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历史 唐朝的“陛下家事”

Posted 陛下

篇首语:你不好好奋斗,拿什么显摆的自己的成功,对于背后的人看不起。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唐朝历史 唐朝的“陛下家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唐朝历史 唐朝的“陛下家事”

 唐朝的“陛下家事”

  永徽六年(公元655年),唐高宗李治欲废王皇后而改立武则天,召大臣朝仪,元老大臣李绩称疾不入,而褚遂良则以死相谏。过了几天,李绩单独入见,高宗说:褚遂良是顾命大臣,他极力反对,这事儿真的就算了?李绩答道:“此陛下家事,何必更问外人。”高宗随即下定了决心。

  八十年后,唐玄宗开元年间,武惠妃谮太子瑛、鄂王瑶、光王琚结党营私,玄宗欲皆废之。宰相张九龄担心引发宫廷权力争斗,拒不奉诏。奸臣李林甫一言不发,过后却私下里对宦官说:“此人主家事,何必问外人?”玄宗听说后犹豫未决。后张九龄被罢相,玄宗又提出废太子之事,李林甫说:“此陛下家事,非臣等宜预。”玄宗遂决意废立。

  又过了五十多年,唐德宗欲废太子而立侄舒王,宰相李泌说,幸亏陛下和臣商量,要是奸臣(李林甫之流)得到您的旨意,恐怕早就跑到舒王那里邀功请赏去了。言下之意,太子不可废。德宗说:“此朕家事,何预于卿而力争如此?”李泌答道:“天子以四海为家,今臣独任宰相之重,四海之内,一物失所,责归于臣,况坐视太子冤横而不言,臣罪大矣。”太子由是获免。

  北宋庄绰在其《鸡肋编》中记述的以上三则故事读来令人感慨不已。李绩一生极富传奇色彩,是位列三公的三朝元老,被朝廷倚为长城,可面对高宗废立之议,他却深恐无论反对还是赞成都有可能给自己招惹大祸,便以“陛下家事”为由,放弃了作为朝廷重臣所应负有的责任,纵容高宗轻率施行后宫废立,高宗死后武则天临朝篡权扰埋下了伏笔。

  与李绩的惧祸心理不同的是,李林甫并非真的是认为太子废立与天下无关,其目的是为了投靠武惠妃,并与其结成政治联盟,从而达到排斥异己、掌控朝中大权的目的。因此,一句“陛下家事”,实际上暗含怂恿和赞同,等于在说“太子早就该废了,皇上您尽管下命令好了。”此后,李林甫居相位19年,贬斥忠良,进益奸佞,杜绝言路,专权自恣,直至铸成安史之乱。

  唯有李泌,一心为公,仗义执言。据《新唐书》本传记载,其反对废太子的态度之坚决,以至于让德宗说出“卿违朕意,不顾家族邪”这样的狠话来。可他依然毫不妥协,坚持自己的意见,并最终说服了德宗。不过,我们在为李泌的赤胆忠心所感动的同时,更为他遇到了多少还有些人主之量的德宗而感到庆幸。

  其实,后宫与太子废立关乎天下安定和政权稳定,哪里是简简单单的“陛下家事”?那是必须慎重从事、善作权衡的大事。作为朝中重臣,更应从大局出发,提供客观理性的意见,来帮助最高统治者做出正确的抉择。然而,在集权体制下,任何人的身家性命、仕途前程都天然地被绑定在某一部政治战车上,遇到动摇国本的大事时,人们往往会从一己之利出发,做出趋利避害的选择,因此或言不由衷、首鼠两端,或投机取巧、见风使舵,从而将左右天平的砝码毫无保留地托付给最高统治者。这也是造成统治者个人随心所欲的一个重要原因。

  一句“陛下家事”,无论出于惧祸自保,还是出于别有用心,都免不了会带来两个严重后果:一是统治者习以为常而独断朝纲,很难听进逆耳忠言,做出正确的抉择;二是统治者受到怂恿而为所欲为,从而宵小群集,酿成后世之大祸。所以,庄绰才会感慨地说:“李绩首倡奸言,遂使林甫祖用其策以逢君恶。至德宗便谓当然,反云家事以拒臣下。则作俑者,可不慎乎?”

 

  庄绰此论极是,不过对集权之下的古人而言,未免有些苛求。就算是现代官场,我们不也时常听闻“领导您说了算”一类的话吗?究其实质,又与“陛下家事”有何分别呢?

相关参考

唐朝历史 唐朝统一战争时割据图 唐朝统一战争

唐朝建立时,各派政治力量继续在进行角逐。李渊则以关中为根据地,不断发展自己的力量,着手进行统一全国的战争。当时,威胁唐政权的是陇右的薛举、河西的李轨、河东的刘武周。不过,这三处势力较弱,所以,唐朝先集

唐朝历史 唐朝高阳公主自编“性骚扰”案引发唐朝大清洗

唐朝高阳公主自编“性骚扰”案引发唐朝大清洗  公元650年,年轻的李治踌躇满志地开始了他的帝王生涯。与此同时,太宗皇帝给他留下的两个顾命大臣——长孙无忌

唐朝历史 关于唐朝佛教天王神像

关于唐朝佛教天王神像,为什么我看到的脸上是素色的,没有上彩釉呢?唐朝佛教天王神像(脸部),的确多半是素色的。而关于这个问题与陶瓷釉料的发展历史有关。唐朝的陶瓷发展阶段,是承继之前的釉料技术而来,而进步

唐朝历史 有关唐朝审美观

唐朝人审视女性“以肥胖为美”的说法,相沿已久,流传至广。有专家在经过一番考证之后,断言唐朝人审美的确是以肥胖为美的,并且指出了唐朝人以肥胖为美的若干原因:唐朝经济繁荣,人们有条件吃饱穿暖,保持健康丰满

唐朝历史 唐朝艺术简史 唐朝艺术发展史

唐代(公元618-907年)的艺术开始探索材料和风格的新可能性,尤其是山水画和陶瓷,脱颖而出。新技术、更广泛的色彩以及鉴赏力和艺术文学的增加都是这一时期的典型特征。不仅由当地艺术家创作,许多来自东亚各

唐朝历史 唐朝严禁官员受贿经商的法律规定

 唐朝严禁官员受贿经商的法律规定  中国封建社会延续到唐朝,已进入了全盛时期,唐朝的法律制度也达到空前完备的地步。唐朝统治者深知:为了维护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必须充分发挥官僚机构的统治

唐朝历史 唐朝的面积有多大呢

唐朝的面积有多大呢大约是几平方公里同时期的大食帝国跟拜占庭帝国的面积又是多少呢唐朝疆域图唐朝前期是中国武功空前兴旺的时代,疆域亦有大扩展。在漠南漠北方面。贞观四年,唐朝出兵灭亡东突厥,漠南至此为其所有

唐朝历史 唐朝出现宦官当权的时间

宦官是为皇室当中的妃子和皇帝提供服务的人,最初宦官在宫中只提供服务,但是不允许干涉朝政,但是在唐朝后期,却出现了一大批的宦官干政、宦官弑帝的现象,唐朝宦官当权的原因是什么呢?宦官专政之所以成为唐朝的顽

唐朝历史 唐朝统一战争

唐朝统一战争隋朝在农民起义战争的冲击下四分五裂,贵族、官吏、豪强地主纷纷拥兵割据。隋太原留守李渊乘机起兵反隋,夺取都城长安,于隋大业十四年(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称帝,建立唐朝。当时,主要割据势力

唐朝历史 唐朝绝对很邪乎

唐朝绝对很邪乎  看完这本书的时候,感觉很颠覆,很喜欢唐朝,所以摘出来部分文字和大家分享,以下是第二章《太宗李世民:皇帝是这样做的》  这件事,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玄武门兵变,大唐太宗李世民杀哥宰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