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政治家晁错为何会遭来七国诸侯的联名诛杀?

Posted 汉朝 西汉 诸侯

篇首语:春衣少年当酒歌,起舞四顾以笑和。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西汉政治家晁错为何会遭来七国诸侯的联名诛杀?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西汉政治家晁错为何会遭来七国诸侯的联名诛杀?

晁错是西汉历史上十分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现代文豪鲁迅曾经评价过“西汉鸿文,沾溉后人,其泽甚远”。晁错一生备受重用,在汉文帝刘恒掌权期间,晁错就被任命为太常掌故,后来又升任为执掌东宫事务的太子舍人、博士和太子家令等官职。后来汉景帝刘启…晁错是西汉历史上十分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现代文豪鲁迅曾经评价过“西汉鸿文,沾溉后人,其泽甚远”。晁错一生备受重用,在汉文帝刘恒掌权期间,晁错就被任命为太常掌故,后来又升任为执掌东宫事务的太子舍人、博士和太子家令等官职。后来汉景帝刘启登基为帝,晁错被改任为内史,没多久又被升任为专门负责监察百官和代替皇帝接受百官奏事的御史大夫。

晁错在西汉政治历史上的成绩也十分傲然,他辅佐东宫有功,深受当时还是太子的刘启的尊重和爱戴,他的能言善辩和引导太子去分析问题利弊的辅佐手法,被刘启尊称为“智囊”。此外他还大力推举以农业为本,限制工商业发展的“重农抑商”的纳粟受爵政策!这个政策很大程度上激励了西汉农业的发展,稳定了国家农民百姓的生计。此外在抵御匈奴外敌上,他也提出了在国内把大量的人口移居到边境,以加强和充实边境边防力量的“移民实边”的策略,让西汉的边境防御得以加强!

从晁错的一些政治决定和策略上看,他绝对是一个精忠报国而且十分有计划的贤臣。那为何这样一位大臣还会遭到七国诸侯的联名诛杀呢?这也与晁错在西汉提出的中央集权政治策略有关!大约在公元前165年前后,这个时候的晁错还是太子刘启的中大夫,在此期间中晁错曾多次上奏向汉文帝提出了针对各国诸侯削藩和更改制度的相关意见!汉文帝因为顾忌列国诸侯的反应,并未采纳这些意见,但是心中对晁错提出的集权手段很是赞赏!当时儒家尊卑礼制思想十分浓厚并且个性比较刚直的大臣袁盎并不赞成晁错所提出的这个意见,所以对晁错此人慢慢产生了嫌隙!公元前157年汉文帝驾崩,刘启正式登基为帝。

因为自幼就受到晁错思想的感染和辅助,刘启对晁错十分信任,经常私下单独与他商谈国事,对他的计谋大部分都言听计从,信任晁错的程度几乎超过了当时的九卿,后来刘启还提升晁错到了位列三公的最高官位,惹来了不少朝臣的眼红和嫉妒!公元前155年,晁错又再次提出了削藩的提议,并要求收回诸侯过多的封地,将他们的国改为郡县!当时晁错认为现在削藩诸侯们会造反,如果不削藩日后诸侯也可能会反,那还不如快刀斩乱麻,先下手为强!当时群臣因为怕得罪晁错所以不敢出声反对,只有宰相窦婴敢直言不同意,后来二人结怨!

没多久刘启终于同意了晁错的削藩行动,诏书一下,诸侯哗然,其中赵王、胶西王、楚王和吴王等诸侯受的影响最大。他们的强烈不满,对西汉的政局带来了极大的震动,诸侯对晁错恨之入骨。而晁错的父亲见其如此不顾全大局的强硬态度,几经劝说无效,服毒自尽!

在强行削藩十多天后,当时以吴王刘濞为首的七国诸侯就发起了“请诛晁错,以清君侧”的名号,开始聚集了大量的兵马发动了西汉历史上十分著名的“吴楚七国乱”。晁错仍然站定立场,建议刘启御驾亲征,而他则留守京师。但是刘启此时却抵受不住压力,恰逢袁盎前来权谏,说吴楚七国反叛起因就只是晁错一人,只要将晁错斩杀,恢复诸侯封地,那不费一兵一卒就能平乱!刘启思索一阵终于默认同意了这个意见,暗中派袁盎前去议和,没多久就将晁错腰斩于东市!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陶青,曾与他人联名上书弹劾晁错,使之腰斩

汉景帝开始以他为御史大夫。前155年,申屠嘉死后,陶青为丞相、晁错为御史大夫,前150年,汉景帝罢免陶青,以周亚夫为丞相。景帝三年(前154年),吴楚等七国以诛晁错为名联兵反叛,是为吴楚七国之乱。景帝

晁错 晁错剥夺诸侯封地

晁错(读chaocuo,公元前200年—公元前154年),河南禹县人,晁错是汉景帝的老师,关于晁错最有名的是主张剥夺诸侯王的封地,造成以吴王刘濞为中心的七国之乱,而他全家也因为这件事被杀,是西汉建国初

晁错 晁错剥夺诸侯封地

...刘濞为中心的七国之乱,而他全家也因为这件事被杀,是西汉建国初期,最大的冤案。抵抗匈奴最有效的方法,我们在讲周亚夫和冒顿的时候就有提到过,从刘邦到汉文帝景帝,是匈奴最强大的时期,汉朝对付他们的方法就只是...

汉景帝为什么要杀晁错 晁错是怎么死的

晁错是西汉时期的大臣,在当时位高权重,为了让景帝的地位更加稳定,晁错提出了削藩,也因此招来了杀身之祸,面对着七国之乱,景帝不得不斩杀晁错来安抚诸侯王们,使得那些还在观望的诸侯都不能出兵,最后才击败了叛...

晁错是怎么死的?汉景帝为什么要杀晁错呢?

晁错是西汉时期的大臣,在当时位高权重,为了让景帝的地位更加稳定,晁错提出了削藩,也因此招来了杀身之祸,面对着七国之乱,景帝不得不斩杀晁错来安抚诸侯王们,使得那些还在观望的诸侯都不能出兵,最后才击败了叛...

七国之乱爆发原因过程及结果是什么?

七国之乱是发生在中国西汉景帝时期的一次诸侯国叛乱。汉景帝即位后,御史大夫晁错提议削弱诸侯王势力、加强中央集权。七国之乱是地方割据势力与中央专制皇权之间矛盾的爆发。七国之乱的平定,标志着西汉诸侯王势力的

历史人物 七国之乱是谁平定的

周亚夫  汉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以吴王刘濞、楚王刘戊为主的七国诸侯,不满汉景帝的削弱诸侯王势力的政策,于是一起抱团组成联军对抗长安的中央王朝。汉景帝在诛杀献策削藩的晁错试图平息七国之乱失败后,下

历史军事 七国之乱爆发原因过程及结果是什么

七国之乱是发生在中国西汉景帝时期的一次诸侯国叛乱。汉景帝即位后,御史大夫晁错提议削弱诸侯王势力、加强中央集权。七国之乱是地方割据势力与中央专制皇权之间矛盾的爆发。七国之乱的平定,标志着西汉诸侯王势力的

周亚夫平七国之乱能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汉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以吴王刘濞、楚王刘戊为主的七国诸侯,不满汉景帝的削弱诸侯王势力的政策,于是一起抱团组成联军对抗长安的中央王朝。汉景帝在诛杀献策削藩的晁错试图平息七国之乱失败后,下定决心起兵

周亚夫平七国之乱能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汉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以吴王刘濞、楚王刘戊为主的七国诸侯,不满汉景帝的削弱诸侯王势力的政策,于是一起抱团组成联军对抗长安的中央王朝。汉景帝在诛杀献策削藩的晁错试图平息七国之乱失败后,下定决心起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