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扇是什么?为什么会出现在白族茶道里

Posted 白族

篇首语:五陵年少金市东,银鞍白马渡春风。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乳扇是什么?为什么会出现在白族茶道里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乳扇是什么?为什么会出现在白族茶道里

提起乳扇,凡是到过云南大理的人都不会陌生,在宴席上、闲时品三道茶时或步入农家小院,你都能品尝到乳扇,以至在记忆中留下难忘的印象。

乳扇,是一种呈扇形的高级乳制品,分乳白、乳黄两色。它含有较高的脂肪,营养价值高,醇香可口,是白族群众招待客人的上等菜,也是白族传统的名特食品。白族群众请客送礼,探亲访友,都是少不了它。

乳扇,主要产地在云南大理州洱源县邓川一带,因此也叫邓川乳扇,1563年杨升庵编纂《南诏野史》就有记载。到清代,在邓川一带,已是家家会制作乳扇。

乳扇,加工制作时,先在锅内盛些酸水煮热,然后在煮热的酸水里放入一木勺鲜奶,待些时间,即用一双筷子般粗的两根小木棒把鲜奶调作,乳水慢慢成块后,取出拉制成扇形薄片,挂在用竹竿做成的乳扇架上,晾干即成成品。

虽然整个制作过程简单,但若一疏忽,那就成了废品,也就不可食了。

邓川乳扇的烹调方法多种多样,煎、烤、烫、烩、炸、煮、炒、生皆行,哪种烹饪都可口。生食加糖,味美酥香。如果油煎后撒放少许盐,吃起来脆甜可口,另有一味。白族礼俗“三道茶”的第二道茶中,人们把乳扇揉碎放入茶内一齐品尝,既品到香茶又尝到乳扇,那是别有风味。由于乳扇食法很多,且又是滋补品,很受人们喜爱,不论是来大理探亲访友的人或是慕名而来的游客,都要在品尝之余带上几斤乳扇,馈赠亲友。

相关参考

白族人心里的守护神 大理白族的本主崇拜

“本主”崇拜,在白族地区极为普遍。大理一带,几乎每个白族村寨都供奉“本主”,作为村社的保护神。被奉为“本主”的有神佛、菩萨、龙王、君主、将军,各类神灵和民间传说中的英雄好汉等。“本主”节无统一节期,主

白族的“蝴蝶会”是纪念爱情的吗 白族节日

蝴蝶会时间是每年农历四月十五日,传说是为了纪念白族男女青年霞郎和雯姑坚贞爱情的一种民俗节日。相传古时候,在大理苍山云弄峰麓的蝴蝶泉边住着一户白族人家,有父母女儿三人,女儿名雯姑,一家靠打柴为生。女儿雯

白族人是怎样过树花会的 白族树花会简介

洱源县三营坝子位于峰奇灵秀、“一山望四海”的灵映山麓,每年农历二月十五日都要举行白族农家会。二月十五白族农家会,又叫白族树花会。这还有这样一个传说。唐朝初年,自恃兵强将勇的蒙舍诏主皮罗阁调兵遣将进犯浪

白族的民俗活动“春社”是怎样的 白族习俗

在各家各户满栽满插“关秧门”之后,不少白族村寨里的老人,都要选择一个“黄道吉日”,举行一次祭祀土神的“春社”活动。举行“春社”活动的地方,一般都在位于山头岭角的寺庙溶洞中。这一天,村寨里一些热心热肠的

诸葛亮羽毛扇是何来历

的羽毛扇。诸葛亮摇着的羽扇可说无人不晓,但这羽扇从哪儿来,就鲜为人知了。诸葛亮于汗灵帝光和四年出生于琅邪郡阳都县一个官吏之家。后来,诸葛亮随叔父逃乱到襄阳,结草庐而居,躬耕苦读。诸葛亮偶然听说黄家湾有

玉清昆仑扇是怎么回到白浅手中的

昆仑扇受牵引之术的召唤,重新回到白浅的手中。原文摘录如下:昆仑扇受牵引之术的召唤,已重新回到我的手中,我赞叹道:“鬼君娶的这位王后果然很不错,即便七万年前那场恶战,老身亦没被逼得这样过,今日受教了。”

白族“蝴蝶会”:一个纪念白族爱情的节日

三百多年前,明代着名地理学家,远游蝴蝶泉後曾这样描写这种盛况:泉上大树,当四月初即发花如蛱蝶,须翅栩然,与生蝶无异。又有真蝶万千,连须钩足,自树巅倒悬而下及於泉面,缤纷络绎,五色焕然。每年农历四月十五

白族人为什么会崇尚数字“六”?有啥原因

“有福有禄”。归结起来,就是吉祥如意,事业有成的意思。历来讲究文明,祈求幸福的白族人民,在各种交往中,用禄的谐音六,表达自己的企盼和追求。在市场上,交易一只鸡或一头猪,买卖双方讨价还价时,必须带个六,

什么是白族“转山岭寻真爱” 白族传奇习俗

白族的很多文化都和汉族相同,但生活在怒江、独龙江地区大山里的白族与大多数白族的习俗差别很大。以婚姻习俗为例,年轻人在婚前不受约束。家中的女孩子都有自己的闺房,虽然一家人生活在一处,但闺房有单独的小道出

白族姑娘戴凤凰帽有啥传说 白族服饰

相传很久很久以前,在洱源凤羽鸟吊山脚下,住着一位美丽、善良、纯朴的白族姑娘,名叫玉莹。她每天上山砍柴,以打樵为生,养活年老眼瞎的母亲。有一天,玉莹上山砍柴,口渴了,在一道陡崖前寻水喝。忽然,岩洞里飞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