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 孟母为孟子三迁的故事

Posted 孟子

篇首语:绳锯木断,水滴石穿。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春秋战国 孟母为孟子三迁的故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春秋战国 孟母为孟子三迁的故事

孟母为孟子三迁的故事

  战国的时候,有一个很伟大的大学问家孟子。孟子小的时候非常调皮,他的妈妈为了让他受好的教育,花了好多的心血呢!有一次,他们住在墓地旁边。孟子就和邻居的小孩一起学着大人跪拜、哭嚎的样子,玩起办理丧事的游戏。孟子的妈妈看到了,就皱起眉头:“不行!我不能让我的孩子住在这里了!”孟子的妈妈就带着孟子搬到市集旁边去住。到了市集,孟子又和邻居的小孩,学起商人做生意的样子。一会儿鞠躬欢迎客人、一会儿招待客人、一会儿和客人讨价还价,表演得像极了!孟子的妈妈知道了,又皱皱眉头:“这个地方也不适合我的孩子居住!”于是,他们又搬家了。这一次,他们搬到了学校附近。孟子开始变得守秩序、懂礼貌、喜欢读书。这个时候,孟子的妈妈很满意地点着头说:“这才是我儿子应该住的地方呀!”后来,大家就用“孟母三迁”来表示人应该要接近好的人、事、物,才能学习到好的习惯!

  [译文]:从前孟子的母亲,选择良好的环境居住,是为了让孩子学好。孩子不肯努力向学,就割断织布机上的布来劝勉他。

  有关孟子的名言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译:所以上天将要把重大的历史任务交给这个人,一定要首先磨难他的心志,劳累他的筋络骨骼,饥饿他的肉体皮肤,空匮疲乏他的身体,所作所为总是被干扰搅乱,借以撼动他的心志使他性情更加坚韧,以增加他原来不具备的能力。

  2、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译:孔子登上东山便觉得鲁国变小了,登上泰山就觉得天下也变小了。

  3、独乐(yüè)乐(lè),与人乐乐,孰乐?

  译:一个人独自欣赏乐音快乐,和别人一道欣赏音乐也快乐,到底哪一个更快乐呢?

  4、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

  译:您老人家这么一说,使我的思想豁然开朗也。(戚戚:感动的样子)

  5、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译:贫穷时就搞好品德的修养,得志时就帮助天下人民都走善道。

  6、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译:尊敬自己的父母,并且将这种感情推及到别人的父母身上,爱护自己的儿女,并且将这种感情推及到别人的儿女身上。

  7、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译:得到天时还不如得到地形便利好,得了地形便利还不如得到和顺的人心好。(要得天下,必先得人心)

  8、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译:获得道义的人,帮助他的人就多,失去道义的人,帮助他的人就少。

  9、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译:人民是最重要的,江山国土次于人民,而君主应该在最次

  10、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译:在忧患中生存,在安乐中死亡。

  1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译:富贵不能使我放纵享乐,贫贱不能使我改变志向,威武不能使我卑躬屈膝,这样的人才够叫大丈夫。

  12、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译:完全相信《书》(指《尚书》),那就还不如没有《书》为好。

  13、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14、如欲奔驰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

  译:如果想要让天下太平,在当今的世上,除了我能做到还有谁呢?

  15、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

  译:杨子主张为我(自己),尽管只要拨掉一根汗毛而有利天下,他也不肯干。墨子主张兼爱,即使磨光秃头顶走破脚跟只要有利天下,他也愿做。(用儒家的中庸之道批驳杨、墨二家“执一”的片面主张)

  16、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译:一个人应当对某些事放弃不做,才能够集中力量有所作为。(做事应当有所选择)

  17、尽信书,——《孟子尽心下》

  18、以其昏昏,——《孟子尽心下》

 

  19、不以规矩,——《孟子离娄上》

相关参考

孟母为什么要多次搬家? 传统故事之孟母三迁

孟母三迁的故事:孟子是战国时期的大思想家。孟子从小丧父,全靠母亲倪氏一人日夜纺纱织布,挑起生活重担。倪氏是个勤劳而有见识的妇女,她希望自己的儿子读书上进,早日成才。一次,孟母看到孟轲在跟邻居家的小孩儿

孟母为什么要多次搬家? 传统故事之孟母三迁

孟母三迁的故事:孟子是战国时期的大思想家。孟子从小丧父,全靠母亲倪氏一人日夜纺纱织布,挑起生活重担。倪氏是个勤劳而有见识的妇女,她希望自己的儿子读书上进,早日成才。一次,孟母看到孟轲在跟邻居家的小孩儿

历史典故 孟母三迁的故事

孟母三迁的故事  中国著名思想家和教育家孟子出生于山东邹城。孟子3岁时丧父,由母亲抚养长大。  孟家附近有一块墓地,送葬的队伍经常从家门口经过。孟子就模仿送葬队伍哭啼的样子。孟母对儿子这样的玩耍很生气

“孟母三迁”的故事对今天的人们有着哪些深远的启示

孟母三迁,虽故事久远,且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可其发人深思的深远之义,至今仍闪闪发光、教益多多。为什么?只因为,孟母三迁的故事,实在发人深省。虽然,历史没有假设,但可以说,昔时战国的大思想家孟子,要不是

语文历史上有哪些有名的爱子故事

孟母三迁西汉·刘向《列女传·卷一·母仪》:“孟子生有淑质孟母三迁,幼被慈母三迁之教。”昔孟子少时,父早丧,母仉[zhǎng]氏守节。居住之所近于墓,孟子学为丧葬,躄[bì],踊痛哭之事。母曰:“此非所

历史上爱子故事有哪些?

1、孟母三迁孟子的母亲,世人称她孟母。孟子小时候,居住的地方离墓地很近,孟子学了些祭拜之类的事,玩起办理丧事的游戏。他的母亲说:“这个地方不适合孩子居住。”于是将家搬到集市旁,孟子学了些做买卖和屠杀的

儿童历史小故事大全集

小学生历史故事孟母三迁从前孟子小的时候,父亲早早地死去了,母亲守节没有改嫁。一开始,他们住在墓地旁边。孟子就和邻居的小孩一起学着大人跪拜、哭嚎的样子,玩起办理丧事的游戏。孟子的妈妈看到了,就皱起眉头:

历史典故大全

一、中国历史典故100条1、孟母三迁从前孟子小的时候,父亲早早地死去了,母亲守节没有改嫁。一开始,他们住在墓地旁边。孟子就和邻居的小孩一起学着大人跪拜、哭嚎的样子,玩起办理丧事的游戏。孟子的妈妈看到了

历史典故_中国历史典故100条

中国历史典故100条1、孟母三迁从前孟子小的时候,父亲早早地死去了,母亲守节没有改嫁。一开始,他们住在墓地旁边。孟子就和邻居的小孩一起学着大人跪拜、哭嚎的样子,玩起办理丧事的游戏。孟子的妈妈看到了,就

孟子少时发生了什么故事

孟子少时孟子少时和孟母戒子讲的是同一个故事,这个故事出自于汉朝的《韩诗外传》。孟子,原名轲,字子舆,邹国人。他是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和孔子并称为孔孟,和后世的朱熹、王阳明合称为孔孟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