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秘闻 明末东林党领袖,南京城破带头降清,乾隆六个字评价他

Posted 东林党

篇首语: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十四洲。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秘闻 明末东林党领袖,南京城破带头降清,乾隆六个字评价他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秘闻 明末东林党领袖,南京城破带头降清,乾隆六个字评价他

1776年,乾隆皇度心血来潮,命人编写《贰臣传》,目的是为了给那些投降清朝的明臣明将歌功颂德。结果当史官将前朝大儒钱谦益列入甲等的时候,乾隆皇帝怒了:此人尤为可鄙可耻,降为乙等,甚至给出六字批复——有才无形之人。钱谦益是何许人也?他做了什么事,会让乾隆皇帝对他如此反感?今天就请小编好好说道说道。 钱谦益少年及第,笔杆子过硬,逐渐成为东林党领袖。可惜他有才无德,一辈子做尽错事。1641年,59岁的钱谦益娶名妓柳如是为妻,并为她在虞山盖了壮观华丽的「 ”绛云楼”和「 ”红豆馆”,两人吟诗作对好不高兴。而此时的明朝岌岌可危,后金、大顺虎视眈眈,钱谦益自诩「 ”忠君爱国”,却金屋藏娇不知亡国恨。两人还没快活几年,李自成就打进北京,逼死了崇祯帝。 在下一任皇帝的人选上,群臣分成了两派:以钱谦益为首的东林党人暗中推举潞王朱常淓,马士英等人却拥立福王朱由崧。当时崇祯一脉已绝,援引「 ”兄终弟及”的原则,应该由小福王朱由崧继位。况且朱由崧是崇祯的堂弟、万历的亲孙子,显然朱由崧更具有继承皇位的合法性。不过当年东林党人在万历年间,曾阻止老福王朱常洵争太子之位,如今他们怕被清算,只能出此下策。最后福王朱由崧胜利,钱谦益十分害怕,上书给马士英歌功颂德逃过一劫,而剩下的东林党人全被铲除。 随后钱谦益升任礼部侍郎镇守南京,结果第二年清军就兵临城下。柳如是性子烈,拉着钱谦益就要跳湖殉国,谁想到钱谦益犹豫不决,半天憋出一句:水太凉,老夫体弱,不可!这还不算完,在看到史可法的惨烈下场之后,钱谦益带头降清,并主动剃发易服。而当时被他唾弃的奸臣马士英等人却誓死不降,绝食殉节。 想当年楚汉相争,鸿门宴樊哙为救刘邦孤身犯险,如今钱谦益饱读诗书却自甘堕落。正所谓: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古人诚不我欺!

相关参考

明末东林党领袖钱谦益投湖殉国嫌水凉

蝼蚁尚且贪生,人更不愿意轻易去死,明末大文人兼大官僚钱谦益自然也不例外,不过他为苟活找的理由太可笑,太弱智,以至于今天还成为笑柄。清兵入关,势如破竹,眼看就要打到南京城了。此时此刻,尚留在南京城内的明

历史秘闻 明末东林党领袖钱谦益投湖殉国嫌水凉

蝼蚁尚且贪生,人更不愿意轻易去死,明末大文人兼大官僚钱谦益自然也不例外,不过他为苟活找的理由太可笑,太弱智,以至于今天还成为笑柄。清兵入关,势如破竹,眼看就要打到南京城了。此时此刻,尚留在南京城内的明

如何评价东林党领袖高攀龙?高攀龙的诗词

  高攀龙是“东林八君子”之一,东林党领袖,是明朝的政治家和思想家。  公元1562年,高攀龙在江苏无锡出生,字存之,有“景逸先生”的称号。高攀龙自幼开

大叔手带乾隆扳指价值上亿,专家劝其上交,他用六个字噎住专家

相信也喜欢看清宫剧的人都知道,不管哪一届皇帝手上都带一个玉扳指。而且这个玉扳指还不一般,它的材质不是石就是玉,而且还有配饰有金有银,在古代它一般只是身份的象征,并不是平常人都能带的。能带这种扳指的人,

清朝历史 钱谦益为人究竟如何

作为一代文坛领袖,明末东林党的代表人物,钱谦益的为人饱受质疑。1645年5月,清军兵临南京城下,一代名妓柳如是劝说钱谦益“一起投水殉国”,钱谦益沉思无语,最后走下水池试了一下水,说:“水太冷,不能下”

历史人物 清朝第一奸臣曹振镛,历经三朝不倒,只凭借六个字

嘉庆年间流传一句民谣:和珅跌倒,嘉庆吃饱。>和中堂忽悠了乾隆一辈子,聚敛了大量财富,被嘉庆抄家赐死之后百姓无不拍手称快。>有人说乾隆肯定知道和珅的贪腐行为,为何一直不办他?道理很简单,因为和珅是最懂乾

顾宪成

顾宪成  顾宪成(汉语拼音:GuXiancheng;1550~1612),明末东林党领袖。字叔时,别号泾阳,人称泾阳先生。南直隶无锡县(今属江苏)人。生于商人家庭。万历八年(1580)考中进士,历官户

历史军事 明末的文臣武将,为何都选择降清

1644年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年份。就在这一年,延续了二百七十六年的大明王朝走到了尽头。与此同时,中国又出现了三股主要势力逐鹿中原的情况,这三股势力分别是:大清政权、大顺政权,以及南明弘光政权

历史人物 明末清初的贰臣洪承畴有哪些历史事迹

  乾隆皇帝在乾隆四十一年提出要编纂一本《贰臣传》,收录明末清初时期在明朝和清朝都当过官的人,也就是叛明降清的叛国者们,约一百二十多人,其中有一个人的争议性很大,那就是洪承畴。  洪承畴,字彦演,号亨

明末清初的贰臣洪承畴有哪些历史事迹?他是神童吗?

  乾隆皇帝在乾隆四十一年提出要编纂一本《贰臣传》,收录明末清初时期在明朝和清朝都当过官的人,也就是叛明降清的叛国者们,约一百二十多人,其中有一个人的争议性很大,那就是洪承畴。  洪承畴,字彦演,号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