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历史 “张辽义说关云长”

Posted 使君

篇首语: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三国历史 “张辽义说关云长”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三国历史 “张辽义说关云长”

 重读三国之四十九 “张辽义说关云长”

  张辽义说关云长

  嘉靖本,张辽在屯土山说动关羽的三罪为:

  辽曰:“当初刘使君与兄结义之时,誓同生死。近使君败于小沛,当戳力同心,死战沙场,其名万古不朽,不合逃遁而去。脚到之处,谁不相容?兄今欲死于此地,倘使君复出,专望于兄,兄岂不是负却孤主,而背当年之誓乎?误主丧身,诚为不美。其罪一也。昔者刘使君以家眷重托于兄,以为万全之计。兄今战死,二夫人无所依托,若能守节,一死无疑;若不守节,又属他人。此是兄负却使君倚托之重,实为不义。其罪二也。兄武艺超群,更兼深通经史,不思期共使君,匡扶汉室,拯救生灵;徒欲赴汤蹈火,以成匹夫之勇,上负祖宗,下辱其主,安为义?其罪三也。兄有此三罪,弟不得不告之。”

  重读三国之四十九 “张辽义说关云长”

  这段话的确比较长,长到通行本忍不住做了简化,然而简化掉部分恰恰弱化了三罪中分别打动关羽的地方:

  罪一中,真正的要害不在于负盟误主,而在于强调刘备只是逃走而没有死,只要没死,一定会有人收留,这才是关羽活下去的前提条件,若是刘备已经战死,关羽偷生保护嫂夫人也就没有意义了。从后面可以看出,对于这一点曹操也是非常明白的。而通行本中弱化了刘备未死的前提。

  罪二中,通行本中删去了“若能守节,一死无疑;若不守节,又属他人”这个“守节”的点,关羽对“节”“义”一类道德品质最看重,自己活下去可以保证二夫人不死且能守节,显然比不点出更有说服力。

  罪三中,通行本删去了“上负祖宗,下辱其主”,对于那个时代自尊心极强的人来说,对不起祖宗和主公,比不能匡扶汉室、拯救生灵其实更难受。

  当然,历史上关羽是战败被擒,所以并无屯土山约三事之事,若究其原型,大概是张辽说降泰山寇昌豨一事。当时张辽只身上三公山,与昌豨说曹操神武德政,又到昌豨家中拜会其家人,昌豨见张辽豪迈果敢、真诚无诈,遂降。曹操事后责备他贸然只身赴敌,非大将所为,但这责备中想必也是充满爱护的。

  可惜昌豨反复无常,五年后,竟然再度叛乱,于禁奉命率军前来平叛。昌豨自知不敌,因与于禁有旧,专门跑到于禁营中投降,众将都以为于禁会网开一面,将他交由曹操处置。不想于禁却以奉命行事,不能因旧友失节为由,挥泪将昌豨处斩。可惜了当年张辽煞费的一片苦心。

  关羽的痛哭

  本回的开头有一句刘备匹马奔冀州,张飞引数十骑奔往芒砀山,孙乾、简雍、糜竺、糜芳各自逃难的概括,其实除了前两人是无路可逃外,其余人不是没有机会逃到下邳来,可是事实却是只剩下关羽保着两位夫人留守一座孤城。城破是必然的事,战死也非常容易,可两位嫂夫人怎么办?这是其他所有人丢给关羽一个人的难题。

  其实一直不大喜欢关羽的狂妄自大。然而重读嘉靖本,看到为保全两位嫂夫人暂时归顺曹操之后,关羽回到下邳,见了甘、糜二夫人,痛哭着拜于地下时,却突然对他有了一些敬意。联想关羽一生所为,对他而言,名誉更重于生命,说是降汉不降曹,但叛主的骂名从此难免,如此污名,简直比杀了他更让他难以忍受。

  他当然会知道,如此选择,不但要承受甘、糜夫人的猜疑,日后更要面临亲如兄弟的刘备、张飞的责难,这种痛苦远胜于刮骨疗毒,可他还是忍辱负重,选择暂时屈膝于他人。关羽之忠义,之为真汉子,其实不在斩颜良诛文丑、过五关斩六将,而恰恰在这因忍辱而痛哭之时,可惜毛氏父子的通行本却把这一细节删除了。殊不知一个始终板着脸孔的人居然“痛哭”起来,才是真苦楚、真性情的流露。

  以曹操的识人能力、爱才之心,他定能体会到关羽的这份屈辱,相待以礼、招抚其心,尚且来不及,根本不可能做出通行本中妄自增加的故意让关羽和二嫂共处一室,乱其君臣之礼的行为,这种行为只会引发关羽的仇恨,想出这种招数抹黑曹操,表面是曹操禽兽不如,其实是某些文人为政治正确不惜一切的下作。

  曹操的厚待

  嘉靖本中,对于曹操对关羽的敬重和厚待,都更加具体而有诚意。首先是传令“城里城外军马尽退三十里”,让关羽放心入下邳。通行本中只写“退军三十里”,完全可能只是包围关羽的部队退三十里,而嘉靖本中却是将已经攻打下来的下邳让出,更将包围的军马后退三十里,换做他人,这是匪夷所思的,但曹操信任的,就是关羽的信义,不会借机背弃约定,再次固守或是逃亡。

  后面关羽来降,不仅仅是曹操自己出辕门相接,而且还是率领一众文武,场面更加隆重。到了许都后,除了赐宅赐美女,更是“上马一提金,下马一提银”,曹操对关羽,是面子、官职、金银、美色、府宅甚至体贴温暖都有了,可谓无所不用其极,爱才之心,确乎可见挚诚。而关羽却始终“未尝喜”,不能忘记投降的耻辱。

  重读三国之四十九 “张辽义说关云长”

 

  在嘉靖本中,二夫人是在曹操赐关羽锦袍的次日,突然哭倒在内院的。这里很可能是有关联的——曹操对关羽的好,二夫人多半都能听说,送锦袍估计在她们心中已经达到某种顶峰了。对于关羽,她们不可能无条件地放心,这时候多半担心关羽真的会被曹操打动,忘了刘备,所以次日突然大哭发难,假借噩梦,其实是在变相提醒关羽不要忘记他大哥。而通行本中将“次日”改为“一日”,就取消了这种关联性的可能,二位夫人因噩梦而哭就更像是妇人担心所致的偶发事件,缺少目的性了。

相关参考

三国历史 你一定要知道的三国历史细节

 你一定要知道的三国历史细节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当下,新版《三国》热播。1800年前的金戈铁马、英雄气概、智谋勇义再次成为人们瞩目的话题。新《三国》以三国时代为背景进行了重

三国历史 三国历史上最牛的十大神奇预言

 惊人!三国历史上最牛的十大神奇预言  早在三国时期,就人才济济,神人辈出。现在的算命先生多数是滥竽充数的,然而在三国时期,这些神人的预测可谓十分的精准!  NO。10 曹操之煮酒论英雄  

三国历史 三国历史上最牛的十大神奇预言

 惊人!三国历史上最牛的十大神奇预言  早在三国时期,就人才济济,神人辈出。现在的算命先生多数是滥竽充数的,然而在三国时期,这些神人的预测可谓十分的精准!  NO。10 曹操之煮酒论英雄  

三国历史 三国乱世已存在

九品中正制的历史得失及其对现代人事制度的影响与启迪:一部《三国演义》让三国的历史事件与人物脍炙人口,许多人喜欢三国历史的跌宕起伏,喜欢英雄的文武盖世。但其实《三国演义》中很多东西并不符合历史事实,但就

三国历史 真正影响三国历史的十位英雄排名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那么对三国局势影响最大的十个三国人物都是谁呢? 稼轩有“生子当如孙仲谋,。。。。。。天下英雄谁敌手—&mda

三国历史 三国历史上最不该被埋没的十大英才

 三国历史上最不该被埋没的十大英才  时大臣都劝刘备杀了黄权一家,刘备说:算了,黄权对的起我,当初要是听他的绝对不会败的那么惨,他也是没法子。  NO.10陈元龙  陈元龙这个人物在三国演义

三国历史事件 三国重大历史事件介绍

三国时期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东汉与西晋之间的一段历史时期,主要有曹魏、蜀汉及东吴三个政权。赤壁之战中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形成了三国鼎立的雏型。220年曹操之子曹丕篡汉称帝,国号“魏”,史称

三国历史 三国历史上最牛的十大神奇预言

   早在三国时期,就人才济济,神人辈出。现在的算命先生多数是滥竽充数的,然而在三国时期,这些神人的预测可谓十分的精准!  NO.10 曹操之煮酒论英雄  曹操有一段与刘备煮酒论英雄的佳话。

三国历史人物_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的历史名人分别有哪些

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的历史名人分别有哪些?曹操、曹丕、曹植、张辽、司马懿、司马昭、邓艾、钟会,蜀汉:刘备、关羽、张飞、诸葛亮、姜维,吴:孙策、孙权、周瑜、鲁肃、吕蒙、陆议、黄盖。三国(220年-280

三国历史 三国历史上的赵子龙怎么死的

  赵子龙是三国时期的人物,对于赵子龙是怎么死的,这样一个历史问题的解答先从赵子龙自追随刘备开始讲起。在赵子龙追随刘备后直到刘备当了汉中王,而阿斗确是他在长坂坡救出的,但赵云救阿斗不是虚构的。  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