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历史 三国蜀汉亡在牛人太多

Posted 丞相

篇首语:人不能只做正确的选择,偶尔也得做一些喜欢的选择。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三国历史 三国蜀汉亡在牛人太多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三国历史 三国蜀汉亡在牛人太多

 三国蜀汉亡在牛人太多?

  后世人谈论蜀国的败亡,主要归因于三方面:一是诸葛亮之后蜀国政坛后继无人;二是后主刘禅昏庸;三是大将军姜维大意,没有在阴平天险屯驻足够的守军,致使被魏国的邓艾抄了后路……在我看来,这三类判断多少都有自作聪明的成分。

  诸葛亮对接班人的培养其实是非常重视的,但其标准要德(忠于刘氏政权)、识(大局观)、才(才能)三点兼备。从这一点讲,魏延不受重用是当然的事情(因为太狂妄,缺少大局观),马谡一度受到器重也说得通(街亭大败的本质不过是轻敌,属于技术层面错误)。诸葛亮亲选的接班人蒋琬、费祎,都是理国高手,也都有大才。孔明去世,朝野感觉天塌地陷一般,蒋琬上任后,无悲喜之色,举止还和往常一样,很快稳定住了人心,这倒有些演义、评书和戏曲里虚构的“安居平五路”中诸葛亮的风采了。

  费祎不止为孔明赏识,出使东吴,其才智也为孙权所欣赏,甚至以自己的宝刀相赠。费祎在诸葛亮时代以善于在魏延和杨仪这对乖戾冤家间和稀泥、维护一团和气著称,但孔明去世后,魏、杨先后因擅自举兵和对朝廷有牢骚,均被费祎上表,在决定二人的命运中起到关键作用。

  搞政治是玩团队。所以诸葛亮在世时,“备胎”找了很多。除了提携蒋、费和姜维,以及自己玩砸的马谡、杨仪,尚有董允、邓芝、马忠、王平,这些人都曾不同程度的在蒋琬和费祎时期代理国政和最高军事指挥,大都恪尽职守。不过,他们跟诸葛亮面临的困境也是一样:军队太少,而且还在逐年递减,加上因为地理和交通,粮草往往供应不上。后主投降时,全国部队据说才十万人出头,而这时魏国伐蜀的部队就有十八万!

  蜀国在诸葛亮后,还能在相对于魏、吴的弱势下继续生存30年,除了诸葛亮留下的人才外,后主刘禅富于亲和力的统治,也是一大功。刘禅17岁继位,有11年生活在强势丞相诸葛亮的控制之下。诸葛亮去世后,他正式亲政,废止丞相制,设立大将军和大司马互相制衡的制度,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不许给孔明立庙,却能重用他当年推荐的人才和后人……所有这些都证明了刘禅在玩权术和管理方面不是菜鸟。

  蜀汉之所以亡国,根源除了国弱、税重,牛人太多也是一条。刘备时期,庞统、法正和诸葛亮平起平坐,但三位师爷对彼此能力优长的清醒认识,大家倒也合作愉快;可惜擅长军事的庞统、法正都是英年早逝,刘备入蜀没几年也死了。王朝的根基,基本都靠不擅长军事的诸葛亮去勉力支撑。蜀国不是没有军事人才,李严就曾被孔明赞为“不逊于陆逊”,当然还有魏延之类,但这些牛人都是军阀坯子,缺少全局性思维,诸葛亮不亲力亲为也不可能。战时丞相的重任,加上死得又过于早,使得诸葛亮没有机会给刘禅提供军政方面的锻炼,刘禅虽然精明,亲政后自揽全局,虽防止住了蜀国像魏、吴那样出现权臣,但常年处于国事与人际的调节中,渐渐也就出现怠政的心思。

 

  缺少强势且有大局观的军政领袖,君权固然保险,但一旦遇到危机,却很难政令统一。魏伐蜀前,大将军姜维曾急表刘禅,提醒增强阳平关和阴平等地守军,但这时姜因为连年出征耗损国力,声望空前之低,加上宦官已经干政,连公公们都成了牛人,姜的建议自然打了水漂。刘禅亡国也就顺理成章了。好在他自幼在诸葛亮的严厉监督下生活过一段,适应起司马昭的监管,应该不算太难。

相关参考

历史秘闻 蜀汉亡在谁手里

诸葛亮最后的接班人,是姜维。不过跟蒋琬、费祎这两位根正苗红的蜀汉人相比,姜维的出身比较特殊,他是一名魏国降将。228年诸葛亮发动第一次北伐战争时,姜维本是凉州天水冀县的一个中郎官,正跟随太守在外视察工

历史秘闻 蜀汉亡在谁手里

诸葛亮最后的接班人,是姜维。不过跟蒋琬、费祎这两位根正苗红的蜀汉人相比,姜维的出身比较特殊,他是一名魏国降将。228年诸葛亮发动第一次北伐战争时,姜维本是凉州天水冀县的一个中郎官,正跟随太守在外视察工

米芾这件名帖,有着苏轼所说的”风樯阵马 ”,临摹的人太多了

【原创】【收藏文章的朋友、点赞和转发的书友,请点击一下文章标题右侧红色的「”关注”,谢谢】米芾公元1091年(北宋哲宗元祐六年)岁末,视名家名帖如命的米芾在扬州得知他的好友刘季孙(1033~1092)

三国一牛人,轻松干掉邓艾、钟会及姜维,却被一丑女玩死

三国后期,司马家族掌控了曹魏政权,并开始出兵伐蜀。公元263年,司马昭派遣钟会、邓艾、诸葛绪等分东、中、西三路进攻汉中,蜀汉大将姜维率兵将钟会阻挡在剑阁,而邓艾则率精兵偷度阴平,直达蜀汉都城成都,后主

历史秘闻 三国一牛人,轻松干掉邓艾、钟会及姜维,却被一丑女玩死

三国后期,司马家族掌控了曹魏政权,并开始出兵伐蜀。公元263年,司马昭派遣钟会、邓艾、诸葛绪等分东、中、西三路进攻汉中,蜀汉大将姜维率兵将钟会阻挡在剑阁,而邓艾则率精兵偷度阴平,直达蜀汉都城成都,后主

诸葛亮和郭嘉到底谁更强

诸葛亮和郭嘉到底谁更强?曹操兵败赤壁后,留下9字评价导语:三国谋士如云,但到底谁是最厉害的呢?蜀汉阵营里人气最高的肯定是诸葛亮,可曹魏那边的争议就很大了,因为曹操手下的牛人实在太多,说谁最强都是有人不

三国志7有多少种结局

如果满意,请帮我采纳啊!一.五胡乱华篇:结局特色:据说这是最常出现的结局.结局身分:流浪武将~君主.发生条件:当玩家统一太快,杀人太多,放人太少时发生.结局内容:中国统一后多年,鲜卑南下,大家都被杀光

历史人物 三国一牛人就达成了这一成就

  诸葛亮不仅是政治家、军事家,还是著名的发明家,他发明的木牛、流马为蜀军北伐提供了坚实的补给,连弩成为蜀汉克敌制胜的法宝。除此之外,诸葛亮还发明了馒头、孔明灯。>  与诸葛亮同时代还有一位叫马钧的人

三国一小人物,战斗力相当强悍,轻松干掉蜀汉两名五虎上将

作为家喻户晓的古典名著《三国演义》,里面有很多令后人佩服的牛人,如忠义双全的关羽、料事如神的诸葛亮及一代枭雄曹操等,他们的事迹至今为人津津乐道。在整个三国历史当中,除了这些知名度超高的大人物,更多的是

而是郑庄公 春秋时期第一个称霸的不是齐桓公

春秋时期,中国的牛人太多。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这些霸王们,史学家们大书特书,但是汉字君今天要告诉大家,春秋时期最先称霸的绝对不是这些人,而是名字不太响亮的郑庄公,曾经作为诸侯霸王,带着泱...