驾言兮焉求?
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兮,将有事乎西畴。
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羡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何不委心任去留?胡为惶惶欲何之?
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执杖而耘耔。
登东坳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相关参考
赵孟頫书法作品《归去来兮辞》节选(资料图图源网络)而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易安”二字就是出自《归去来兮辞》中的“审容膝之易安”一句。不知李清照喜欢渊明此文,是不是从小受了父亲的影响。由于渊明这篇“辞”大
晋代文章欧阳修推重何篇欧阳公尝谓:“晋朝一代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辞》一篇而已。”可知《归去来辞》之优美。而陶公之诗,更为人所称道云。
陶渊明简介陶渊明的内心世界 陶渊明在中国诗文坛上一直是以隐逸的形象屹立不倒,后人以《五柳先生传》、《桃花源记》、《归去来辞》等作品构想出一个淡薄名利,并喜爱田园生活的隐逸诗人。这种超俗高洁的渊明形象
>>第一节青年时代> 陶渊明是中国最伟大的文学家之一,田园诗派的创始人,“隐逸诗人之宗”。他从小“好读书,”;他有济苍生、复故土考由豪情壮志,却又因不肯为“乡里小儿”折腰而。“归去来”,过起了隐居田
>>第一节青年时代> 陶渊明是中国最伟大的文学家之一,田园诗派的创始人,“隐逸诗人之宗”。他从小“好读书,”;他有济苍生、复故土考由豪情壮志,却又因不肯为“乡里小儿”折腰而。“归去来”,过起了隐居田
陶渊明简介 一、陶渊明的生平 陶渊明(365?——427),又名潜,字符亮,号五柳先生,寻阳柴桑(今江西彭泽)人。陶渊明生活在政治环境异常复杂的晋宋易代之际。其族望和家世,
陶渊明简介 一、陶渊明的生平 陶渊明(365?——427),又名潜,字符亮,号五柳先生,寻阳柴桑(今江西彭泽)人。陶渊明生活在政治环境异常复杂的晋宋易代之际。其族望和家世,
陶渊明谥号是什么? 陶渊明谥号靖节 陶渊明(约376——427),字符亮,自号“五柳先生”,晚年更名“潜”,卒后
陶渊明谥号是什么? 陶渊明谥号靖节 陶渊明(约376——427),字符亮,自号“五柳先生”,晚年更名“潜”,卒后
配图陈洪绶《归去来图》局部陶渊明,名潜,字渊明,一字元亮,号五柳先生。祖籍鄱阳郡枭阳县(今属江西都昌),原本家世显赫,曾祖父是东晋名将、大司马陶侃,祖父陶茂曾为武昌太守。到了陶渊明父亲这一辈,家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