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历史 明朝“文字狱”杀人数为历朝之最

Posted 文字狱

篇首语:只有忍得住寂寞,才能够见明日的繁华。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明朝历史 明朝“文字狱”杀人数为历朝之最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明朝历史 明朝“文字狱”杀人数为历朝之最

 明朝“文字狱”杀人数为历朝之最

 明初死于朱元璋刀下的文人多达数万之众,开创了自秦始皇以来历代皇帝“文字狱”杀人之最。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是一个贫苦出身的农家子弟。他从小当过放牛娃,做过贼,当过乞丐,做过和尚,后来参加红巾军造反起家当了皇帝。虽说在寺里当和尚时,从佛经中生吞活剥认了几个字,到底根基差,许多字认识模糊不清,当上皇帝后护短的自卑心理强,凭着权力胡乱杀了无数文人,造成了震惊明初的“文字狱”。 朱元璋杀人的理由很简单,凭自己对事物的片面理解,凭个人的文化素养来读臣下的奏折,凡文字中有触犯忌讳不合己意者,这些人就属杀头对象,所谓禁忌,其含义是非常广的。 就拿同音宇说吧,一般都是音同义不同。然而,朱元璋不是这样理解。凡是与自己身份有关的字和词都是犯了禁忌。举一例说吧,和尚的明显特征是光头,因此不但“光”、“禿”这一类字眼犯忌讳,就连和尚的简称“僧”这个字也被他讨厌,推而广之,“僧”字的同音“生”字也不喜欢。又如:朱元璋早年是红巾军中的一名小兵,红巾军在元朝时被称为“红贼”、“红寇”。于是,这“贼”字不管说的是谁,他总认为是在骂自己。推而广之,连和“贼”同音的“则”字也犯忌讳。朱元璋对“贼”字十分厌恶,但对做过贼的人十分同情。他曾不打自招地说:做贼是被迫无奈,有吃、有穿、有喝,谁还愿去做贼呢?就拿朕来说吧,当年如果是丰衣足食,也就不会参加红巾军造反了。由于朱元璋对做过贼的人有袒护心理,导致明朝海盗十分猖狂。 其实,这“贼”和“则”本属同音字,从字眼上分析也是音同义不同。像这一类常见的同音字,遇平常人最多是骂一场打一架。有本能护短心理的朱元璋就与众不同了,一旦他人文章中带有“光”和“则”等字眼就是犯禁忌,就遭抄家、砍头、诛灭九族。 浙江府学教授林元亮为海门宦官写《谢增俸表》,因文中有“作则垂宪”一字被杀,北平府学训导赵伯岑写《祝万寿表》,因文中有“垂子孙而作则”一字被杀;福州府学训导伯景为按察使撰写《贺冬至表》,因文中有“义则天下”一字被杀,桂林府学训导蒋质为按察使写《正旦贺表》,因文中有“建中作则”一字被杀,杭州府学教授徐一夔作《贺表》,因文中有“光天之下,天生圣人,为世作则”一句话,朱元璋看后恼羞成怒说,这个徐府学十分可恶,他不但骂朕是和尚,还骂朕做过贼。杀他一人不行,应该满门抄斩!可怜这个徐学士在《贺表》中用了“光”和“则”两个字,被株连九族惨死50余人;澧州学士郑孟清为本府作《奉民师表》,因文中有“圣健作则”被杀,总之,朱元璋在读表文时因做贼心虚,把文中所有的“则”都念成“贼”,他十分恼怒地说:则音近贼,有人胆敢骂我做过贼,用心何其险恶,理应一律处死杀无赦! 朱元璋不但死抠字眼,而且对文中的词、句也犯忌讳之心。怀州府学训导吕睿为本府作《谢赐马表》,因文中有“遥贍帝扉,一句遭来杀身祸。事后,朱元璋还强词夺理地说:“帝扉”就是“帝非”,他乱言惑众诽谤朕,此人不杀留他何用!县学教谕贾翥为本县作《正元贺表》,其中有“取法家魏”一句,朱元璋读成“去发像鬼”。鬼就是秃发,说我是和尚,命锦衣卫立即推出处死。毫州训导林云为本州作《谢乐宫赐宴笺》,因文中有“式君父以班爵禄”一语被杀。朱元璋认为:“式君父”就是“死君父”的谐音,这是诅咒皇上。尉氏县教谕许元为本府作《万寿贺表》文中有“体乾法坤,藻饰太平”两句赞美词。朱元璋片面理解为:法坤就是“发髡”,“藻饰太平”就是“早失太平”,如此居心不良,定斩不饶!

 

 

相关参考

明朝朱元璋时期最著名的株连冤狱

  明太祖和的、皇帝,都喜欢制造冤狱。但他们的侧重点不一样,、喜欢弄文字狱,借关碍文字杀人,有模有样。虽然也制造一些文字狱,但水平多半不高,无非是有几个酸儒拍马屁,用的词碰到了朱元璋的忌讳——曾经做过

明朝文字狱案例,明朝时文字狱的典型事例有哪些

明朝时文字狱的典型事例有哪些明代的学校和科举制度,实际上是一种文化专制制度。它把知识分子的思想束缚在孔孟之道和程朱理学之中。读书人为猎取功名,埋头于四书、五经,写空洞的八股文,一切有用的知识,概不留心

明朝历史 明太祖朱元璋的文字狱是怎么回事

朱元璋文字狱朱元璋是历史中非常有名的一个皇帝,他在政绩上面几乎赶上统一六国的秦始皇,当然因朱元璋的“文字狱”也和秦始皇当年的“焚书坑儒”有的一拼。朱元璋图片朱元璋文字狱的诱发原因还得从朱元璋的身世说起

明朝历史 朱元璋为了“遮丑”,施行文字狱

历史上一直都有很多的文人,心中愤懑不平时总是要抒发一下自己的不满的。可是这种不满一旦让皇上也看到了,那就是绝对不行了。当权者从来对手下少了一个或几个文人不那么在乎,他在乎的是自己的脸面和家天下是不是受

明朝曾创下150多个国家的朝贡之最,可他们却对明朝政体不屑一顾

15世纪初,朱棣在位时,一百五十多个国家「”进表朝拜”,创造了「”朝贡之最”。但几乎与此同时,世界失去了对中国的敬意,因为他们对明朝只朝贡,不学习。其实,西方早已失去了对明朝政治研究的兴趣,就连东洋世

明朝历史 朱元璋时代的文字狱恐怕都属瞎编

  不论哪个朝代的统治者,不论出于怎样的目的,如果对一起打天下的功臣不分清红皂白、用心叵测地大开杀戒,那他就难免会被历史所嘲笑。如果统御天下的皇帝们对公心磊落、手无寸铁的朝野知识分子和各类文人非但不礼

明朝历史 明朝太监魏忠贤爱好剥皮

明朝太监魏忠贤爱好剥皮  史上太监残暴之最——魏忠贤的锁喉术  历数历史上内宫太监,以明朝魏忠贤为残暴之最。因提督东厂之故,香港武打片里的魏公公及其心腹爪牙,个

明朝历史 明朝皇帝恐怖杀人法 五马分尸算最文明

导读:武侠小说中侠义之士常用“大不了一死”来表达他们的大无畏精神,在他们看来,反正都是死,怎么死并无多大的差别,其实不然,否则明王朝也不会在《刑律》中除笞、杖、徒、流、死五刑之外还另加有“凌迟”一刑,

明朝历史 明末饥荒惨状:杀人而食

 明末饥荒惨状:杀人而食 李自成起义军进入河南后,处于败而复振时期,兵力不足,遂由淅川、内乡沿伏牛山北上,这里山岭起伏,道路险阻,居民稀少,有着不少的无业流民寄居其中。十二月,连克

明朝历朝皇顺序及在位时问,明朝历代皇帝顺序

明朝历代皇帝顺序朝皇帝的排列顺序如下:1、明太祖朱元璋朱元璋聪明而有远见,神威英武,收揽英雄,平定四海,纳谏如流,求贤若渴,重农桑,兴礼乐,褒节义,崇教化,制定的各种法规都很相宜,前所未有。2、明惠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