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历史 宋太祖赵匡胤“以腐败换兵权”
Posted 武将
篇首语:日日行,不怕千万里;时时学,不怕千万卷。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宋朝历史 宋太祖赵匡胤“以腐败换兵权”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宋朝历史 宋太祖赵匡胤“以腐败换兵权”
乍一看来,赵匡胤的杯酒释兵权好像很潇洒,很轻易,令人真有那种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感觉,似乎不费什么劲,手腕多多的赵匡胤便将这件原本应该非常棘手的事情给搞定了。但在实际上,赵匡胤却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从国家或民族利益的角度来看,应该说,赵匡胤聪明反被聪明误,杯酒释兵权完全是他的一大政治败笔,是他一生中所犯的最大政治错误。
这里,且不说杯酒释兵权将一帮能征善战的武将手中军权剥夺了,让他们靠边站,对大宋帝国来说,无异于是自断己臂,自残己足,作茧自缚,宋朝后来的饱受外族欺凌与蹂躏完全与此有关,单就杯酒释兵权所开的一代风气而言,其后果就真的是很严重。
仔细想想,杯酒释兵权其实是宋太祖赵匡胤与整个武将集团的一场政治博弈,既然是博弈,作为博弈双方的任何一方自然都不可能无本生利,不付代价。很显然,在这场政治博弈中,武将集团所付出的代价是从此失去了手中的兵权,而这兵权当然不是白白失去的,它所换来的则是皇帝赵匡胤金口许诺与赏赐的奢侈与享乐。
史载,在杯酒释兵权时,赵匡胤曾开导众武将说:人生苦短,白驹过隙。众爱卿不如多积金宝,广置良田美宅,歌儿舞女以终天年。如此,君臣之间再无嫌猜,可以两全。那话的意思是再明显不过了,只要众将放下武器,不掌兵权,不再对他赵匡胤的皇位构成威胁,那么,其他一切都好说,想要什么都行。
仅此可见,赵匡胤在释兵权时,表现得非常地慷慨——当然是慷国家、民族之慷,用《宋史·石守信传》的原话说就是赏赉甚厚,给众武将开出了极为优厚的价码。透过现象看本质,所谓的杯酒释兵权,说白了,其实不过是宋太祖赵匡胤以腐败换兵权罢了。从某种意义上说,杯酒释兵权,不啻是赵匡胤给整个武将集团颁发了一张腐败许可证。由于有了皇帝亲自颁发的这张腐败许可证为庇护,所以,从那之后,武将们都理直气壮地进行腐败。据史料记载,太祖的武将们几乎清一色的都是些贪财好色之徒。
这里,不妨对太祖时期的一些著名武将的贪墨情况作一简要列举:如史书上称石守信累任节镇,专务聚敛,积财巨万;王全斌破蜀日,夺民家子女玉帛,纵兵大掠蜀中;王仁赡破蜀之日,纳李廷妓女,开丰德库取金宝;楚昭辅颇吝啬,前后赐予万计,悉聚而畜之。尝引宾客故旧至藏中纵观,且曰:‘吾无汗马劳,徒以际会得此,吾为国家守尔,后当献于上。’及罢机务,悉以市善田宅,时论鄙之。崔彦进频立战功,然好聚财货,所至无善政。曹翰贪冒货赂。张铎州官岁市马,张铎厚增其直而私取之,累至十六万贯,及擅借公帑钱万余缗,侵用官曲六千四百饼。田景咸性鄙吝,务聚敛,每使命至,惟设肉一器,宾主共食。王晖性亦吝啬,赀甚富,而妻子饭疏粝,纵部曲诛求,民甚苦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相关参考
宋太祖赵匡胤(927年3月21日-976年11月14日),中国大宋王朝的建立者,汉族,出生于洛阳夹马营,祖籍河北涿州。出身军人家庭,赵弘殷次子。948年,投后汉枢密使郭威幕下,屡立战功。951年,郭威
宋太祖赵匡胤简介 个人档案 姓名:赵匡胤 小名:香孩儿,赵九重 生辰:后唐明宗天成二年二月十六日(927年3月21日) 忌日:开宝九年十月二十日(976年11月14日) 庙号:太祖 谥号
宋太祖赵匡胤死亡之谜 宋太祖赵匡胤之死,是困扰史学界的一个千年之谜,历来有“烛影斧声”之说,甚至有人把他的死与宫闱绯闻联系起来。总之,普遍认为赵匡胤死于非命,是一
宋太祖赵匡胤严禁官吏经商 宋太祖赵匡胤夺取后周政权,统一天下后,他反复思考:为什么历代王朝开国时大都能励精图治,而后来却日渐衰落,最后土崩瓦解?为什么像梁、唐、晋、汉、周这五个王朝竟会如
宋太祖赵匡胤是一位非常有人情味的开国皇帝,可惜,英年早逝,只当了17年天子,就稀里糊涂地死了。976年,他刚刚50岁。虽说,官修《宋史》对宋太祖的猝死原因做了各种各样的遮掩和粉饰,但仍通过形形色色的破
宋太祖赵匡胤生于一个没落世家,早年历尽生活的坎坷,十分了解社会最底层人民的疾苦,他决心以自己的努力来改善这个社会。后来他壮志得酬,终于黄袍加身,成了大宋的开国皇帝。但他富贵后不忘本色,照样简朴律己,日
宋太祖赵匡胤暴亡背后的隐情 为剪除后患,赵光义不惜对至亲骨肉,大开杀戒。先说赵匡胤那一枝,“太祖四子:长滕王德秀,次燕懿王德昭,次舒王德林,次秦康惠王德芳。德秀、德林皆早亡”
宋太祖赵匡胤怎么死的?宋太祖赵匡胤活了多少岁?赵匡胤墓在哪 赵匡胤(927——976年),洛阳人,北宋开国皇帝。他曾是后周王朝的殿前都点检,领宋州归德军节度使,执掌兵权。公元960年,他发动「陈
高平之战是北汉与后周之间的一场战役,此役后周大胜。后周显德元年(954年),柴荣继位后不久,北汉刘崇联合辽国乘机南下,打算乘后周内部还不稳定的情况下打击后周的力量。二月,契丹派杨衮率骑兵万余及步兵五万
虽然有一部分将领追随赵匡胤兵变,但还有很多官员和将领忠于后周。那么对待这些人,赵匡胤是怎么处理呢?对于李重进等顽固派,赵匡胤在即位之后立即出兵,在当年的六月、九月,赵匡胤亲自带兵,两次出征,武力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