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历史 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后玩得更绝的一招

Posted 宋朝

篇首语:要让事情改变,行改变我自己,要让事情变得更好,先让自己变得更好。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宋朝历史 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后玩得更绝的一招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宋朝历史 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后玩得更绝的一招

  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后玩得更绝的一招

  大宋初创,宋太祖赵匡胤遇到了与汉高祖刘邦同样的问题,就是到底如何管束那些功高威重的将军,使其不致于危及新到手的皇权。当然,这时候,历史毕竟又演进了千年,华夏人事变化不小,大宋皇帝较大汉天子的忧虑,既有相同之处,也存在自身的特殊差异。

  其实,赵匡胤没有刘邦心眼那么多,起初,他并没有在意武将们手中的兵权,他还是比较相信哥们义气的。

  杯酒释兵权的始作俑者是赵普。这位“半部论语治天下”的军师,适时提醒太祖,得防着那些手握重兵、威望甚高的将军们,“稍夺其权,制其钱粮,收其兵权”,这是赵书记(赵普担任赵匡胤的节度掌书记)给新天子治军的十二字方针。

  说起来,并非赵普有多先见之明,军阀动辄扳倒当朝皇帝自己坐上龙椅的事情,在五代,属于家常便饭。这正是赵普替太祖担心的起因。而另一个更具说服力的例证是,赵匡胤就是拥有无边的军权后,从人家后周七八岁孩子柴宗训手里,把天下“顺”到手的。你能顺别人的天下,就敢保证别人不会顺你的天下?道理很简单。

  依照当时的实际情况看,危险主要来自两拨人,一拨是各自势力强大又有自决权利的节度使,另一拨便是赵匡胤曾经扮演过的角色——手握禁军亲兵统领大权的殿前都点检。

  咱们先说殿前都点检。这个名称和职位的首创者,是后周世宗柴荣。亲军、禁卫,历朝历代的皇朝都有,朝廷直属,负责京师守备,宫廷宿卫,当然,最终目的是保卫天子的安全。周世宗觉得以往的禁军不足以确保政权不受侵犯,他下令重新招募和扩大这支特殊部队,进行更加严酷的训练。据说,当时招募的标准是,必须是所谓“强人”,只要是厉害角色,哪怕你从前是啸聚山林的强盗贼子。这部分人经过高强度训练,再优中选优,挑选武艺高强的,到柴荣身边担任殿前侍卫,组成地位高于亲军的殿前军,其首领即名曰“殿前都点检”。这支特殊的武装,装备精良,地位特殊,其统帅权力极其大,陈桥兵变的前一年(957年),赵匡胤担任的正是殿前都点检这一职务。这就不难理解了,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个位置,是一个篡夺皇权“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位置。

  节度使大家都熟悉,本意是指持朝廷旌节统一调度指挥,事实上就是一个地方的最高军政长官。节度使起势于唐末,本来是替天子管理驻守藩镇的,时间长了,发现在这一亩三分地上,自己原来可以说一不二,形同皇帝,帝王梦打这儿做起。藩镇节度使等军阀势力的渐渐崛起,最终导致了整个唐王朝的主弱臣强、枝茂干枯。

  毫无疑问,历史和现实的经验教训提示赵匡胤,上述两类人,须严加防范。

  赵普提醒时,赵匡胤开始还有些迟疑,哥们们会掀翻我吗?回到后宫一琢磨,情况确实还不容轻视。尤其是他梳理回忆起自个儿黄袍加身的一个个细节,再也坐不住了。随后便上演了那一出颇具传奇色彩的“杯酒释兵权”桥段。石守信、王彦超等一大批高级将领,“主动积极”地交回兵权,而殿前都点检这一职务,从此名存实亡,不再有人担任。

  说“杯酒释兵权”颇具传奇色彩,是因为在老百姓和我们后人看来,赵匡胤这一招玩得轻松、玩得巧妙、玩得不费吹灰之力。其实,赵匡胤不这么认为,那可是费了老鼻子劲了,朕为了让这些人交出兵权,花费的可不仅仅是几杯水酒的代价。按照太祖在酒桌上承诺的条件,三大项支出是必须的:一是十数个将军人人得一大片良田,得建一座舒适安逸的豪宅庄园;二是许多如花似玉的妙龄美女,皇帝忍痛割爱任凭将军们挑选消受;三是,最他妈让朕心疼的,还得搭上自家儿女,假惺惺跟这伙哥们联姻——委屈孩儿们了,江山重要!

  当一切如愿达成,天下逐步平静下来,赵匡胤的心里不平之气,愈发憋闷。天下都是俺姓赵的,凭什么我要拿那么些良田、豪宅、美女来跟你们交换呢?难道俺坐了龙椅,兵权还不名正言顺归朕所有吗?还需要俺掏腰包讨价还价收买吗?你们给我怎么吞进去的,就怎么给我吐出来!

  杯酒释兵权之后不久,宋太祖赵匡胤亲手导演的第二幕戏更加精彩,这一招真令人叫绝,姑且冠之曰“灌醉掏银子”。

  冯梦龙的《智囊》里记载有这么一段:“艺祖既以杯酒释诸将兵权,又虑其所蓄不赀。每人赐地一方盖第,所费皆数万。又尝赐宴,酒酣,乃宣各人子弟一人扶归。太祖送至殿门,谓其子弟曰:‘汝父各许朝廷十万缗矣!’诸节度使醒,问所以归,不失礼于上前否?子弟各以缗事对。疑醉中真有是言,翌日,各以表进如数。”

  艺祖就是太祖,——有文艺范儿的皇帝。赵匡胤花大价钱收回兵权之后就后悔了,老是惦记着这伙人手里的银子太多了。怎么办呢?如法炮制,但这回,朕要给你们玩个更新鲜刺激的。

  这一天,太祖邀请昔日的各位将军来喝酒,笑脸相迎,特命各位:不要在朕面前拘束,尽管放开了喝,今天这里没有君臣,只有老哥们聚会,不喝倒不算喝好。圣上开恩,各位受宠若惊,心花怒放,最后,个个喝得五迷三道,不省人事。这时候,太祖让人通知各位的家人来领人。将军们的儿子急急赶到宫禁,扶起瘫软如泥的父亲准备回家。且慢,太祖发话了,各位别忙着走,你们的老爹方才在朕面前答应说,每人向朝廷捐献一个亿(文),可别食言,明日快快送上。

  第二天,各位将军酒醒了,头一件事是先问儿子们:昨儿个没在圣上面前胡说八道吧?有没有失礼的地方?儿子们焦急的却不在这儿,张口就问老爷子:皇上说你在酒桌上应承捐献朝廷一个亿,可有此事?

  昨天酒宴上都说了些什么,此刻,将军们一句也想不起来了。君子面前无戏言,兴许说过,如不兑现,岂不是欺君?!又不能去跟皇上对证,没办法,每家赶紧抵押借贷卖房卖地,凑足一亿,照数上缴府库。

 

  收兵权付出的成本,赵匡胤一桌酒菜,又囫囵赚了回来。——天王老子的便宜,从来都不是好沾的!

相关参考

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后更绝的一招

宋太祖赵匡胤(927年3月21日-976年11月14日),宋朝第一任皇帝(960—976年在位)卧榻之旁,岂能任他人酣睡——宋太祖论必须统一天下;我为百姓守财耳……以一人治天下,不以天下奉一人——宋太

历史人物 赵匡胤建立宋朝能稳住朝堂的诀窍是什么

赵匡胤建立宋朝能稳住朝堂的诀窍是什么?看赵匡胤巧妙“杯酒释兵权”!历史新知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很多人都说赵匡胤和其他的开国皇帝有很大的不同,他竟然可以想到一招杯酒释兵权,顺利解决掉了百年来

宋朝 杯酒释兵权

杯酒释兵权公元960年,宋太祖赵匡胤推翻了后周政权,建立宋朝,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重新统一了中国。赵匡胤夺权是轻而易举的。他原来是后周的一员战将,因屡建战功,当上了殿前都点检的军职,统领精锐的禁

宋朝 宋代·杯酒释兵权

杯酒释兵权刚刚过去的50多年里,在令人晕眩的军事游戏中,频繁地更换着皇位的主人,这是赵匡胤最要记住的一课历史。如何保我大宋社稷久长?他向赵普请教。赵普说:“社会纷乱,主要在于节镇权力太重。只要削弱他们

20万对2万却被吊打,十万军民跳海殉国

公元960年,赵匡胤通过黄袍加身的手段,逼迫后周小皇帝禅位于他,建立了北宋王朝。之后,为了防止手握军权的武将效仿自己,又玩了一招“杯酒释兵权”,使得宋朝军队的战斗力大大下降,这也为之后宋朝被周边各国吊

历史秘闻 20万对2万却被吊打,十万军民跳海殉国

公元960年,赵匡胤通过黄袍加身的手段,逼迫后周小皇帝禅位于他,建立了北宋王朝。之后,为了防止手握军权的武将效仿自己,又玩了一招“杯酒释兵权”,使得宋朝军队的战斗力大大下降,这也为之后宋朝被周边各国吊

宋朝历史 赵匡胤杯酒释兵权

 赵匡胤杯酒释兵权  赵匡胤杯酒释兵权,既不伤君臣和气,又解除了大臣的军权威胁,是历史上有名安内方略。  宋太祖赵匡胤依靠自己所掌握的禁军大权,轻而易举地完成了改朝换代,为赵姓家族夺取了天下

宋朝历史 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在历史上是子虚乌有的

 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在历史上是子虚乌有的?  杯酒释兵权  “陈桥兵变”后,尽管宋太祖已黄袍加身,但“废置天子,变易朝廷&rdq

历史军事 武夫开文治的第一步

宋太祖杯酒释兵权杯酒释兵权,是宋太祖即位后做的最引人注目的一件事。对于这件事情,一直以来都是褒贬不一,虽然这件事情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宋朝的文化空前的发达,但同样也让宋朝的军事实力变得格外的弱小。赵匡胤剧

宋朝历史 宋太祖赵匡胤“以腐败换兵权”

乍一看来,赵匡胤的杯酒释兵权好像很潇洒,很轻易,令人真有那种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感觉,似乎不费什么劲,手腕多多的赵匡胤便将这件原本应该非常棘手的事情给搞定了。但在实际上,赵匡胤却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