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典故 朱元璋一字斩知州

Posted 知州

篇首语:人格成熟的重要标志:宽容、忍让、和善。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典故 朱元璋一字斩知州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典故 朱元璋一字斩知州

 朱元璋一字斩知州

  洪武年间,有个叫卢熊的读书人,人品文品都很好,被吏部推荐到朝廷做官。朱元璋就批准委任他到山东兖州当知州。

  卢熊走马上任。过去说“私凭文书官凭印”,他到兖州后首先要启用官印,发布文告。当他把皇帝授给他的官印取出一看傻了眼,原来,朱元璋笔下的诏书是授卢熊为山东衮州知州,这官印是根据皇帝的诏书刻制的,这兖州自然变成衮州了。可是山东历来只有兖州而没有衮州。

  卢熊当时要是将错就错,衮州就衮州,这是皇帝改的,谁还敢怎么的,也就没事了。可是卢熊是个搞学问的,办事就是认真,他认为兖州就是兖州,怎么能改成衮州呢?于是,他就向皇上写了一份奏章,要求皇上更正,把官印重新刻制过来。

 

  朱元璋一见奏章,脸上红一阵白一阵,他的确是写错了,他是亲自打天下的人,对全国地理州名县名还是比较熟悉的,他应该知道兖州不是衮州,这衮字的读音是“gǔn”,而不是“yǎn”。但是,想要皇帝认错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朱元璋出身卑微,自尊心很强,他的泼皮脾气上来了,就大骂道:“卢熊好大胆,竟然在朕头上咬文嚼字,朕还不知道山东有个兖州,朕受他衮州知州就是兖州知州,这兖和衮就是同一个字,就是因为文人多事写法不同,这卢熊竟敢将它念成‘滚’州,这不是要朕滚蛋吗?混账东西,刑部尚书听旨,将卢熊斩首。”可怜卢熊为了一个字,竟然送了一条命。

相关参考

朱元璋一字斩知州

洪武年间,有个叫卢熊的读书人,人品文品都很好,被吏部推荐到朝廷做官。朱元璋就批准他到山东兖州当知州,卢熊走马上任。过去说“私凭文书官凭印”,他到兖州后首先要启用官印,发布文告。

朱元璋写错字 斩知州

  洪武年间,有个叫卢熊的读书人,人品文品都很好,被吏部推荐到朝廷做官。朱元璋就批准委任他到山东兖州当知州。  卢熊走马上任。过去说“私凭文书官凭印”,他到兖州后首先要启用官印,发布文告。当他把皇帝授

范世琦历史

一、请讲一讲范钦的历史范钦,(1506~1585)明藏书家。字尧卿,一字妄卿,号东明。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嘉靖十一年(1532年)进士,任湖广随州知州,迁工部员外郎。因与武定侯郭勋不和,调任江西知袁

明朝历史 小官因揭发朱元璋写错别字被杀

   明朝文字狱:元璋出身卑微,自尊心很强,他的泼皮脾气上来了,就大骂道:“卢熊好大胆,竟然在朕头上咬文嚼字,朕还不知道山东有个兖州,朕授他衮州知州就是兖州知州,这兖和衮就是同一

明朝历史 谁在逼朱元璋残酷斩杀功臣

锦衣卫内幕:谁在逼朱元璋残酷斩杀功臣  胡惟庸,在明朝乃至整个中国历史上都是个不能回避的名字。在论述中国官制的汗牛充栋的论文中大家经常可以看到:朱元璋一手炮制的“胡党”谋逆大案

历史秘闻 范世琦历史

一、请讲一讲范钦的历史范钦,(1506~1585)明藏书家。字尧卿,一字妄卿,号东明。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嘉靖十一年(1532年)进士,任湖广随州知州,迁工部员外郎。因与武定侯郭勋不和,调任江西知袁

历史秘闻 粥留人斩

明朝皇帝有历史专栏就揭露,某次深夜还在忙公事的朱元璋,就曾因为一碗史料指出,当时宫女低头端热粥到房内,放到朱元璋工作桌前,正在批奏折的朱元璋抬起头问「谁让妳来的」,宫女回答「马皇后安排我前来」。本来宫

粥留人斩

明朝皇帝有历史专栏就揭露,某次深夜还在忙公事的朱元璋,就曾因为一碗史料指出,当时宫女低头端热粥到房内,放到朱元璋工作桌前,正在批奏折的朱元璋抬起头问「谁让妳来的」,宫女回答「马皇后安排我前来」。本来宫

历史人物 朱元璋斩杀功臣时,为什么没有一个人敢反抗?

说起朱元璋斩杀功臣,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在明朝建立之后,众多功臣都死在了朱元璋手下,典型的卸磨杀驴。然而,除了研究这件事情本身,很多人可能还有疑问,看到朱元璋向别人下手,为什么其他人无动于衷,自己辛苦

历史人物 朱元璋斩杀穷乡亲

  曾有这样一位党员干部,当他得知上级领导要来视察,便将当地老百姓贫苦度日的情景拍了录像片让上级领导偷偷看。上级领导问为什么?这位干部叹了口气说:「我搞了这盘录像,大家议论纷纷,说我给共产党抹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