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商周 孤竹国在哪里?伯夷和叔齐的故事?

Posted 伯夷

篇首语:惜时专心苦读是做学问的一个好方法。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夏商周 孤竹国在哪里?伯夷和叔齐的故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夏商周 孤竹国在哪里?伯夷和叔齐的故事?

商朝时,河北地区有一独立国家——孤竹国,其国王叫孤竹国君,子姓,该国存在了一千多年。

伯夷,商末孤竹国(今河北卢龙西)君长子。名允。叔夷,商末孤竹国君少子。名致。父死,遗命立叔齐为嗣君。叔齐坚辞不受,让给长兄伯夷。伯夷亦不就,相偕出逃,依西伯姬昌。西伯死,武王东伐纣,他和叔齐叩马而谏,以为父丧用兵,是不孝、不仁。武王灭商后,他们逃到首阳山(今山西永济南),不食周粟而死。

古代河北有一个孤竹部落,以“一棵竹”为图腾。五六千年前,黄河流域处于潮湿的亚热带地区,竹林丛生。孤竹部落就地取材,用竹简作饮器,称为觚(音孤)。后来能工巧匠以青铜制觚,喇叭形口,细腰,盛行于商代和周初。商汤时,分封孤竹国君于今河北卢龙县境,建立孤竹国,其国土以滦河下游为中心。孤竹国一直独立存在到公元前664年,才为齐桓公所灭。

伯夷、叔齐是孤竹国君的两个儿子。父亲想将王位立给叔齐,等到父亲死后,叔齐要让位给伯夷,伯夷不肯接受,于是逃走了,叔齐也不肯即位而逃走了。国人只好立第二个儿子为王。这时候,伯夷、叔齐听说西伯昌擅长让老人得到充分的照顾,心想:“何不去归附他呢?”等到达的时候,西伯已经死了。武王车载着文王的神主,说是奉了文王的遗命,东去讨伐商纣。伯夷、叔齐便扣住武王的马谏诤说:父亲死了不守葬,却要发动刀兵打仗,能说是孝子吗?做臣子的要去杀国君,可说得是仁者吗?”武王左右的人想要杀掉他们,姜太公说:“这是有气节的人啊!”于是把他们搀扶开去。

伯夷、叔齐一边走开,一边说:“从前神农治理天下。尽力为民服务,不乘机自图利益。现在周朝看见殷朝混乱,用屠杀攻伐来获取利益,这是制造祸乱来代替暴虐。我听说古时的贤士,遇到治世不逃避责任,遇到乱世不苟且偷生。现在天下黑暗,周德衰败,不如避开以保持我们行为的洁净。”他们两个向北走到首阳山上隐居。等到武王平定殷纣后,天下都归附周朝了。而伯夷、叔夷却耻做周的臣民,为了坚守节义,便不吃周的米粮。在首阳山上采集山菜充饥。最后饿死在首阳山上。

相关参考

后人如何评价伯夷叔齐的

伯夷和叔齐是商朝末期孤竹国国君的儿子,其中伯夷是长子,叔齐是三子。当时孤竹国国君是要把位置传给三子叔齐,但叔齐此后却把君主之位让给了伯夷。他们二人之间的故事,一直是被后人津津乐道,甚至不少人都把伯夷和

伯夷叔齐之墓介绍 伯夷叔齐和孤竹君的故事

伯夷叔齐和孤竹君的故事商朝时期有一片封地被称为孤竹国,该国的君主就是孤竹君,据《史记》记载孤竹君有两个儿子,伯夷和叔齐两兄弟,极为贤能,颇得孤竹君的器重,尤其是弟弟叔齐谦逊有礼,更受孤竹君的偏爱。孤竹

义不食周粟

伯夷和叔齐,是北方孤竹国的王子。伯夷是长子,叔齐是三子。孤竹国王「”亚微”喜欢叔齐,想把王位传给他。老国王去世,叔齐认为依照礼仪,应该由大哥即位。伯夷说,父亲希望让你继承王位,我不能违背他的意愿。叔齐

伯夷、叔齐不食周粟

  商朝的时候,有一个叫孤竹国的小国,国君有两个儿子,一个叫伯夷,一个叫叔齐。他们的父亲十分喜爱他们,对他们抱有很大的希望。在两个儿子当中,父亲似乎欣赏叔齐更多一点,一直想把王位传给他。  伯夷和叔齐

伯夷叔齐之墓介绍 伯夷叔齐和孤竹君的故事

伯夷叔齐和孤竹君的故事商朝时期有一片封地被称为孤竹国,该国的君主就是孤竹君,据《史记》记载孤竹君有两个儿子,伯夷和叔齐两兄弟,极为贤能,颇得孤竹君的器重,尤其是弟弟叔齐谦逊有礼,更受孤竹君的偏爱。孤竹...

历史人物 伯夷简介 商末孤竹国国君孤竹君之长子伯夷生平

  简介:,商朝末期孤竹国国君,姓墨胎氏,名允,是殷商契的后代。其父把国君之位继承与其弟叔齐,叔齐又让位给,而伯夷以为是忤逆了父亲的命令而逃跑了,叔齐而不想继承,也一起逃跑了。接下来介绍一下伯夷的生平

伯夷和叔齐生平简介 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是何意

伯夷和叔齐商末贵族孤竹君的两个儿子伯夷和叔齐,兄弟二人以恪守仁义而成为商周时期的仁义典范,故而将此二人的思想融汇于儒学思想中,流传至今。伯夷和叔齐本为商代贵族之后,孤竹君临死意欲将君位传于次子叔齐,但

对伯夷和叔齐的评价 伯夷和叔齐的故事

伯夷叔齐的典故被史记撰写者司马迁列入了列传之首,足见典故中所弘扬的儒学思想是司马迁所尊崇的,非但司马迁极为敬重此二人,历朝历代凡事受到孔子儒学思想影响的思想家、史学家、艺术家、文人学者以及帝王将相皆以

对伯夷和叔齐的评价 伯夷和叔齐的故事

伯夷叔齐的典故被史记撰写者司马迁列入了列传之首,足见典故中所弘扬的儒学思想是司马迁所尊崇的,非但司马迁极为敬重此二人,历朝历代凡事受到孔子儒学思想影响的思想家、史学家、艺术家、文人学者以及帝王将相皆以

宁愿饿死也不吃别人粮食的兄弟 伯夷叔齐的故事

商朝末年,有个国家叫孤竹国,伯夷、叔齐国君的两个儿子,因互相谦让王位而双双逃离了自己的国家。他们怎么不愿意当大王呢?原来,伯夷,忠厚老实,不会变通,更有不会拍他老爸马屁,故老国王不喜欢他。小儿子没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