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历史 民国为何出大师
Posted 民国
篇首语:有志者自有千计万计,无志者只感千难万难。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民国历史 民国为何出大师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民国历史 民国为何出大师
民国为何出大师?
大地主刘文彩的弟弟,也就是1949年后曾任林业部长的刘文辉,说过一句狠话:“政府的房子比学校好,县长就地正法。”
这话有个来历。1939年1月1日,国民政府正式任命刘文辉为西康省主席。同年,影视教育大师孙明经到西康拍摄纪录片《西康》,他发现西康学校校舍大多坚固宽敞,政府机构则破烂不堪。孙明经就好奇地问一个县长:“为什么县政府的房子总是不如学校?”县长答:“刘主席有令,政府的房子比学校好,县长就地正法。”
刘文辉这句话以及他的所作所为,凸现的是他对教育的重视,做到了“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政府楼堂馆所哪怕岌岌可危,也要保证孩子们在安全明亮的教室里上课,刘文辉的政绩观那是相当的“先进”。
孤立地看,这只是刘文辉的“个人之举”,其实不然。1935年,国民党第四届中央执行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决议,要在10年期限内普及义务教育。重视教育不能光靠嘴说,需要实实在在的行动,尤其是看得见的、真金白银的财政支持。自抗战爆发后,由于军事开支的不断增加和沿海发达地区陷落,关税收入丧失,国民政府财政赤字极其严重,在这样的情况下,国民政府仍然不放弃对教育的投入。
随着日本侵略不断扩大,大批高校不得不被迫西迁,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等都于1938年4月迁至昆明,改称西南联合大学。这些大学生逃到大后方后,失去了经济来源,为了确保他们继续学业,国民政府教育部颁发《公立专科以上学校战区学生贷金暂行办法》,用贷款的办法支持学生上学。经盛鸿先生说,仅自1938年3月起至1939年止,教育部就津贴各高校贷金达10万至14万人左右。“由于通货膨胀等因素,这些贷金以后并未偿还,这等于政府向学生无偿提供了学费和生活费,因此贷金制随后改成了公费制。”对于中等教育也是如此,教育部于1938年2月建立贷金制度,贷款给家庭陷入战区的中学生,1940年底教育部又颁发《国立中学战区学生贷金暂行办法》,到后来国民政府实行公费制,为教育完全兜底。
抗战期间,由中学到大学毕业,完全依赖国家贷金或公费的学生,共达128000余人,这其中就包括了“两弹一星”元勋钱骥、姚桐斌、邓稼先、程开甲、屠守锷、陈芳允、任新民、朱光亚、王希季等9人,还有李政道、杨振宁这两位未来的诺贝尔奖获得者。抗战期间教育经费在国民政府的财政支出中仅次于军费,居政府财政支出的第二位。
由于政府对教育真金白银的投入,在战火纷飞的情况下,硬是为学生放下了一张安静的书桌,学生不减反增。学龄前的儿童入学率从抗战前的43.4%上升到了胜利前的76%,初等学校学生数量几乎是战争爆发后的2倍。在职业教育方面进步更加明显,在校学生人数由战前的7000人增长到了25000余人。
现在有一种说法,民国出产大师,回头看,在即将亡国灭种之际,仍然“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我想,是没有理由不产生几个大师的。相反,如果物质财富不断丰富,对教育的投入不足,或是陷于功利主义泥淖,就难以产生大师。
相关参考
民国大师“黄疯子”怒怼胡适二三事! 好久从前有人说过,天赋间隔疯子只需一步之遥。戏班行有一句话不疯魔不成活。许多伟小人物的身上存在一些十分奇特的怪癖,连同他们的成绩一同为人所
晚清末年,西方人曾流传一句话:到中国可以不看三大殿,不可不看辜鸿铭。辜鸿铭何人?这是一个没在中国长大,却时刻不忘自己是中国人的中国人;这是一个接受西方教育,却热衷于推广东方文化的学者;这是一个走在时代
鲁迅与沈从文为何老死不相往来? 鲁迅与沈从文同为20世纪中国最伟大的作家,但令人遗憾的是这两位曾经生活在同一时代的文学大师却有着深深的隔阂,他们从来没有会过一次面,甚至连一次直接的通信都不曾有过。有
一习武经历 国家民政部公布的300名抗日英烈之一窦来庚,出生于1900年临朐县营子公社窦家洼。1913年高等小学毕业后,考入临朐师范讲习所。1918年19岁时考入济南第一中学。当年未毕业,又入山
关于师道的含义有着不同的注释,但它的初衷是提醒世人尊道,尊有道之师,毕竟「”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民国时期,尊师之风,蔚为大观,令人叹服!刘师培任教北京大学时,上课总是两手空空,不携带片纸只字,声音不
1934年,张恨水先生西游进入潼关,此时陇海铁路即将通车西安,他乘坐专车,徜徉在潼关向西安的道路上,领略着沿途的风光。这位南方的文学家,是用怎样笔端来叙述在西北的见闻?原载于《旅行杂志》1935年第9
吴昌硕简介要介绍吴昌硕简介,主要就是介绍吴昌硕的一生和他的成就。想必大家对于这个名字并不陌生吧,他是我国“诗、书、画、印”四绝的一代宗师。那么下面就让我们具体来了解一下吴昌硕简介吧。吴昌硕吴昌硕,18
京剧四大名旦之一的荀慧生先生的一幅设色山水画,最近拍出了十二万元的高价。这才知道,原来荀慧生曾是沪上国画名家吴昌硕的入室弟子,23岁时正式拜师学画,27岁时被社会评为四大名旦之一。那时的有些演员,真是
图片人物没有排名,不分先后。鲁迅陈寅恪王国维郭沫若胡适金岳霖梁启超冯友兰黄侃刘文典李叔同吴宓章太炎沈从文闻一多郁达夫林语堂梁漱溟周作人傅斯年蔡元培赵元任钱钟书张爱玲当战争的硝烟弥漫整个世界,帝国主义列
袁树珊于1881年出生在医卜世家,家学深厚。一开始随父镇江在居住,从事医生,同时也做算命卜卦。他考秀才而未得,后来就学北京大学,留学日本攻读社会学,学成归国受到行政院长谭延闿的赏识,但他放弃了这个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