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

Posted 朝廷

篇首语: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

配图 陈洪绶《归去来图》局部 ​ 陶渊明,名潜,字渊明,一字元亮,号五柳先生。 祖籍鄱阳郡枭阳县(今属江西都昌),原本家世显赫,曾祖父是东晋名将、大司马陶侃,祖父陶茂曾为武昌太守。 到了陶渊明父亲这一辈,家道中落,其事迹不见记载。 陶渊明自幼好学博闻,善写诗文,聪颖而洒脱不羁,不喜欢受世俗的束缚,乡邻们对他非常敬重。 陶渊明成年后,因为「 ”亲老家贫”的缘故,在州中担任祭酒,因为讨厌这份工作,不久就辞职了。 州里的长官召他做主簿,他不为所动,在乡下耕田,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后来得了重病,体力活干不了了,家里陷入窘境。 陶渊明 ​ 江州刺史檀道济登门探视,此时的陶渊明卧床不起,已经饿了好几天了。 檀道济好言相劝说:「 ”贤明的人处世,如果君主荒淫无道才会选择避世隐居,朝廷开明就出来做官,当今属于文明的世道,你何苦糟践自己呢?” 陶渊明回答说:「 ”我不敢冒充贤明的人,我的志向也无法和贤者相比。” 这话接的不软不硬。 檀道济把连年灾荒,民不聊生的世道说成是「 ”文明之世”,陶渊明是无法接受的,他用这些话回怼,檀道济被噎得说不出话。 为了缓解尴尬局面,檀道济命随从送上酒肉给陶渊明,陶渊明不屑一顾,竟挥手送客,檀道济臊眉耷眼离开了陶家。 陶渊明 ​ 他曾向一个亲戚说:「 ”我只是想当小小的一县之长,过着隐居的生活,总可以吧?” 陶渊明后来被朝廷征召为建威参军,朝廷果真安排陶潜到彭泽担任县令。 陶渊明上任第八十一天,州郡派督邮到彭泽县视察,上级派人视察。 东晋官场的惯例是地方官要贿赂、巴结督邮,还得穿戴整齐恭候在城门外。 当时,有个下属提醒陶县令,应该送一些财物给督邮,并举行欢迎仪式。 陶渊明叹息一声:「 ”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 耻于巴结权贵,陶渊明连小县令也不愿当了,最终解下官印,辞去了官职。 陶渊明 ​ 回到家乡,过着清苦的田园生活。 虽然失去了朝廷的俸禄,却留下了尊严和自由。 「 ”五斗米”是晋代县令的俸禄,在此代指利禄。 还有一种解释是,晋朝王公贵族信奉「 ”五斗米道”,「 ”五斗米”代指权贵。 「 ”不为五斗米折腰”,后人用来比喻为人有骨气,不因为利禄向权贵低头。

相关参考

中国历史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历史故事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陶渊明是东晋名臣陶侃的曾孙子,他本名陶潜,字渊明,后人称呼他为陶渊明。陶渊明年轻的时候就有很远大的抱负,曾经写过《五柳先生传》,将自己比喻成“五柳先生”,表明了自己不与恶俗同流合污

陶渊明是如何做到不为五斗米而折腰的?

陶渊明之所以这般出名,不仅仅是因为他的诗,也是因为他也如李白“仰天大笑出门去”般的,有“不为五斗米而折腰”的骨气。那么,陶渊明是如何做到不为五斗米而折腰的?若说只是凭骨气,那么,我们的这位大诗人,恐怕

陶渊明是如何做到不为五斗米而折腰的?

陶渊明之所以这般出名,不仅仅是因为他的诗,也是因为他也如李白“仰天大笑出门去”般的,有“不为五斗米而折腰”的骨气。那么,陶渊明是如何做到不为五斗米而折腰的?若说只是凭骨气,那么,我们的这位大诗人,恐怕

晋朝历史 五柳先生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

  五柳先生>  陶渊明的曾祖父陶侃,做过东廷的大官,祖父也当过太守。可是,他自己从小就不喜欢官场上的习气,而把主要精力用在读书上。>>  年轻的时候,陶渊明在自己住的房子前边栽了五棵柳树。他经常在柳

山水田园诗人陶渊明是怎么死的 陶渊明怎么死的

...那么,性格如此清高的陶渊明,究竟是怎么死的?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于是毅然辞官,回到了家乡,跟夫人翟氏一起过着自耕自足的小农生活。最开始的时候,两人的确过得很悠闲,陶渊明在周围种满了句话,饮酒无度,喝...

晋朝历史 不为五斗米折腰

>陶渊明>  陶渊明(365或372或376427),东晋诗人。一名潜,字元亮,私溢靖节,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晋书》、《宋书》都说他是陶侃曾孙,后人亦有怀疑这种说法的。曾任江州祭酒、镇军参军、

晋朝历史 不为五斗米折腰

>陶渊明>  陶渊明(365或372或376427),东晋诗人。一名潜,字元亮,私溢靖节,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晋书》、《宋书》都说他是陶侃曾孙,后人亦有怀疑这种说法的。曾任江州祭酒、镇军参军、

127 陶渊明不折腰

淝水之战以后,谢安趁前秦崩溃的时机,派谢玄收复黄河流域大片失地。可是晋孝武帝却重用他弟弟会稽王司马道子,竭力排挤谢安,使谢安不能施展他的才能。到了谢安一死,东晋政权落在昏庸的司马道子手里,东晋的朝政就

晋朝历史 陶渊明不折腰

  淝水之战以后,谢安趁前秦崩溃的时机,派谢玄收复黄河流域大片失地。可是晋孝武帝却重用他弟弟会稽王司马道子,竭力排挤谢安,使谢安不能施展他的才能。到了谢安一死,东晋政权落在昏庸的司马道子手里,东晋的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