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历史 谁都没有安全感
Posted 制度
篇首语:人不能象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欧洲历史 谁都没有安全感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欧洲历史 谁都没有安全感
欧洲历史上的秘密逮捕制度:谁都没有安全感
1775年12月一个月夜,巴黎街头,医生马奈特被一辆马车拦停,他被厄弗里蒙侯爵兄弟强迫出诊。因为见证这对贵族兄弟淫邪杀人的罪行,他写信举报,不幸举报信落到侯爵兄弟手中。然后,他就突然“消失”了。他的夫人多方打听其下落,却杳无音讯,2年之后抑郁而死。
原来,他被关进了巴士底监狱,被关了整整18年,后来,因为厄弗里蒙侯爵失去恩宠,他才获释出狱。这是狄更斯小说《双城记》的情节;而这种秘密逮捕制度,就是法国历史上臭名昭著的“密札”制度(Lettredecachet,直译为附有印章的信,也译成“空白逮捕令”)。
这个制度来源于罗马法里“国王不受法律约束”的思想。到了路易十四时期,法国发展出了极端的封建专制。“朕即国家”意味着国王可以凌驾于法律之上,对臣民可不经过必要的审判制度,就直接予以处罚。政治和宗教迫害也常常是逮捕的原因;更加危险的是,路易十四经常将密札作为赏赐,赠与自己亲信;只签国王名字,却下被捕人名字的空白,赋予了贵族随意逮捕别人的权力。
贵族们也利用“密札”做一些法律不方便做的事。比如著名的色情作家萨德侯爵(Mar-quisdeSade)荒淫无耻,连做修女的小姨子都不放过,严重辱没家族。他的那个有背景的丈母娘,就弄来“密札”把他投进了监狱,之后又转到了著名的巴士底狱。后来群众攻打巴士底狱时,萨德就在里面。著名的启蒙运动思想家伏尔泰,也是“密札逮捕”制度的受害者。
总之,法国封建制度后期,秘密逮捕制度制造了极大的社会恐慌,大活人平白无故就“合法”失踪了,不用通知家属,也不知道被捕的原因,不用审判,也没有明确刑期。不仅草根市民谈虎变色,就是贵族之间也是人人自危,比如著名立宪派政治家米拉波伯爵,就是被他的父亲用“密札”抓进牢里的。这种恐怖的社会氛围,是促成大革命爆发的重要原因,并且大批的贵族毅然参与到革命当中,因为在这个制度中,谁都没有安全感。
大革命中,密札逮捕制度被制宪会议所废除,法国于1791年制订第一部《宪法》,意在严防国家滥用权力,第7、9、12、16条都涉及到限制逮捕。第7条规定:除非在法律所规定的情况下并按照法律所指示的手续,否则不得控告、逮捕或拘留任何人。第16条规定:即使在法律准许逮捕的情况下,将公民带至、接受或者拘留于非公开合法指定为拘留所之处者,以擅自拘留论罪。这成为现代刑事制度中程序正义、保障人权的思想渊源。
在英国,逐步废除“普通搜捕令”(gen-eralwarranty),建立现代逮捕制度,稍早于法国。虽然,当年英国已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度,并且也有《人身保护法》等保护公民权利的法律;但刑事搜捕制度,还部分延续着中世纪的野蛮。事情在1763年,因为约翰·威尔克斯(JohnWilkes)案有了变化。威尔克斯是英国的议员,办了《苏格兰人》报批评政府,把25岁的年轻国王惹恼了。大臣哈利法克斯按当时的习惯,写了一纸“普通搜捕令”:叫御差去逮捕报纸的“撰稿人、印刷者和出版者”。请注意,这个“搜捕令”并没有明确逮捕的人名,这就等于给了御差随意抓人的权力。此前,大臣签署的这种无人名的“普通搜捕令”,一直处于支配地位;不过,这次英国人不再忍受了,法律界一致认定“普通搜捕令”违法;之前因为诽谤政府被御差抓过的印刷商,也提起一系列诉讼。最终法院判决:普通搜捕令制度违法。这就敲响了野蛮、随意逮捕公民制度的丧钟。英国著名大法官丹宁勋爵,将该案作为影响英国历史的案件写入了《法律的界碑》一书。
英美法系、大陆法系,在现代逮捕制度上殊途同归:一是强调逮捕制度与保障人权之间的关系;二是对逮捕程序有严格限制。一般来说,发达国家只有逮捕制度,没有由警方自己决定抓人的刑事拘留;原则上,警察抓人,要先向司法官申请逮捕令,逮捕令上写明逮捕对象的名字、涉嫌罪名,绝对不允许用空白逮捕令抓人;只有对现行犯,或者行迹明鲜可疑者,可先予以逮捕,是谓“无证逮捕”,是一种例外情况。并且,由于刑案中要保障当事人的受辩护权,甚至规定警察讯问时,要保障律师的“在场权”,所以电影里有台词“律师来之前,我什么都不会说”。以上种种根本上杜绝了“秘密抓捕”的可能性。
当然,人类的历史也走过弯路。比如,纳粹德国于1933年开始执行“保护性拘留”(Schutzhaft)——这个“保护”就是“党卫军”(Schutzstaffel)的那个“卫”——抓捕、拘禁公民,不需要经过法律程序,法院也无权守问。事实上,纳粹德国除把法院系统纳粹化,还在司法系统之外设立了盖世太保的政治警察制度,形成了双司法系统,便于其实施法西斯统治。
1933年,时任普鲁士内政部长的戈林称:可以以行政命令对无政府主义者和社民党党员搞“保护性拘留”。当年,大约有2.7万人被长期或短期移送“保护性拘留”。监禁的场所,并不是普通监狱,而是由党卫军(早期冲锋队也参与)管理的集中营。事实上,集中营中关押的,除了我们比较熟悉的犹太人,还有就是“保护性拘留”者、同性恋、酗酒者等等。这种秘密抓捕、法外施刑的制度,连当年纳粹的司法部长居特纳也看不过去,在1934年向希特勒提出要关掉集中营。希特勒回答说:“为时尚早。”纳粹德国的非法拘捕制度的最后结局,大家都知道了。
相关参考
1973年7月欧洲安全与合作会议召开欧洲安全与合作会议,简称欧安会。70年代东西方国家之间举行的一次大型国际会议,是70年代东西方关系缓和的直接产物。除阿尔巴尼亚之外的所有欧洲国家以及美国和加拿大的代
欧洲安全合作会议,简称欧安会,是冷战时期东西方为建立对话渠道而召开的。50年代,苏联首先提出了建立欧洲集体安全的建议。70年代初,苏联和华约国家又提出了举行欧安会的建议。1972年5月,美苏就召开欧洲
1990年11月19—21日欧洲安全首脑会议举行1990年11月19—21日,欧洲安全首脑会议在法国首都巴黎举行。30多个欧洲国家以及美国和加拿大的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与会,阿尔巴尼亚首次派出观察员参加
1966年7月6日华约通过《加强欧洲和平与安全宣言》1966年7月6日,华沙条约组织政治协商委员会在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举行会议,通过了“加强欧洲和平与安全宣言”。该宣言第一次完整地提出了加强欧洲安
欧洲 1989年3月6日欧洲常规裁军谈判及欧洲建立信任和安全措施谈判开始举行
1989年3月6日欧洲常规裁军谈判及欧洲建立信任和安全措施谈判开始举行欧洲常规裁军谈判与欧洲建立信任和安全措施谈判,是1989年3月6日同时开始举行的两项多边国际谈判。这两项谈判是根据欧安会维也纳续会
历史百科 欧洲安全格局发生重大变化——北约接纳波兰、匈牙利和捷克三国
欧洲安全格局发生重大变化——北约接纳波兰、匈牙利和捷克三国马德里北约首脑会议会场1997年7月8日,北约马德里首脑会议在一片吵闹声中正式决定接纳波兰、匈牙利和捷克。这标志着酝酿了三年多的北约东扩计划正
[导读]1914年德国没有能取得迅速胜利,欧洲战场在西线形成胶着状态的战壕战,交战双方谁都不能前进一步。1915年,德国的几次努力进攻都没有能够奏效。1914年德国没有能取得迅速胜利,欧洲战场在西线形
历史百科 1939年4月13日英法宣布对希腊、罗马尼亚的安全作出担保
1939年4月13日英法宣布对希腊、罗马尼亚的安全作出担保1939年初,英法政府从欧洲局势的演变中逐步意识到德国扩张是没有止境的,于是改变策略,一面与苏联接触,借助苏联对德国施加压力;一面加紧拉拢波兰
意大利,位于欧洲南部地中海沿岸,是一个风景秀丽、经济发达的半岛国家。作为二战的三大策源国,意大利早早的加入了二战,和德国、日本并称轴心国集团三大巨头。当时的意大利无论是工业技术水平还是武器装备都非常先
全球最安全城市哪个城市是全世界最安全的城市呢?是“永久中立国”瑞士的某个城市吗?在2005年3月15日公布的“全球最安全城市”榜单上,尽管瑞士有很多座城市入选,并且排名比较靠前,但是它们都输给了欧洲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