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历史 唐朝统一战争时割据图 唐朝统一战争

Posted 武德

篇首语:不要等待机会,而要创造机会。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唐朝历史 唐朝统一战争时割据图 唐朝统一战争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唐朝历史 唐朝统一战争时割据图 唐朝统一战争

唐朝建立时,各派政治力量继续在进行角逐。李渊则以关中为根据地,不断发展自己的力量,着手进行统一全国的战争。

当时,威胁唐政权的是陇右的薛举、河西的李轨、河东的刘武周。不过,这三处势力较弱,所以,唐朝先集中力量剪除这三大敌人。武德元年(618年)六月,李世民率唐军攻打金城的薛举、薛仁杲父子,九月,薛举死,至十一月,薛仁杲兵败出降,唐军占有了陇右地区。武德二年(619年)五月,唐又以反间计使李轨集团内部矛盾激化,从而俘虏了李轨,不费刀兵便尽有河西之地。

李渊兵进关中时,留下四子李元吉守太原,刘武周勾结突厥攻破太原,长驱南下至河东。武德三年(620年),李世民率军民击,消灭了刘武周,恢复了对代北的统治。 经过三次军事政治活动,唐朝不仅关中根据地巩固了,而且扩大了地盘,势力得到发展,可以集中力量经营中原和江南,实现统一目标。

到武德三年,瓦岗军已瓦解,山东大部分郡县已降唐,幽州的罗艺也归附了唐朝。中原地区还有洛阳的王世充和河北军窦建德两大势力。武德三年七月,李世民率唐军进攻洛阳,王世充不支,便向窦建德求援。武德四年(621年)二月,窦建德率军援助王世充。李世民与窦建德相峙于虎牢。五月,李世民唐军大败窦建德,窦建德被俘,七天后王世充投降。此后至武德六年(623年)唐军镇压了河北地区刘黑闼起义军,割据鲁南的徐园朗、割据冀北的高开道,相继败亡。唐朝在河南、河北、山东地区确立了自己的统治。

武德四年九月,李渊命李孝恭、李靖率军进攻占有两湖地区的萧铣。萧铣在江陵请降,不久,岭南各地也归附唐朝。江淮地区的杜伏威,早在武德二年便已降唐,并被封为吴王、尚书令,武德五年(622年)调往长安。部将辅公祏便于武德六年八月起兵反唐,第二年被镇压,江南平定。

到武德七年(624年),除朔方的梁师都以外,唐朝已在全国建立了自己的统治。梁师都依靠突厥贵族的庇护,才得以割据朔方。贞观二年(628年),唐太字乘突厥衰乱,派兵攻灭了梁师都。这样,唐朝重新统一了全国。

战争经过

隋朝在农民起义战争的冲击下四分五裂,贵族、官吏、豪强地主纷纷拥兵割据。隋太原留守李渊乘机起兵反隋,夺取都城长安,于隋大业十四年(唐武德元年,公元 618年)称帝,建立唐朝。

当时,主要割据势力有:薛举、李轨、刘武周、梁师都、王世充、萧铣、林士弘、窦建德、杜伏威等。李渊为了统一全国,采取了先固关中,东攻中原,再平江南的方略。巩固关中。关中是全国政治、经济、军事中心,又有关河之险,可攻可守。李渊一面采取措施争取民心,一面派兵扩大领地,先后攻占南阳、安陆、荆襄等地。

李渊在关中站稳脚跟后,首先对威胁关中的薛举、李轨和刘武周采取武力征讨与分化瓦解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各个击破。 薛举据有陇西之地,拥兵 13万,自称秦帝,早与李渊争夺关中,未得逞。唐武德元年七月,薛举派兵大败唐军于浅水原,正欲攻占长安时,突然暴卒。其子薛仁杲(搞)继位。李渊乘机派使赴凉州(今甘肃武威)封李轨为凉王,以孤立薛仁果,同时派李世民率军进攻薛仁杲军。唐军采取坚壁疲敌战法,在浅水原一举歼敌10万之众, 迫使薛仁杲投降,唐占陇西地。二年二月,李渊又派使联络吐谷浑击李轨,策反其大臣安修仁发兵攻城,擒李轨,唐又占河西五郡。这时,马邑 (今山西朔县) 刘武周发兵南下,连败唐军,二年九月攻占太原,继派大将宋金刚挥军南下,关中大震。

李渊想弃河东,被李世民劝止,遂派其率军渡河进击,与宋金刚对阵于柏壁 (今山西新绦西南) 。李世民以主力坚壁不战,以少量兵力扰敌,断其粮道。两军相持五月之久,宋金刚终因粮尽兵疲而引军北撤。李世民率军穷追,日行 200里,连败宋军,斩数万人。刘武周、宋金刚逃奔突厥,不久被杀。经三年征战,唐已拥有西至陇右,南拥巴蜀,北据河东的巩固的根据地。决战中原。唐武德二年,王世充在洛阳称郑帝,成为中原最大的割据势力。

李渊在巩固关中后,于三年七月派李世民率军10万攻王世充。同时派李建成、唐俭等保障其侧翼安全。李世民鉴于洛阳城坚,王世充兵强,在攻克慈涧(今洛阳西)后,即分兵阻断其南北救援道路,自率主力屯于北邙(芒,今洛阳北)包围洛阳。同时派兵攻占洛阳外围要地,河南各郡县纷纷降唐。王世充几次突围,均被唐军击回。王世充派人向窦建德求救。时,窦建德已在河北称夏王,他怕郑亡夏更加孤立,难以对抗唐军,遂亲率 10万大军救援洛阳, 结果被李世民阻于虎牢前进不得。四年十月,李世民诱窦军出战,结果窦建德中枪落马被俘,全军溃散。

李世民回师洛阳,迫王世充投降。窦建德部将刘黑阔再次起兵失败,后引突原兵返回河北,一度恢复了失地,但不久兵败被杀。这时,唐王朝控制了黄河流域,取得了河南、河北的统治权。平定江南。 盘踞江陵的梁帝萧铣, 拥兵40万,是南方最大的割据势力。但其心胸狭窄,多疑,滥杀功臣,深怕部将恃功不能控制,借口营农把兵员解散还乡,只留宿卫数千人,将士离心离德。四年九月,李渊乘机派李孝恭、李靖利用长江水涨,率军进攻江陵。唐军顺江而下,大败萧铣勇将文士弘于清江,直逼江陵。萧铣大惧,临时征兵又来不及,急命宿卫军出战,结果大败而回。无奈,只得出降。

接着,唐军又击败在庭州 (今江西赣州西南) 称楚帝的农民领袖林士弘,使唐占据了长江中游及岭南地。江淮农民起义军首领杜伏威、辅公拓先后降唐。后辅公拓又图再起,在丹阳(今南京)自称宋帝。李渊派军讨伐,在博望山、青林山大败宋军,直扑丹阳。辅公拓弃城东走武康(今浙江德清西),后被俘杀。至此,唐朝除朔方梁师都依靠突厥势力未平外,基本统一全国。

战争评价

李渊、李世民父子,利用了农民起义的力量消灭隋军主力,削弱割据势力的大好时机,依靠了自己的政治军事经验,完成了统一全国的宏伟事业。一个统一强大的唐帝国,出现在中国历史上和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相关参考

唐朝历史 唐朝统一战争几大战役 北宋统一战争

后周显德七年(960年)正月,赵匡胤以“陈桥兵变”夺取帝位,建立北宋王朝。时南北各地仍由五代残余割据政权所控制:荆南高保勖据有江汉三州;周行逢占据湖南十四州;后蜀孟昶据有两川、汉中四十五州;南汉刘鋹据

唐朝历史 唐朝统一战争

唐朝统一战争隋朝在农民起义战争的冲击下四分五裂,贵族、官吏、豪强地主纷纷拥兵割据。隋太原留守李渊乘机起兵反隋,夺取都城长安,于隋大业十四年(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称帝,建立唐朝。当时,主要割据势力

中国古代战争 唐朝统一战争

   唐朝统一战争   隋朝在农民起义战争的冲击下四分五裂,贵族、官吏、豪强地主纷纷拥兵割据。隋太原留守李渊乘机起兵反隋,夺取都城长安,于隋

唐朝历史 李世民挂帅出征讨伐薛举是唐朝统一战争的开头炮

原标题:唐太宗李世民挂帅出征讨伐薛举赢了吗?隋朝在农民起义战争的冲击下四分五裂,贵族、官吏、豪强地主都有属于自己的割据势力,这股势力在唐朝建立初期,成为了李氏天下的心头大患,明确划分进唐朝版图仅有关中

唐朝历史 唐突厥战争 重要关口 唐朝反击突厥战争

公元618年,唐朝建立,不久重新统一全国。突厥统治者看到不可能像以往那样从各个割据者手中勒索财物了,因此趁此时唐朝国力还不十分强大,连年进扰内地,掠夺人口和财富。东突厥颉利可汗曾亲率大军15万入攻并州

唐朝统一之战,唐朝统一战争有哪些重大战役呢

唐朝统一战争有哪些重大战役呢?最重要的当属虎牢关之战。公元621年,当时的唐军实际统帅李世民选了1000来名精兵强将,一水黑,穿的跟黑社会一样,分了两队,找了四位精干将领带着。每次出征,小李同志都亲自

唐朝历史 唐朝统一战争是怎么一回事

隋朝末年,农民起义风起云涌,最终推翻了隋炀帝的残暴统治。隋朝灭亡之后,群雄角逐,鹿死李渊(唐高祖)之手,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大唐帝国登上了政治舞台。唐朝得以扫灭群雄,重建统一封建帝国,唐太宗李世民功不可

唐朝历史 唐朝统一战争,李世民用了什么战术

武德元年到武德二年(公元618年—619年),李世民率唐军打败金城的薛举、薛仁杲父子。又以反间计俘虏了李轨,不费刀兵便尽有河西之地。武德三年(公元620年),李世民率军民反击,消灭了刘武周,恢复了对代

历史人物 关于唐朝统一战争的三两事 李世民是如何一步一步让四方臣服的

“听说你们的天子叫秦王,少年时就见识非凡,长大后英明神武。先前天下大乱,国家分崩离析,战争频仍,生灵涂炭。你们的秦王早就有了远谋大略,兴慈悲之心,救苍生,平海内。其风俗教化和大德恩泽遍布海内外,四方仰

唐朝历史 中国早年的征战史 大唐如何抵御外来敌国侵略

自秦、汉时起,中国基本上是统一富强的大国。境外邻国特别是北方的行国(游牧人的国家称行国),即使强盛一时也都远远不是中国的敌手。在割据分裂时期,如果割据国内部统一,象三国时魏国那样,对境外强敌依然还是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